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台农业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26朱莉莉

对外经贸 2017年3期
关键词:闽台台商福建

朱莉莉

[摘要]通过研究闽台农业合作基础和现状,发现闽台农业合作存在着合作溢出效应不突出、区位优势不明显等问题。结合福建自贸区内新举措提出闽台农业合作的对策:利用高效合作缓解台湾市场管理限制,开放金融政策增强福建经济区位优势。

[关键词]闽台;农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3-0072-03

闽台农业合作和贸易往來源远流长,台湾农业经济整体水平优于福建省,两地农业合作前景广阔,但基于福建省薄弱的农业基础,合作道路仍非坦途。随着福建自贸区的建立,闽台农业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闽台农业合作基础

福建农产品面向的主要是国内市场,国际知名农业品牌较少,而台湾农业与国际市场对接较好,经营管理和产品营销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流通方面来说,闽台交通较为便利,加上台湾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使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这些都为闽台农业合作奠定了基础。

2005—2015年闽台两地农业从业人口都呈现递减状态,且两地的农业资本都有逐年上升趋势,福建劳动力人口和农业总产值都远超台湾,但从人均占有量看,台湾的人均资本拥有量超过福建。台湾需要海外投资场所,福建需要借助外来资本发展农业,双方都有合作的愿望。

二、闽台农业合作现状

1闽台农业技术合作

二战后台湾农业结构的升级转型都依赖于农业技术,尤其是高新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台湾在培育栽种、培育建林、病虫害防治、农药研发等方面都具备高超水平;农产品的加工、运输、保存、保鲜等技术也都在亚洲享有盛誉;在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中,技术开发占了50%以上。目前台湾农畜水产品基本实现良种化、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从农业生产到收割都采用自动化处理、种苗,自动化设施栽培及管理作业;机械化拓展也越来越广,在稻谷杂粮业、园艺作物、畜牧业等方面也都采用机械化生产,并不断更新换代。

福建农业企业技术相对于台湾仍有较大差距,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普遍不高,农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截至2015年,福建省从台湾引进农业先进设备五千多套;引进台湾农业良种2500多个,其中150多个得到推广;生产技术有八百多项,包括种植业的植物组培技术、农业果树嫁接技术、产期调节技术,产品综合深加工技术、饲养配方调和技术等。但由于台湾方面“高新尖技术根留台湾、严禁溢出”措施的限制,台湾地区准许输入大陆的农产品有1481项,其中881项未对福建省开放,据WTO秘书处报告台湾对大陆货品采取的负面表列高达2000多项,禁止进口的农产品就有七成[1]。

2闽台农业资金合作

由于台湾农业资金较为丰富,福建省在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中,积极引进台资,推进了福建农业外向型发展,同时拉动了经济增长,截至2016年,福建省合同利用台资371亿美元,累计批办的台商投资农业项目2594个,农业利用台资的总额是大陆各省区市中占比最多的省份(见表2)。台商投资的增加给福建农业产业带来了大量资金,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水平,促进了福建农业生产进一步规模化。

三、闽台农业合作中的问题

1福建引进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

从闽台农业技术合作来看,台湾方面为了保护自身核心技术,仅输出部分单项技术,核心技术输出较少[2]。例如水产业,当前闽台合作的领域主要限制在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上,主要以资金、优良品种、加工技术合作为主;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总量和资金总额都偏小,超过千万美元的项目更是屈指可数,在关键生物技术研发合作和开拓共同市场方面较薄弱。虽然近年来闽台农业交流密切,但大多数的科技推广和研究人员交流都以互访层次为主,落实到位的合作攻关项目较少,其中主要原因是台湾当局“高新尖技术根留台湾、严禁溢出”措施的限制,台湾地区准许输入大陆的农产品仍然还有881项未开放,禁止进口的农产品还有七成。

