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品消费特性的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监管措施研究

2017-04-26邵翊高英姿

对外经贸 2017年3期
关键词:缺陷

邵翊++高英姿

[摘要]结合当前我国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消费者对待不同消费品的理念入手,综合考虑消费品使用时间、自身价值、社会敏感度、二次使用率、重复购买可能性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对不同品类的消费品在召回过程中表现的不同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召回监管工作建议:开展消费品特性的调查与研究,对重点消费品召回实施清单管理,进一步强化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关键词]消费特性;缺陷;召回监管

[中图分类号]F7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3-0127-03

一、前言

随着国内公众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近年来进口商品呈现爆发式增长,在给我国消费者带来更多消费选择的同时,相关的质量安全风险也是与日俱增,进口商品的质量安全事件在各类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以服装为例,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在2016年5月发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监管部门发现进口服装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数量高达11329万件。而其他产品方面,陶瓷制品的铅、镉溶出量超标,塑料制品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金属制品的重金属溶出量超标,纸制品的荧光物质和铅含量超标等问题也相当突出[1],这些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进口消费品统称为缺陷进口消费品。

今后,随着我国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东南亚转移,来自东南亚的日用消费品预计将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东南亚国家制造的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相对更大,缺陷进口消费品的比例势必更高。而由于产品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很难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灵敏地反映出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保证进口消费品的安全,亟须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2]。

二、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工作存在的问题

为强化对存在缺陷的进口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相关监管部门逐步推进对缺陷产品实施召回,其中就包括了对缺陷进口消费品的召回监管。近年来,我国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拟定工作规范、开展人员培训,并明确由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作为召回工作的管理部门,缺陷消费品的召回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实施消费品召回230次,涉及数量61763万件,召回次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25%,数量增长821%[3]。但是受制于各项资源的不足、工作的短板和调查研究的滞后,缺陷进口消费品的召回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公众认可度不高。召回实施比较完善的消费品主要是进口汽车,与公众联系更加紧密的进口日用消费品的召回比较滞后,宣传手段比较单一,公众对进口消费品普遍抱有质量迷信态度,因此公众对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的关注度偏低,对检验检疫工作认可度不高。

二是数据收集面不广。目前,质量监管部门对进口消费品的风险信息采集渠道仍然集中于进出口检验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相关企业上报的缺陷信息以及部分社会媒体报道等。对于消费者使用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难以实现全面和完整的采集,而这些恰恰是发达国家监管经验中占主要地位的信息渠道。

三是召回工作难以落实。一方面进口消费品种类繁杂,既有服装、饰品、一次性卫生用品等轻纺产品,又有家用电器和汽车等机电产品[4],召回工作难以一以贯之;另一方面受限于法律法规的支撑、相关进口企业的质量意识、质量监管部门召回监管经验以及相关人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对存在缺陷的进口消费品召回工作的落实情况差强人意,存在调查难、召回难、监督难等实际问题,严重阻碍了实际工作的开展。

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检验检疫部门在社会和公众中的认知度不够、进口消费品在社会整体消费中占比不高、相关工作开展時间较短,另一方面在于开展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工作理论研究不足、公众调查缺失,未建立起更合理、有效的召回措施体系。

三、产品消费特性分析

(一)使用时间指数(T)

指消费者对某一类商品的使用时间平均值,如同样是服装,成人服装一般比儿童服装的平均使用时间要长;同样是婴儿用品,婴儿床的使用时间比奶瓶的使用时间要长。有些进口消费品的使用时间也比国产消费品显著更长,如苹果手机。同时,使用时间更长的消费品,一般消费者也更加关注其质量安全状况,对其耐用性、安全性的期望也将更高。对不同种类消费品使用时间取平均值以后,根据表1可以得到其使用时间指数。

(二)商品价值指数(V)

指某一类商品的市场价格平均值对应收入水平的比值。显而易见的是,消费者对价值不同的产品,其质量预期必然也不会相同。价值1万元人民币的笔记本电脑和100元的无线鼠标之间,消费者对前者的预期将更高。而当质量预期无法满足时,消费者的反应也将直接与其商品价值成正比,价值越大,消费者反应越强烈,越可能进行投诉反馈。商品价值指数(V)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转换后,再根据表2进行取值。

消费比=商品平均价格/上年度人均国民平均收入

考虑到不同地区收入差距,在某一地区开展相关调查则可按照该地区的人均收入计算。

(三)社会敏感度指数(X)

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类商品或某品牌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的敏感程度。从商品质量的角度来看,社会敏感度高的产品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后,引起的媒体关注、消费者焦虑或愤怒的可能性越高。三星手机发生爆炸与某品牌热水瓶发生爆炸引起社会关注度截然不同,前者几乎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除品牌以外,一类产品如直接关系到民众健康,或关系到弱势人群,如病人、儿童、孕妇等,则其敏感度也将显著偏高。

