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问题研究

2017-05-30陈虹贝

中国商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陈虹贝

摘 要: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不仅是一种金融创新形式的发展,更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渠道,对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进行了分析,对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成因进行了相应的对策性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中小企业 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044-02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兴起并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和效果,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中资金瓶颈难题的解决。在传统金融服务领域,金融机构的贷款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上,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低,融资偿还能力差,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只有通过自身积累或者民间融资的形式来解决自身的资金需求,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業的发展。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利用网络信贷的高效率和低门槛,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为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开辟了一条新渠道。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不仅是一种金融创新形式的发展,更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渠道,对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但互联网金融发展中所蕴含的风险问题也正在逐步暴露,如何有效地对互联网金融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入手,对特定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过程中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

1.1 电商小贷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并进行了相关金融领域的业务渗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严重缺乏,存在抵押品不足、借贷成本较高的困境。而通过电商小微贷的形式,可以集中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有效地进行各种信贷产品的创新和信贷渠道的拓展,进而实现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和网络电子信贷平台的有效挂接。国内主要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在2010年就可以涉足电商小微信贷业务,并成立了各个分支机构。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阿里小额信贷总体投资超过了1000亿元,拥有网络信贷客户超过了32万户。随着阿里小额信贷在市场上取得的成功,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也纷纷推出小额信贷业务,如2014年11月京东商城推出了“供应链金融”服务;2015年12月,苏宁小贷公司也在重庆市正式挂牌成立,为苏宁电器及苏宁易购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1.2 P2P网贷

P2P平台是利用互联网发布资金供应与需求信息的一个平台,在资金借入与借出中扮演中间人的角色。相比较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网络借贷平台提供无抵押贷款,使网络借贷公司的服务对象更为广泛,同时也突破了借款人与借出人的地域限制。借款人直接在平台上发布借款信息,投资人根据需求选择投标项目,平台不赚取资金差价,而是以收取服务费为主。借入方即资金需求方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年轻的白领阶层和工薪阶层等,P2P平台在借出资金时会对借款公司或借款人进行贷前信用审核,并同时负责对贷款的管理和后续追踪服务。

1.3 众筹

在我国,众筹模式发展时间较短,社会认可度不高,正处于早期的发展规范阶段。众筹模式可以通过资金的集聚作用,来有效满足中小创业企业的资金需求,解决其融资难问题。在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模式管理条件下,对于中小创业企业的信用水平和偿还能力要求较高,中小创业企业难以满足传统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要求,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众筹平台的出现,可以有效为中小创业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选择,拓展了中小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在进行投资过程中,中小创业企业往往更倾向于进行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项目的选择,但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往往风险和收益对等出现,而众筹模式的出现正可以有效解决风险和投资收益相互配比的问题,众筹模式所进行的资金筹集,往往都进行了较高风险的项目投资,一旦投资获得了成功,投资方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

2 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问题

2.1 互联网金融法规缺位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政府主要进行了宏观上的引导,对风险管理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界定和操作制度安排。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了获得市场地位,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往往是夸大了其互联网金融效应,而尽量地减少对其风险的披露,往往给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带来了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假象。实际上,互联网金融的运营一直处于高风险状态,消费者容易受到各种欺诈等方面的侵害,导致资金受到损失,进而牵涉网上合同法律效力和责任问题,这些都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为保证。

2.2 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凸显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问题依然存在。虽然我国从制度层面上,不断推动互联网金融企业采用实名制形式,来减少相应的风险问题发生,但目前仍有一些制度性漏洞,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将互联网金融当成其进行洗钱的重要渠道。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可以利用虚拟货币和实体货币的转化,来完成资金的转移和洗钱目的,逃避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互联网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一方面客户可以利用不法形式来获取互联网金融账户;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中,不法分子还可以通过左右手的操作形式来进行伪装交易,进而给互联网金融用户带来损失。