福建虽然农业企业众多,但主要基于自然资源和基础技术,对引进的项目缺乏管理经验,重硬件轻软件,重产量轻营销,重外引轻内联等问题突出[3]。福建省与台湾农业合作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业良种的引进,引进品种过于依赖台湾的输入,缺乏自主创新和保护,引进多、消化慢、保护差、推广少、创新低。引进的优良品种在使用几年后慢慢退化,引进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

2福建区位经济优势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

与福建相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工农业发达,城市发展水平高,腹地广,交通便利、通讯便捷。从闽台农业对外开放程度看,福建对外产业对接能力差、市场辐射功能弱。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对台商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削弱了闽台人缘、地缘等优势。

在“两岸三通”政策下,除了福建,其他开放港口也纷纷抢占台湾市场,福建的区位优势逐渐减弱,各港口充分发挥自身的渠道优势增进与台湾经济合作。

从投资环境方面看,江、浙、沪、粤等地大部分实行低地价、低税收等政策,以及政府重商、扶商、富商的诚意吸引了不少台商前往投资。福建省政府虽然在吸引台商来闽投资方面发挥较大作用,但由于自身缺乏土地、资金等原因,本地农业还未完全达到现代化水平,在承接台湾技术、资金密集的农业产业方面还有压力,加上台商在闽融资困难、外汇使用不便等种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商对福建的投资热情。“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腹地和市场辐射能力以及产业配套都优于福建,台商将投资重心逐步从福建沿海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和福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四、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建议

1利用高效合作缓解台湾市场管理限制

福建自贸区的成立,为探索闽台农业合作新模式提供了思路。在福建自贸区内,政策推动了台湾先进制造业、高新战略性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在自贸试验区内集聚发展,集中力量承接台湾地区产业转移,提升了闽台产业对接能力。闽台双方合资经营下利于台湾高尖新技术的输入,一定程度上打破台湾方面“高新尖技术根留台湾、严禁溢出”的限制。

首先,自贸区优惠政策下,发展涉农保税加工制造业,有利于外引内联制造成套涉农装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农资设备、技术为主,推动农资生产安全,拓展两岸高效绿色农业相关领域的合作空间。其次,发展涉农机械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通过选用国际原材料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交流能力,提升福建省对外开放力度,有效对接台湾高新技术。第三,学习台湾“建设富丽农村”的经验和理念开发自贸区农业经济总部,促进多功能农业发展,增加最美乡村旅游对接服务 [4],发展最美生态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合作,促进闽台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及农业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

2开放金融政策增强福建经济区位优势

台商投资合作除了考察土地、劳动力等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对金融服务政策的选择。福建省自贸区内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拓展金融服务功能的诸多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台资合作,增加了自身的区域优势。首先,自贸区政策中对相关重大的农资项目融资采取股本化和债券化。允许金融机构在可控的情况下对稳定流量的台资农业企业发放以农村土地和海域区域使用权和森林资源产权为担保的贷款,用来解决农业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大力鼓励开展农业经营合作。其次,自贸区政策中允许设立台资银行,为在闽投资的台商企业和当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另外台资银行将服务台湾中小企业的经验、金融理念带到福建,从而带动福建省金融建设管理的优化升级。第三,自贸区政策中对于农业项目的租赁,允许台商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取得境外融资,台商企业可以到自贸区内注册公司,从而解决了农业资金的来源问题。第四,自贸区政策中对于农业的保险,允许在自贸区内设立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增加农业保险险种,完善涉农巨灾保险业务,保障农民务農收成及资产分配。

[参考文献]

[1]柯瑞清.福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的发展趋势与对策思考[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3.

[2]谈鑫娟.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江苏:盐城师范学院,2012.

[3]黄跃东,邓启明.闽南农业合作的现状、趋势与推进策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9(1):4-9.

[4]郑少红.借鉴台湾“富丽农村”经验 推进福建新农村建设[N].福建日报, 2012-07-17(13).

(责任编辑:郭丽春)

猜你喜欢

闽台台商福建
那个梦
台商马景鹏的“老家”情怀
在溧台商讲述创业故事——溧水,一片值得台商扎根发展的土地
台商吕孟哲的剑胆琴心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福建医改新在哪?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