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研究》看民居中的民俗文化

2017-04-22降波

出版广角 2017年5期
关键词:窗棂关中地区民俗文化

【摘 要】 民俗是文化传承和展示民间技艺的艺术语言,经漫长时间的淬炼,与地域环境、民生相融,形成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建筑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能直接反映传统文化风貌。2016年5月,科学出版社推出李琰君教授所著的《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研究》一书,以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门、窗为研究重点,对其分类、演进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并介绍了传统民居门窗制作工艺、材料应用、图案色彩、民俗审美等信息,为读者揭示关中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的艺术价值。

【关 键 词】陕西关中;传统民居;门窗文化;思想艺术

【作者单位】降波,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民俗艺术能体现国家、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俗语“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处地域一处物”,形象地说明了地域环境与民俗文化的紧密关联。民居建筑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它的结构、材料、制作工艺、图饰等,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信息,从中能窥探到门窗文化的历史渊源、工艺美术和文化内涵。关中传统民居与当地百姓生活紧密关联,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关中传统民居的门窗文化体现了关中民俗风情,其承载着历史并融入关中文化血脉,是当地独有的人文艺术。

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4月出版的《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研究》是著名建筑專家李琰君教授撰写的一部研究古建筑学的力作。李琰君是土生土长的陕西关中人,关中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为李琰君研究乡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如今的李琰君是中国建筑学会会员、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研究上建树颇丰,在传承历史、展现民俗文化方面有突出贡献。在书中,李琰君以陕西关中传统民居门窗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众多相关资料,挖掘人文历史浸润下的关中民俗文化,通过对关中传统民居门窗结构、材料、制作工艺、图饰的介绍,让读者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魅力。关中的民俗文化经过历史积淀,铭刻于关中传统民居上世代相传,因而关中传统民居的门窗文化也就具有了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一、“门的艺术”与“艺术之门”

文化是历史的延续,更是价值观念的体现。如果将建筑比作一本书,“门”无疑是书的引言,引领我们走入建筑内部,从多角度和多维空间观察、体会建筑的内部世界。李琰君对关中传统民居“门”的观察细致入微,以大量第一手资料、实地图片来体现门的功能和艺术价值。为展现“门”的文化艺术,李琰君从门的起源谈起,从最初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具有防御功能的装置,到后来与封建礼教、社会制度、审美思想融合,体现“门”已经由单一的防御装置转变为功能与民俗文化兼顾的艺术载体。李琰君的观点为传统民居门的艺术理论提供了支撑。

关中传统民居的门窗从历史中走来,融合了当地民俗与历史记忆,从现存关中传统民居门窗的影像和实物中,读者能感受到封建社会思想中阶级观念与门的结合。例如关中传统民居中名门望族住宅的大门有伸展的屋檐、用来悬挂匾额的走马板、宽大的门框等,庄重威严,封建权贵的优越感在门的外观上展露无遗,其内涵寓意已经超越门本身的开关和防御功能。而普通百姓所处阶级层次低下,民居建筑的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与权贵住宅的门形成强烈反差。一些外来文化思想也给传统民居门窗文化带来影响。比如清末和民国时期,有些接触西方文化的人家,在门窗设计上吸纳西方建筑和装饰特色,大门采用中西合璧的形式,门楼为西洋建筑造型,门口墙上有西式风格柱头和西式装饰图案,门楼内部为中国传统木梁结构。这些形形色色的门在结构和功用上,无一不体现了当时思想文化的浸润和影响。

在《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研究》中,李琰君详细介绍了传统民居与门所设位置的关系。关中传统民居属于院落式格局,多采取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层层组织院落、向纵深发展的狭长平面布局。民居中无论大门、内门还是房门,其在功能上都体现了封建文化礼教与建筑自身属性的融合。民居中的门将民居分隔成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不同空间,把空间做了很好的分割,每个空间都有特定的功能。如内门中的二道门是关中传统民居分隔院落空间的重要元素,将宅院内部空间进一步细分,二道门之前的空间主要是房主接待外客、处理事务的场所,二道门之后则为家庭寝室、内眷住所等私密空间,外客不便进入。

二、汇聚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民居之“窗”

如果说门展现了民俗文化大气的一面,窗则展现了民俗文化内敛的一面。随着制作工艺发展及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关中传统民居的门窗在保证功能之外,加入精美的装饰点缀,从而形成极具关中地区特色的民俗文化建筑。关中传统民居的窗所蕴含的民俗文化特色,主要通过窗棂装饰图案展现。这些图案来自社会、文化、民俗、宗教等,有着一定的寓意,给朴素的窗棂赋予美感,形成关中民居窗的装饰之美。关中传统民居的窗棂纹饰图案众多,按图案结构变化可分为五种:中心式、多中心式、无中心式、交错斜棂式、文字与吉祥图案式。每种图案构成都有众多组合和装饰风格,不同组合图案构成的窗棂在民居中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如民居正房内大堂窗棂图案多以中心式结构为主,从外到内有规律地向中心聚集,寓意此地为民居的核心。庭院建筑中窗棂多以交错斜棂式结构体现动态效果,使院落屋舍在统一的造型中展现不同的个性。书房、卧室等幽静场所以无中心式窗棂造型为主,利用直棂、方格、井字纹等图案营造宁静的氛围。

