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下澳洲进口奶对国产奶的影响分析

2017-05-30王礼明张慧莉秦奕萱沈婷潘粤

中国商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王礼明 张慧莉 秦奕萱 沈婷 潘粤

摘 要: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国对奶制品的需求会大量增加,婴儿奶制品的市场前景看好,而国产奶在产能、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需通过供给侧改革来解决。同时,国内原奶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奶制品进口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08年~2016年从澳洲进口奶粉量累计增长近5倍。本文通过对澳洲进口奶制品现状的研究,对比发现国产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供给侧改革提出国产奶产业转型升级方向。

关键词:国产奶 供给侧改革 澳洲进口奶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052-03

近年来我国奶制品市场问题频出,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开始,接连出现诸如产能过剩、原奶污染等事件,导致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的信心受挫。目前,国内市场很大程度依赖进口奶制品背景下,分析澳洲进口奶对国产奶市场的影响,结合供给侧改革,从去产能、激活产业链和政府协作三个方面提出国产奶的改革方向,以增强国产奶市场的竞争力。

1 澳洲奶制品进口现状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我国奶制品消费量也飞速增长,截至 2014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牛奶消费国。在巨大需求下,国内消费者的眼光却越来越多地投向进口奶,2016年我国奶制品进口量为195.56万吨,同比增长21.4%。澳洲作为我国奶制品进口体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具有极其深远的研究意义。

1.1 澳洲奶粉进口量

新西兰是我国奶粉的主要进口国,虽然我国进口澳洲奶粉量远远低于新西兰,但是再加工奶和原奶进口量依然排在进口国家前列,以奶粉为例,近三年来一直保持在前三的位置。

新西兰不仅占据主要的进口市场,而且进口量还在逐年上升。澳洲进口量从2014年到2015年上升幅度较大,2016年进口量相对稳定。

1.2 澳洲进口奶制品结构和品牌

我国进口奶制品分为原奶和加工奶,其中原奶大部分来源于新西兰,加工奶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就是澳洲。2008年以前,进口澳洲奶制品中奶酪、黄油等干乳制品进口量远高于原奶的进口量;2008年以后,進口澳洲干乳制品占比逐年下降,而原奶进口额逐渐上升至48.2%。导致这一变化的最大原因是奶制品市场更加多元,消费者购买选择渠道更加多样,使得进口结构随之发生了改变。

澳洲奶粉知名品牌如惠氏、德运、贝拉米等在市场上都拥有良好信誉,因其生产工艺先进、监管体系严格,备受国内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掌握奶制品高端市场的同时,澳洲奶粉也积极开拓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使澳洲进口奶制品在中国市场迅速成长起来。

2 澳洲进口奶对比国产奶的影响分析

中澳关贸协定中零关税的逐步实施以及澳洲奶制品进口量的激增,势必会冲击国产奶市场,影响我国奶业的发展。以下将从原奶价格、质量、消费市场三方面比较分析澳洲进口奶对国产奶的影响。

2.1 价格比较分析

截至2016年6月29日,国内生鲜乳(即原奶)价格为3.42元/千克,GDT原奶价格(折合人民币)为1.83元/千克,其中澳大利亚原奶价格为2.5元/千克。由原奶价格比较(图1)可知,除2009年~2011年和2013年国内均价低于国际均价外,从2008年至今,国内价格均高于国际价格,尤其在2014年~2016年期间,两者的价差逐步拉大。

由于国内原奶价格尚未与国际接轨,澳洲进口原奶在价格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国内企业更倾向于采购进口原奶,导致国产原奶供大于求,产能过剩。

2.2 质量比较分析

质量无疑是影响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忠诚度的关键所在,以下是澳洲进口奶与国产奶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对比。

(1)澳洲奶制品从养殖、加工到销售等过程,都由政府、奶制品行业、非政府组织、消费者共同监督。此外,澳洲奶制品的进出口还受澳大利亚农、渔、林业部(DAFF)的监管。因此,其全方位的监管模式造就了优质、安全的奶制品。

(2)我国奶制品行业主要由政府部门监管,包括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质检局等。但行业协会和消费者没有足够的监管权限,未能发挥作用。因此,单一的模式容易导致监管上的漏洞,引发奶制品质量的安全隐患。

对比可知,澳洲进口奶制品在质量上有竞争优势,优质的奶源、更高的安全标准和更为严格的监管机制,使它以质取胜。《中国奶产品在质量安全研究报告(2015年度)》显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奶制品在国际上认证为质量最好。但另一方面,高质量奶制品的进口,加剧了我国奶制品行业的竞争,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生产加工技术的进步、监管模式的创新和监管力度的加大,最终倒逼国产奶质量提升。

2.3 消费市场比较分析

2008年~2016年,进口奶制品的数量和消费市场占有率有一定幅度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一方面,进口量的激增会使进口消费占比上升,进而冲击国产奶市场,导致国产奶制品的消费市场占比下降。另一方面,除2013年、2014年外,进口奶制品的消费占比均低于10%,可见进口奶制品在我国消费市场上的占比较小,因此其对国产奶市场的影响也有限。

