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因分析

2017-04-26王赟刘敏迪吴金洁郭秋黄佳

对外经贸 2017年3期
关键词:融资难成因中小企业

王赟+刘敏迪++吴金洁++郭秋+黄佳

[摘要]从企业、金融机构和政策三个层面,深入分析苏州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其中企业内部原因包括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信用等级较低、融资方式单一、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相关人才;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包括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不到位、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缺乏中小型金融机构;政策方面原因包括政府支持不到位、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正常的市场秩序难以建立。

[关键词]中小企业;苏州;融资难;成因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3-0113-03

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包括个人融资、商业融资、债务融资、金融机构借贷和股权融资等。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加之中小企业受自身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本等因素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

2014年,苏州市统计局对市区200多家小型商贸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企业存在融资难题,其中,约45%的企业选择银行贷款,约27%的企业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在进行融资的企业中,75%的企业融资成本占借款总额10%以上,其中,约56%的企业占比在10%—20%之间,约13%的企业占比超过30%,50%的企业认为向银行借款很难或者较难,主要原因是贷款审批流程复杂、条件高、周期较长等。目前苏州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还是以商业银行借款为主,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意愿并不强烈。加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规模受限、融资成本高昂,导致苏州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举步维艰。

一、企业内部原因

(一)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差

“小型、快捷、灵敏”是中小企业的显著特征,近年来苏州市许多中小企业意图通过商业银行融资来扩大规模,提高产能,进而提升市场占有率。但是由于苏州市场调研不充分,盲目扩张,在企业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与市场需求难以匹配,导致供过于求,企业利润严重受损,进而影响其偿债能力。因此,苏州市中小企业应切实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偿债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题。

(二)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

相对于大型企业,苏州市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灵活性较高,但同时生产经营稳定性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差,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社会认知度不高,盈利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所以难以获得稳定的高额利润。数据显示,苏州中小企业平均经营寿命不超过3年,导致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不足。企业一方面无法从自身经营中取得足够的发展资金,另一方面又因还贷能力不足,造成申请贷款的难度增加,抗风险能力差,银行自然“限贷”、“惜贷”。

(三)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较低

在苏州中小企业中,部分中小企业只注重公司的眼前利益,没有做好长远发展规划,加上资金压力较大,屡屡出现拖账、赖账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形象。因此,为了防范道德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對中小企业贷款实行了更为严苛的标准,导致许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中小企业也无法正常融资。加之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相对较少,流动资产变化频繁,缺乏足够的资产为融资做抵押和担保,无形资产又难以量化,且经营办公的土地房屋多为租赁,生产设备又不足以抵押所贷金额,金融机构面对这样的贷款对象,为了规避风险,多半会减少甚至拒绝向其提供贷款。

(四)其他原因

1.融资方式单一。目前苏州中小企业仍比较依赖和信任银行贷款,在银行贷款不通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小额贷款公司或民间借贷方式,但是对新型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不了解,疑虑又多,对企业控制权的转移与否心存疑虑,这些原因导致中小企业主观上对其他融资方式存在抵触心理。

2.缺乏相关人才。当前市场出现了许多融资机构,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融资产品。不同的融资产品各有千秋,除非金融专业人士,一般工作人员很难判断这些融资产品的优劣。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资金不足,又无力邀请专业的融资人才,故而在众多融资产品中无法准确的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3.管理水平较低。苏州中小企业规模小,员工少,在管理和财务上分工混乱,法律意识不强,财务制度不规范。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资信调查时,中小企业常常通过做假账等违法手段来欺骗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导致屡屡出现银行不良贷款,从而造成了银行对待中小企业融资更加严苛。根据苏州统计局调查显示,2015年3月至4月苏州市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紧缺比上季度(66.1%)下降了5.7个百分点,高出临界点(50%)10.4个百分比,主要是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导致这样大的缺口。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短、小、急、繁”成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造成融资更加困难。

二、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

苏州市很多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销售情况等基础财务信息不完整,这给金融机构了解其融资资金的流向和用途等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许多中小企业不愿或不敢切实反映自身的盈利状况,金融机构就很难对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了资金按时归还,商业银行对于财务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就会出现“慎贷”现象。

在银行与借贷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对于借贷人真实的财务和销售状况缺乏详尽了解。但是作为借贷人的中小企业熟知自己的信用水平、经营状况、偿还能力和财务状况。商业银行所供给的贷款融资利率是取市场风险的中间值,这种现象会造成借款人和银行之间出现逆向选择的情况。风险低的贷款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觉得利率太高,所付出的资金价值过高,所以不愿意贷款;风险高的贷款人却很积极的寻求贷款,最后产生高风险贷款。银行仅凭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很难判定其风险高低,并且有些中小企业为了获得贷款而造假,提供虚假信息,蒙蔽银行,银行在无法判断借贷人的信息时,为了避免不良贷款,多数会选择拒贷。