2.3 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信用信息交换困难

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双方可能没有进行线下的当面核实,因而更需要在信用的基础上对参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双方信誉进行认可。在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已演变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参与的三方交易形式,这种交易形式风险更高,更需要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存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进行信用风险的回避。互联网金融下的信用风险可以分为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风险。内部欺诈风险主要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员工违反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进行各种违规问题和行为处理,包括对各种财产的盗取和对各种信息的篡改,比如违反互联网金融内部控制要求进行未授权的业务处理,以及进行各种内部资金的转移等。而外部欺诈形式主要是指第三方通过各种违规方式进行各种财产的盗窃,包括盗窃、抢劫、伪造和存在资金损失的盗窃信息。

2.4 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

互联网金融在进行业务发展和企业运营过程中,与传统金融企业处于高度的相似性,而且与传统金融企业的具体业务重合,使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更高的风险,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滞后,使发展和规范之间形成了错位。同时,我国传统金融企业成立和运行的整个阶段,都需要我国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审批和认定,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主体地位仍没有确定,在法律上还处于较大的争议阶段,从制度角度已经脱离了我国金融监督管理之外,容易引发各类金融风险的发生。

3 管控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操作层面的管控

互联网金融主要是依托开放的网络平台进行运营,从用户角度来看,更多的风险因素表现为用户在进行互联网金融服务过程中,通过网络形式进行服务账号的注册,并进行密码设置,网络的开放性导致各种个人信息和财产的失窃风险。为了有效防止可能导致的数据泄密,可以利用计算机机密算法技术,对各种可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用户在进行使用前,必须要通过各种加密的密钥进行信息解密后才能正常使用。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交易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金融业务办理方式,客户只是在网站的操作指引下进行金融交易,容易出现网站挂马、网络被篡改等风险,操作过程稍有不慎,就可能给非法分子留下可趁之机,给自身带来损失。因此,为了切实保护消费者或投资者权益,互联网金融企业可通过建立可信网站识别体系、制定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加强金融交易平台数据安全保护、建立防御体系等措施来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从而引导客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2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正在逐渐加大,在此背景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就成了日益频繁的话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作用很大,但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目前在实行内部控制审计时还存在重视不足、缺乏独立性、员工专业素质低和控制范围过窄等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企业应加强内部环境建设、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企业控制活动、提高对内控审计的重视度、加强员工的专业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内控审计体制等。

3.3 强化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是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需要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提高信用水平,进而减少交易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风险的发生。要完善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提高社会信用水平,只有社会信用水平的整体提升,才能有效减少信用风险的产生。要提高信用共享水平,央行要依托其信用管理的有利条件,通过互联网形式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来提高信用数据的采集水平,构建起覆盖互联网金融系统的信息评价数据库,进而为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风险评估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系统。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要与传统金融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将过去传统金融企业的相关信用记录进行采集,作为企业的历史信用信息状况来利用,构建多层信用评价系统,进而更好地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提供有效依据。政府应积极介入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中,通过扶持信用中介机构发展,提供全面的信用认证和信用等级评估依据,促进行业信用水平的建设发展。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互联网金融企业信用管理水平,构建一个涵盖征信系统、信息系统、登记注册系统等众多方面的信用体系。

3.4 重视业务风险的规避

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上信息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互联网在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垃圾信息。因此,互联网金融用户在进行信息选择过程中,不仅要正确高效地使用各类信息,而且还要对各种垃圾信息进行甄别。如果发生各种误用乱用信息的情况,不仅导致信息使用效率低下,而且可能会给互联网金融使用人带来损失。同時,要不断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能力。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大量的资金集聚,进行资金有效管理、注重资金的安全使用显得尤为突出。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中,一方面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资金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要从资金的安全角度进行考虑,建立严格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以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李朝晖.我国P2P网络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02).

[2] 王琼.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分析[J].中国商贸,2014(28).

[3] 姜建清.中小企业融资难背后的信息不对称难题[J].中国中小企业,2016(01).

[4] 熊善丽.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

[5] 孙阳,王艳芳.浅谈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6).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