除了门窗的实用功能和吉祥纹饰,李琰君在《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研究》一书中还提到了传统文化对门窗的影响。所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窗棂造型图案都能体现吉祥寓意,比如关中传统民居的“步步锦”窗棂,由内到外花团锦簇、蝶舞翻飞,寓意家业昌盛蒸蒸日上。又如“锦上添花”“福临门”等吉祥图案,在关中传统民居窗棂装饰中应用广泛。除了纹样素材,关中传统民居窗棂还采用了大量动植物、器物、人物、故事题材为装饰素材。这些素材吉祥、美观,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经过历史演变更加丰富多彩。以这些素材装饰的窗棂,或典雅古朴,或华贵富丽,或有教育后人之寓意,在彰显鲜明建筑文化特色的同时,也显示了关中传统民居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

封建礼教思想也融入了关中传统民居门窗设计的主题中。普通民居门窗大多采用直棂、直方格或斜方格为窗棂结构,很少使用纹饰。大户人家窗棂则以精美雕花点缀的葵纹和灯景纹为主,华丽精美,档次更高,体现了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地位。关中为古时秦国疆域,秦地秦人的服饰、旌旗皆崇尚黑色,这种尚黑风俗在传统民居窗的涂色上也得到体现,直到近代,关中民居的窗棂配色才出现一些变化。在古时,关中普通民居和文士宅地窗棂色彩大多数以窗棂材质本色或涂黑为主,而商贾府邸追求外观华美,因而窗棂漆红,其间的雕花也依建筑彩绘的方式着色,以显示阶级和财富地位。

三、关中门窗文化展现的建筑美学

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不同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赋予建筑民族性,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体现地域特色的灵魂。”《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研究》一书正是有地域特色灵魂的艺术美学研究著作。书中提到的关中传统民居门窗图饰造型多以传统浮雕技法精雕细琢,这些浮雕富含吉祥寓意,按题材可分为植物、动物、文字、宗教纹饰、器物、几何图纹等。隔扇门窗的裙板面积较大,故多雕刻历史典故图案和吉祥图案,适度加入彩色雕花装饰元素,使门窗图饰显得华丽大气。

关中传统民居的门窗除了美观大气,还借助建筑墙体材质形成反差或和谐的视觉效果。比如厚重的石墙反衬门窗的轻盈,墙面的简洁对应窗棂的繁复,清冷的墙体烘托窗棂的暖意,墙体的敦厚呼应窗棂的玲珑曲折等设计,无不体现艺术之美。这种反差展现了墙体与门窗的特性,使其更为和谐。关中传统民居窗棂的棂格图案主要以上下、左右、对称样式分布,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多种变化,如“龟背锦”“步步锦”“灯笼框”“拐子纹”和“菱花”等图案,它们在增添窗棂外观美感的同时,还赋予窗棂一种内涵与意境之美。关中传统民俗文化蕴含于民居门窗之中,经过历史的锤炼,与关中民居门窗融为一体,体现了一段历史时期的宗教信仰、民风民俗、审美意识和艺术观念。这种融合,实质是关中传统民俗文化与建筑美学的深度融合。

四、门窗文化的保护价值

《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研究》以翔实的资料,对关中传统民居门窗文化进行系统梳理,从历史沿革、结构、工艺、文化内涵、传承保护几方面探讨关中传统民居门窗文化。为了深入了解关中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的传承,李琰君深入当地调查传统民居遗存现状,以大量现场拍摄照片等第一手资料,向读者展示了当前传统建筑在保护上面临的诸多困境。从实例来看,很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损毁严重,如不能及时保护,用不了几年,这些代表关中地区的民俗文化遗产可能会湮灭,失去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在书中,李琰君提出了对民间文化遗存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阐述保护这些民俗文化的意义,最后用具体案例体现传承民俗对当地经济、文化生活的作用。

关中传统民居门窗作为地域民俗载体,体现了关中地区的文化特征。可以说,研究保护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就是对关中民俗文化的尊重。

李琰君的这本《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研究》以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着眼点,以民居门窗发展历史为主线,以关中地区地理环境、传统民居特征及当地民俗文化为背景,对关中地区民居门窗的结构、类型、工艺、材料运用等内容以及具有区域特色的门窗文化内涵、应用价值和审美意义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揭示了关中各个地区传统民居门窗和区域民俗文化的风格特征。

在《陜西关中地区传统民居门窗文化研究》一书中,李琰君对关中传统民居门窗文化进行了研究,充分展现了关中民俗文化的精神与实质,即经过历史洗礼独具关中特色的文化与民风。关中传统民居门窗凝聚了当地风俗、宗教、生活、家族渊源等文化信息,真实反映了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现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伴共生的人文价值,值得所有对建筑艺术感兴趣的人士品鉴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琰君,王文佳,杨豪中. 关中传统民居窗棂解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马鑫. 浅析关中传统民居建筑型制特征的形成[J]. 四川建材,2010(4).

[3]窦英杰,梁昭华. 浅析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纹样造型的表现手法[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0).

[4]郑鑫,邸芃. 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J]. 新西部, 2010(7).

[5]虞志淳,刘加平. 关中民居解析[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版),2009(5).

[6]屈张.关中民居与上海石库门的对话: 谈传统民居建筑的城市特征与借鉴[J]. 建筑创作,2008(5).

[7]和红星. 现代建筑的文艺复兴——关中民宅与西安城市设计[J]. 建筑学报, 2007(5).

猜你喜欢

窗棂关中地区民俗文化
江南窗棂文化在拼布服饰品中的运用
羽翼与转化:朱子学在关中地区的接受和传播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羊城快速通道
最特别的旅行小贴士:寻找故宫里的窗棂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飞来一只小蝴蝶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浅谈汉代关中地区主要水利工程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