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金融规模与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7-04-26钱晨月

对外经贸 2017年3期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钱晨月

[摘要]基于1985-2014年我国农村金融与经济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来分析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然后建立研究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有着长期均衡关系;农村金融效率在长期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金融规模在短期会减少农村收入差距,而在长期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将农村金融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相结合来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缓解城乡二元结构;要将效率提高放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首位;政府要发挥其财政职能,支持农村地区金融的完善,提高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3-0095-04

随着我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城乡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拉大的趋势,城市和农村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缓解城乡二元结构,这无疑阻碍了城市和农村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对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以及收入差距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但是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结论,进一步实证研究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分别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探索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措施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途径。

一、变量设定和数据说明

本文将因变量设为城乡收入差距,自变量设为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其中,农村金融规模由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和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这两个指标衡量,农村金融效率由农村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这三个指标衡量。

1城乡收入差距(GAP):该变量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值来衡量。

2农村金融相关比率(FIR):该变量由农村金融资产和第一产业增加值来衡量。农村金融资产由农村现金流通量、农村存贷款余额、农业类股票及债券的流通市值及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构成。

3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IF):该变量由农村非正规金融贷款规模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值衡量。由于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官方统计农村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的贷款数额,因此,本文借鉴李建军(2010)的测算方法,根据单位GDP必要贷款系数来间接计算农村非正规金融贷款规模。

4农村储蓄动员效率(SA):该变量用农村储蓄率来衡量,由農村储蓄总额与农村GDP的比值计算。农村GDP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与乡镇企业增加值之和来代替。

5农村储蓄投资转化效率(TRA):该变量由农村资本形成额与农村储蓄总额的比值计算。农村资本形成总额由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来代替。

6农村投资投向效率(SMP):该变量由农村GDP增量与农村资本形成总额的比值计算。

本文选取1985—2014年的相关数据,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住户调查年鉴》以及《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二、实证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要对描述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的各指标进行划分,再把各指标作为自变量来研究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根据研究的目的以及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选取因子分析方法来分析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然后建立研究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VAR模型,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确定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分别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

三、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采用了降维的思想,将所有指标的信息通过少数几个指标来反映,在低维空间将信息分解为互不相关的部分以获取更有意义的解释。在此,对描述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的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是进行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546,超过临界值05,说明可以做因子分析,p值为0000,小于标准值005,达到显著性水平,符合因子分析的基本要求,说明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特征值的选取

首先要确定因子和因子个数求解的方法,本文选取的是最小特征值法,特征值超过平均值的个数作为因子个数,特征值越大,表明其贡献度越大,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数作为公因子数。因子分析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如表1,前两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这两个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 83525%,选取两个公共因子是合适的,可见,通过因子分析实现了将5维数据变量降至2维的目的。

(3)成分的提取

本文选用主成分法估计出因子载荷矩阵,在求得因子载荷矩阵之后,通过正交旋转并选择符合研究意义的载荷矩阵。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旋转后,代表农村金融效率的农村储蓄动员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在公因子F1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因此将公因子F1命名为农村金融效率。代表农村金融规模的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和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在公因子F2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因此将公因子F2命名为农村金融规模。

2ADF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对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过程滞后项由SIC准则判断。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表明所有变量的水平值都是非平稳的,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这说明所有变量都服从一阶单整,该序列存在协整关系,有长期趋势。

3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检验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SIC准则可以确定该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1。结合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检验时允许协整关系中存在截距项但不存在线性趋势项。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三个变量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说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格兰杰(1988)指出,如果时间序列是协整的,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进一步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在最优滞后期内,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金融效率之间构成单项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金融效率是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而城乡收入差距不是导致农村金融效率变化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金融规模之间构成双项格兰杰因果关系,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农村金融规模变化的原因,同时农村金融规模也是引起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而农村金融规模与效率之间不构成格兰杰因果关系。

通过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看出,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都是引起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显著因素,反过来,城乡收入差距又会对农村金融规模产生影响,这也进一步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与协整检验结果一致。