上游奶农、中游企业和下游消费者是奶制品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环节。澳洲奶制品进口量增加使国产奶积压和滞销,奶农亏损,企业业绩下滑,国内消费拉动乏力,导致产业链受到冲击,影响了国产奶的供求平衡。

3 国产奶存在的问题

国产奶近年来面临着严峻考验,进口奶份额越来越大,而国产奶市场份额一直被挤压。以下从国产奶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劣势所在。

(1)国产奶安全问题频出,信任危机持续。自毒奶粉事件以来,尽管我国奶业进行了多次调整,标准也不断细化,但依然难获消费者的信任,高端奶制品市場常年被进口奶制品垄断。

(2)国产原奶供大于求,造成大量囤积。2015年我国奶牛场(户)均存栏奶牛43头,同比增长17头,增幅65.4%;同时国内原奶价格居高不下,企业更倾向于进口原奶,导致原奶产能过剩。

(3)奶制品行业发展不稳定,准入条件低,垄断程度不高;企业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同质化较为严重。由于行业准入条件较低,我国小规模企业众多,同业竞争激烈,经常有中小厂商破产和退出市场;同时,国内生产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需求。

(4)行业存在双重质量标准,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由于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之间存在差距,同一款奶产品在国内外销售却是两个标准,这在奶制品行业非常普遍;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国家奶制品标准立而不用,导致劣质奶制品出现在市场中。

另外国产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国人饮奶重视程度较低,奶制品企业和奶农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弱,市场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规则等。

4 结合供给侧改革提出对策

4.1 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对应需求侧改革而言,经济增长不再依靠增加需求侧拉动,而是转换思路和新方法,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从人力、技术、土地等方面入手,更注重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商品,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提高效率,以促进经济发展。

4.2 国产奶改革对策

供给侧改革主要从产能、市场价格、生产率、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力,而针对国产奶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奶制品市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改革。

第一,供给侧助力产能改革,加快原奶去产能,优化原奶质量。从2012年~2013年的奶荒刺激投资兴建牧场,到2014年后半年出现原奶产能过剩以来,国内原奶价格持续走低,甚至在2016年国际奶差价达到117%。在供给侧改革下,淘汰整合中小牧场,优化大型牧场,加强管理。同时应改良品种,淘汰低产牛,建立和发展精品高蛋白牧场,从根本上提高原奶质量。

第二,激活产业链,增加市场奶制品种类。我国奶制品市场商品单一,奶粉占很大比例。盒装鲜奶、奶酪等大多是进口产品,酸奶行业发展也与国外有很大差距。在供给侧改革下,加快产业链升级刻不容缓。生产更多种类的固态、液态奶制品,如盒装牛奶、酸奶、奶片、奶油等,为我国奶制品消费市场提供更优质、多样的奶产品。

第三,在供给侧改革下,应充分发挥政府角色,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为保证奶业稳定发展,政府需要建立长期的市场监测预警机制、产业补助和救济机制、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来保证奶制品从商家过渡到消费者手中。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制定一系列标准,严格我国奶制品市场秩序,不仅要结合国人体质实行,也要和国际接轨,推动我国奶制品走向国际市场。

综合来看,由于我国的家庭奶制品消费意识还不够,消费群体更多地倾向于进口奶,导致国产奶举步维艰。供给侧改革下政府和企业应从上述三方面发力,逐渐改变消费者的购买意识,使他们更信任和依赖国产奶,如此才能重拾国内奶制品市场。

5 结语

近年来人们对于营养配比的重视和二胎政策的放开等,乳制品面临新常态包括需求量上升、同业竞争激烈、进口量激增、消费渠道拓宽等,要维持奶业的健康发展,从上述影响分析可知,供给侧改革至关重要。如今中国奶粉的需求仍旺盛,与国内供给不相匹配,而供给侧改革注重结构调整、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可很好的调度供给对接高端需求。因此,在供给侧改革驱动下,未来国产奶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便是迎合市场需求,以提升质量为目标,以服务顾客为宗旨,以创新为核心,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供需平衡,最终目标是扩大国产奶制品市场,推动国内奶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4年我国奶粉进口市场价格需求[EB/OL].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2014-06-06.

[2] 芦丽静,刘昕蕊.洋奶粉冲击下国产奶粉如何重塑消费者信心——基于对国产奶粉消费者信任度的社会调查[J].奶业经济,2014(02).

[3] 刘戈.警惕、打击洋奶粉纵向垄断[EB/OL].华夏经纬网, 2013-07-04.

[4] 王莹.进口奶粉对国内乳品产业链的冲击及对策建议[J].奶业经济,2010(10).

[5] 郭婷.中澳自贸区建立对中国乳品进口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6] Paul Craig Roberts.Supply-side Economics and the Future[J].Economics Affairs,1989(3).

[7] C arlos Noronha,Katy W. P. Kong.Corporate Social Disclosure:The Case of Chinas Milk Product Industry[M].UK:Palgrave Macmillan,2015.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
美国动画片价值观输出对供给侧改革的启示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利用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传统蒙学图书的深度开发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