APP下载

基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下我国经济法学的反思与发展

2017-05-30蒙锡敏

中国商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研究

蒙锡敏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并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造成了极大影响。本文将对经济社会转型期下我国经济法学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从经济社会转型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的困境、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对策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经济社会转型期 经济发展 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161-0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进步。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基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下,我国应采取多种对策,对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的困境进行探讨,以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1 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社会环境严重恶化,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严重,投资与消费失衡,国际贸易问题等,笔者将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1 社会环境严重恶化

社会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贫富差距大、腐败现状严峻两个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期间,很多问题逐渐凸显,致使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基尼系数越来越高,笔者了解到,我国目前贫富差距已远远突破了0.4的国际警戒线,导致城乡差距、区域差异日渐明显。举个例子,城市居民拥有诸多福利,如医疗、教育、养老金等,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是中西部的1.98倍与2.03倍。

1.2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严重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对资源的有效利用,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例如石油短缺严重,能源消耗较大。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缺乏对环境污染的重视,工业排放废气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长此以往,这种局面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创新改革,因此政府部门应引起重视。

1.3 投资与消费失衡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出口拉动,以及各项投资,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消费支出为GDP贡献率为45.4%,与往年同期增长4.1个百分点,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消费率相对偏低,与其他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最终消费类依然处于48%~61.4%之间;其次,居民消费水平低,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则为1.2亿元;最后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及消费总量的比重失衡,人均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我国经济的发展引发了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等一系列矛盾,因此调整经济结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1.4 国际贸易问题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外汇储备逐渐跃居世界第一,基于这种发展局面我国出口产品被贱卖。为了经济得到进一步增长,我国必须展开高水平投资,央行通过货币的发行,来降低利率。值得注意的是,货币的发行会导致国内货币大量贬值,货币量的增长则会加速通货膨胀。

2 基于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的困境

综上,笔者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内外两方面,笔者将从两个层面来阐述,加深对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

2.1 内部原因

由于我國在很长时间内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该体制留下了许多弊端。例如,我国长期重视第二产业发展,对于我国服务业、农业缺乏关注,长此以往便导致我国产业结构难以协调。再者,城乡二元结构的实施束缚了我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各级政府尽管掌握了一定权力,并将GDP增长作为主要指标。我国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政府部门所掌握的资源会严重影响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将GDP作为考核指标,则不利于民生的改善。

2.2 外部原因

就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即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西方国家在金融发展中采取了多种技术手段,并占领了主要优势。导致其他国家话语权越来越小,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困难。

总的来说,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影响到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基于这种局面,我国政府部门应根据经济发展具体问题来采取有效对策。

3 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改革发展对策分析

综上笔者对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促进我国经济创新改革,应采取多种对策,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3.1 健全市场经济法制建设

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创新发展,首先应对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加以健全,促进政府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确保社会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从另一方面来看,应将市场经济建立在法制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我国经济法制化发展。

3.2 创新经济管理体制

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缩减市场交易成本,实现经济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就必须转变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创新管理体制。第一,评估机制进行完善。引入专业的评估机构,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合理的评估,实现创新制度和良性互动。第二,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回归经济规律本身,充分发挥市场自身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设立公共管理网络平台,将信息透明化、公开化的呈现在公众面前,做到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3.3 明确转移性支出分类

应对转移性支出分类进行明确,首先,应对地方财政部门、国库部门提供的支付凭证进行全面、仔细的审核,特别是国库转移性支付资金的支出凭证,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资金的支出功能设计其款、类与项,并对其进行正确填写,针对不符合要求的个别凭证,必须马上退回。其次,加强对国库部门的日常监督,特别是内部监督,确保国库转移性支出可充分发挥其作用。

3.4 建立健全国库核算体系

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应结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国库核算体系,按照我国国家国库的财政收支分类方案,重新修改国库统计报表的参数与核算系统参数,将国库财政转移性资金明确化、精细化,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国库部门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转变国库转移性支付资金的核算方式,创新会计核算模式,对国库转移支付资金的走向进行有效监督。

3.5 有效整治腐败的蔓延

要及时有效地探索建立各级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彻底改变GDP主导的政绩考核、评价、升迁、奖惩制度,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官员考核评价体系,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要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3.6 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此时就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节与市场监管,进而重视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增强[3]。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并且在明确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政府一定要担当起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将公共资源更加倾向于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进而加强社会事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笔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严重恶化、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严重、投资与消费失衡、国际贸易等方面。基于经济转型期,我国政府部门应采取多种管理手段,通过健全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创新经济管理体制,明确转移性支出分类,建立健全國库核算体系,有效整治腐败的蔓延,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来促进我国经济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薇漪.社会转型期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现状及发展走向[J].全国商情,2016(25).

[2] 刘库志谢.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在转型期的反思与发展[J].新西部(理论版),2016(11).

[3] 宋群.“十二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新的转型期[J].中国经贸导刊,2010(03).

[4] 朱海伦.循环经济导向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创新——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的基本判断[J].再生资源研究, 2006(02).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