对社会敏感度指数(X)的计算,可首先根据表3进行取值,然后根据下列公式进行累加计算。

(四)二次使用比例系数(B)

指某一类商品在不同消费者个体之间转移并重复使用的比例。许多消费品在报废回收或废弃之前,可能存在多人使用的概率,对使用时间将不同程度的延长,如婴儿服装、婴儿床等产品,在国内二次使用的概率更高。但是考虑到本身使用寿命问题,其取值不能简单加倍,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二次使用比例系数(B)=1+二次使用次数平零均值

综合考虑以上五个消费特性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消费过程中的特点和占比,消费特性综合指数的计算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

产品消费特性=TB*V+(D+1)*X。

在实施消费者行为调查和消费倾向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首先可以对不同大类产品进行计算,获得不同消费品的消费特性本底值的基础上,既可以对不同产品进行比较,明确重点消费品,寻找质量安全监管的重心;另外,也可以对某一个品牌的某种产品的消费特性指数进行计算,并与相关类别进行对比,以此来明确该类产品的消费状况,确定是否需要强化监管或开展预警。

四、产品消费特性实例分析

从实际商品举例来说,儿童用品是目前我们投入监管资源最多、关注度最高的一类消费品。但同样是儿童用品,由于自身消费特性的不同,在监管过程中的表现必将有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商品价值和使用周期的差别导致购买者面对召回的态度不一致、落实召回的程度差别等等。

(一)兒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时间比较长(普遍在5年以上,使用时间指数T取3)、商品价值较高(普遍在1000元以上,商品价值指数V取25)、社会敏感度很高(涉及弱势人群和人身安全,社会敏感度指数X取2)、二次使用的比例较高(二次使用比例系数B设定为1)、重复购买的可能性很低(重复购买可能性指数D取0)等。经计算,儿童安全座椅的产品消费特性指数为13822。

(二)婴儿奶瓶。婴儿奶瓶的使用时间中等(一般在3个月到半年,使用时间指数T取15)、商品价值较低(价值较低,商品价值指数V取1)、社会敏感度很高(涉及弱势人群和人身安全,社会敏感度指数X取2)、二次使用的比例几乎为零(二次使用比例系数B设定为1)、重复购买的可能性很高(重复购买可能性指数D取1)。经计算,婴儿奶瓶的产品消费特性指数为55。

对于上述消费特性差别较大的儿童安全座椅和婴儿奶瓶,消费者的使用方式和面对召回的态度必然存在很大差异,对前者重视程度相对高于后者。那么经销商在落实召回、监管部门在监督召回的过程中也必然要采取具有差别化的具体措施,才能保证召回工作的有效落实。

事实上,作为召回工作开展比较完善的美国,其责任机构——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对消费品的消费特性已有相当程度的运用。在《消费品安全法案》中明确要求对耐用婴幼儿产品实施消费者登记,具体产品包括婴儿车、婴儿床、婴儿座椅、浴盆等,这些产品的制造商必须随产品提供已付邮资的注册卡,同时厂商要登记消费者的姓名、地址、邮箱等联系方式,提高召回这些产品的效率。这些方式都是国内监管部门在开展消费品召回工作中可以参考或采纳的做法。

五、进口消费品召回措施建议

如前所述,针对不同消费特性的消费品,监管部门在监督召回的过程中必然要采取具有差别化的具体措施。而这需要检验检疫部门通过以下几项措施,切实提升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工作成效。

一是开展消费品特性的调查与研究。缺陷进口消费品召回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完善这项工作的前提是对不同类别的消费品制定切合不同特性的召回要求。而我们要首先面对普通消费者,开展对消费品特性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明确消费品的分类,并根据其特点研究具体召回手段。

二是对重点消费品召回实施清单管理。在前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消费品进行区分,将重点消费品列入清单管理。所谓重点消费品,原则上应为商品价值高、使用时间长、消费者对缺陷商品的召回意愿较强烈、便于召回的消费品,对这些产品的召回过程,对进口商和销售商采取更严格、更规范的监督。

三是进一步强化信息的互通和共享。一方面要采取媒体、官方网站、微信等各种媒介,强化与消费者的沟通,强化召回信息的覆盖度,扩大召回工作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是对重点清单内召回消费品,通过有效的联系方式,扩展缺陷信息采集调查,监督召回工作落实。

[参考文献]

[1]国家质检总局2015年进口消费品质量监管统计数据通报[R].2016.

[2]李晓宇进口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政策思考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6(9).

[3]李焘进口消费品检验监管体系研究[J].检验检疫学刊,2015(6).

(责任编辑:郭丽春)

猜你喜欢

缺陷
简析我国的保险代位求偿制度
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公路施工路基缺陷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
浅谈集中采购
且虔诚,且宽容
简析湖畔诗人潘漠华诗歌的“歌哭”之苦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