(二)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不到位

据苏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苏州中小企业中,与商业银行存在借贷关系的仅占30%,70%的企业未获得任何信贷支持,在与商业银行存在借贷关系的企业中,其中规模较大的10家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3.1亿元,占民营企业的23.4%,平均每家的贷款余额1.3亿元,其他的5214户中小企业,平均每个企业的贷款余额仅为116.2万元。目前,受政策指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等金融机构是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但是部分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受限,缺乏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信贷经验,对中小企业信贷审批及放款权过分集中,相对应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信贷人员所承担的风险高,利益回报却很低。苏州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近年来金融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率仅为30%,这与当地金融业规模不相适应。根据抽样调查显示,有30%的中小企业可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67%靠社会筹资,仅有2.5%直接融资。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并不乐观,融资方式主要依靠内部集资、民间借贷等內源性融资方式来解决。

(三)信贷产品创新不足

商业银行要想实现中小企业业务转型,信贷产品创新是关键。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原因在于担保困难,但是银行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在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时对担保的要求相对较高。资金的投放安全性是商业银行十分重视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资产担保方式较少,即使有一些可行方式,实际应用得也不多。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产品大多流程繁琐、手续繁多、适用性差、可操作性不强。银行信贷产品单一、陈旧、繁琐导致目前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滞后,因此银行应加快信贷产品创新,进一步提升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质量。

(四)缺乏中小型金融机构

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很少专门设置中小企业业务部门,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经济多元化对应的是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苏州市中小企业兴起到衰败的周期非常短,市场上有倒闭的中小企业就有刚兴起的,在中小企业如此快速的更替过程中,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却寥寥无几,在如此不对称的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

在中小企业迅速成长过程中,贷款需求越来越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已经无法满足庞大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中小型金融机构数量少、贷款风险大,导致资金流动困难,从而难以有效配置资源。中小金融机构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有国家担保的、风险低的国有企业中,剥夺了原本属于中小企业的金融资源,使中小企业融资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境地。

三、政策方面原因

(一)政府支持不到位

为了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西方许多国家都设立了专业的金融机构,针对无法通过一般的融资渠道获得商业贷款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风险担保,同时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还专门成立了政策性基金。我国中小企业隶属于各产业的政府部门主管,管理权较为分散,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比较缺乏,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尚不健全,这造成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无法从金融机构中获得,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窘境无法得到改观。

(二)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仅出台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但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破解并无显著效果,这造成了不同性质的中小企业在法律上有不平等的待遇。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成立了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服务机制,如韩国的东南、国民银行、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库等,类似金融机构通常是由政府建立的,并在依靠政府资金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政策法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制不健全,缺乏對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担保和营运信用评价等市场中介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曾经多次调整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分别调增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并明确提出增发部分用于扶持中小企业。虽然这一政策的提出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但实际操作中,效果不佳。

(三)正常的市场秩序难以建立

《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已颁布实施,但仍需要一系列配套法规政策条例来细化。目前我国既缺乏相关的信用法律制度,也未建立起全社会统一的企业与个人征信系统,还缺乏统一权威管理部门,导致相关政策缺乏有效协调和衔接,信用担保机构运行秩序混乱,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法律制度缺乏。法律法规不适应新形势需要,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如《借款合同条例》中排除了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借款主体资格;《担保法》中缺乏对担保机构法律地位的明确界定和相关利益的有效保护;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对《公司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进行修改。政策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歧视,削弱了其内源资本积累和外源资本筹措能力:一是对民营资本准入的过多限制使中小企业难以进入基础性、利润稳定的行业,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积累;二是中小企业的负担过重,以流转税为主的比例税率制度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十分不利;三是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对中小企业贷款不利;四是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银行体系。

四、结论

上文从企业、金融机构、政策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针对这些成因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需要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形成合力。一是中小企业要加快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改变以往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综合采取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产权交易、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既可缓解流动性趋紧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又有助于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的改善,实现中小企业产业群的稳定健康发展。二是形成多层次的“金字塔”式的资本市场体系和银行体系,改变我国当前主板上市公司多,中小板、创业板及新三板少的“倒金字塔”的不利于“扶小壮大”局面,通过发展股权融资和“新三板”及科技社区银行扶持中小创新型企业。通过政府提供担保和各个层次的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解决信用不足、信用能力低等问题。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包括成立政府基金、提供各种各样的政府担保以及减免中小企业税收等方面措施,陆续推出更加有弹性适合中小企业的产品,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汪珍.苏州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3.

[2]吴雷,许恋.苏州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6(12).

[3]王丽丽,吴雷,许恋.互联网金融视角下苏州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J].北方经贸,2016(12).

[4]杨淑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2(28).

[5]汪惠.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解决方案[J].大观周刊,2011(44).

[6]谢文秀.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3(21).

[7]艾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浅析[J].科学导报,2014(16).

[8]李廷花.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师,2015(9).

[9]王颖娟.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4(5).

(责任编辑:顾晓滨马琳)

猜你喜欢

融资难成因中小企业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