5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模型中自变量的冲击对因变量变化的动态影响,同时尽可能地避免模型变量順序变化给冲击反应函数带来的敏感性,本文选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对农村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横轴表示冲击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值。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给农村金融效率一个单位正向冲击时,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负向作用,并且负向作用持续加大,在第7期负向作用达到最大值,之后负向作用开始减小,直到趋于0。而当给城乡收入差距一单位正向冲击时,对农村金融效率产生正向作用,正向作用有加大趋势,在3期正向作用达到最大值,之后正向作用减小,直到趋于0。由此可知,当农村金融效率提高时,在长期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当城乡收入差距加大时,在短期会提高农村金融效率。究其原因,当农村金融效率提高时,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当城乡收入差距加大时,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地区存在更多的发展机遇,刺激了资源向农村的转移,从而提高了农村金融效率,但这种促进作用只在短期有效。

当给农村金融规模一个单位正向冲击时,在短期内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负向作用,负向作用在第2期达到最大,之后负向作用减少,直到第5期负向作用消失,被正向作用取代,其正向作用维持在同一水平保持不变。当给城乡收入差距一个单位正向冲击时,对农村金融规模产生正向作用,正向作用在第5期达到最大值,之后正向作用维持在同一水平保持不变。由此可知,当农村金融规模扩大时,在短期会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但在长期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当城乡收入差距加大时,在长期会扩大农村金融规模。究其原因,当农村金融规模扩大时,在短期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进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从长期来看,在没有金融效率和质量提高的情况下,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反而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而长期会加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当城乡收入差距加大时,农村地区发展较落后,存在较多机遇,刺激了资源向农村的转移,从而扩大了农村金融规模,这种促进作用长期有效。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有着长期均衡关系。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都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反过来城乡收入差距又会对农村金融规模产生影响。这说明想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同时考虑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这两方面的因素。

从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效率在长期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金融规模在短期会减少农村收入差距,而在长期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可见,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单纯的规模增加只能在短期缓解城乡收入差距,长期来看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城乡二元结构是不利的,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因此,要想从农村金融体系方面来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就不能单纯地依靠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要将农村金融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相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由于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在长期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所以要将效率提高放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首位,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资金外流现象,将农村的资金很好地运用到支持农村地区的发展上,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适时扩大农村金融规模,从而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化不完全,效率较低,在自由经济体制下无法自己得到解决,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财政职能,增加财政投入,引导资金方向,支持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完善,提高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建立高效而又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解决城市和农村发展和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玉奎,冯乾.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基于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整体的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14(11):65-74.

[2]张宏彦,何清,余谦.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1):83-88.

[3]胡宗义,李鹏.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2):71-78.

[4]刘纯彬,桑铁柱.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理论与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0(12):37-46.

[5]付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2012(2):20-26.

[6]赵洪丹,朱显平.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来自吉林省的证据[J].经济经纬,2015(3):28-34.

[7]林宏程.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完善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J].绿色经济,2010(7):78-80.

[8]顾宁,余孟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识别[J].农业经济问题,2013(9):58-64.

[9]陆铭,陈钊.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8(1).

[10]胡宗义,刘亦文.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县域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10(5).

Abstract:Based on Chinas rural finance and economic data from 1985 to 2014, this paper used factor analysis to analyze rural finance scale and efficiency, established the VAR model to study the role of rural finance scale and efficiency in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le and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e 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 ha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In the long term, rural financial efficiency will reduce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In the short term, the scale of rural finance will also reduce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but in the long run, it will expand the gap. Therefore, the rural financial scale and efficiency should be combined to solve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We should put efficiency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its financial function, suppor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cale and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e.

Key words: urban-rural income gap; rural financial scale; rural financial efficiency

(責任编辑:郭丽春)

猜你喜欢

城乡收入差距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动因研究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互动关系分析
犯罪行为学的分析与应用
地区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制度分析视角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结构转型、科技创新与“改革红利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