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城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及价值探究

2017-04-13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桐城民俗资源

黄 莉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桐城 231403)

桐城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及价值探究

黄 莉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桐城 231403)

桐城文化以儒家学说为精神支柱,重视道德人伦,倡导忠孝节义,是优秀的地域文化,挖掘和整合丰富的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对强化基础教育改革,形成特色课程、促进个体发展、传承地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桐城文化课程资源价值探究。

一、桐城文化地方课程资源

桐城历史悠久,建置沿革多变,直到唐朝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正式命名为桐城县,千余年来,桐城逐渐成为闻名遐迩的文化名邦、人文故里。无论是文以载道、清正雅洁的桐城文派,还是黄梅飘香、桐城歌美的桐城非遗,甚至是尊德守礼、雅俗交融的桐城民俗等,异彩纷呈的桐城文化是本地域内可供开发利用的丰富课程资源。[1]

(一)山川秀美、钟灵毓秀的桐城山水。自古以来,山水与文化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安身立命于自然的胸襟中,桐城散文大家戴名世感叹道:“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且“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潆洄”[2](P280),桐城境内水域广阔,河道交织,形成了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又有嬉子湖、菜籽湖等天然湖泊,水产丰富。《康熙桐城县志》载:“滨江一带,则芦苇无际也,东西两河及江滨,鱼利甚大,而江滨之蟹与时鱼,亦称美焉。”[3](卷一)因此《桐城县志略》说:“桐城西北环山,民厚而朴,代有学者;东南滨水,民秀而文,历出闻人,风俗质素。”[4](P46)尤其是明清以来,随着人文的崛起,又留下了丰富的名人遗存,从而使这里的自然景观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耐人寻味。

譬如钟灵毓秀的龙眠山,在历史上一直是名人隐居和酣游的胜地。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明大司马孙鲁山,清文豪刘大櫆、姚鼐都曾游历此处。古往今来,众多名人在桐城大地上播洒文风诗雨,标举绝世风华,给秀美的桐城山水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桐城境内还有诸多山水名胜或历史遗存,如披雪瀑、投子山、半天山居等,无不闪耀着桐城历史文化的辉光。优越的桐城山水文化是地方可供灵活选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清正雅洁、文以载道的桐城文学。桐城设制以后,率先进入史册的为唐末诗人曹松,其次是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明嘉靖(1522)以后,桐城人文勃兴,桐城文派也因其早期重要作家皆为桐城人而得名,硕学通儒俊彩星驰,学林宦海名流辈出,“桐城三祖”、姚门四杰、曾门四弟子前仆后继,风起云涌,仅清代200多年间桐城派产生作家一千多位,作品多达上万卷,一时“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

其中,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自幼聪慧,24岁入京师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动公卿,大学士李光地赞其文章是“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刘大櫆(1698—1780),桐城派代表人物。好工文辞,以才气著称,是继方苞之后桐城派的中坚人物。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著有《海峰先生文集》10卷、《论文偶记》等书。姚鼐(1732-1815),字姬传、梦谷,人称惜抱先生,散文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论文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选编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等。

桐城派中兴代表人物曾国藩门下聚集才俊众多,最为知名的有武昌张裕钊、无锡薛福成、遵义黎庶昌以及桐城吴汝纶。时人赠以“曾门四弟子”的名号,由此可见桐城派被称为“清代第一文派”可谓名副其实。

所谓文以载道,经世治学的桐城文派当然可以生成为相关的地方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中转化为教学设计进而编写乡土教材和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

(三)守礼尚俭、风俗质素的桐城民俗。约定俗成、代代传承的桐城民俗生动的反映了桐城地方的风土人情,它是桐城文化中平和淳质、最为动人的一面。

1.物质民俗。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过程中不管重复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多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5](P400)桐城自然地理环境优越,四季分明,适宜农桑稼穑。当地盛行开秧门的习俗,春播季节由田地主人择取节日,举行开秧门仪式。祭土谷神,喝开秧酒、尝黄米饭,吃芝麻团圆,祷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仅如此,在仪式结束后,主人还会安排插秧人传唱丰富的农事歌谣,从播植唱到丰收,人们尽情歌咏劳动的感受。

2.社会民俗。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以及民间娱乐民俗等”[5](P40)。以桐城仪礼繁复的旧式丧葬为例,当人弥留之际,被扶起“穿上路衣”,家属环跪“送老”;人咽气后,焚烧纸钱与香环,讣告,设灵、守灵、吊丧;三日后择定吉时出殡、出棺、厝放,四十九天内需“荫七”,百日或周年还仿照生者用蜡纸糊成各类生活用品,焚烧供奉亡灵;逢奇数整年如三、五或七年,延请当地道士或风水先生选定坟山,择吉日安放厝葬棺椁以求入土为安。随着时代变迁,桐城旧时的丧葬礼虽由繁至简,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的态度仍值得今人珍视。

3.精神民俗。所谓精神民俗也称信仰民俗或心理民俗,包括信仰、禁忌等多方面内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桐城民间自发产生的一套独特的信仰民俗文化。

桐城境内寺庙林立,境内山水等皆有佛教文化游弋和徘徊的踪影。佛家的思想渗透于桐城人的思想与日常生活之中,邀班结伴朝九华、争吃素斋的观音会。桐城人的家中常供着如来、观音的佛像,企求菩萨保佑。桐城人相信三报三果之说,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借以劝人行善积德,惩罚一些伤风败德之行为。

桐城民间还有许多对于天、地、江河、神灵的崇拜,“素麻荤痘求康灵,求签问卜许愿声”,皆属于精神民俗的主要事项,共同体现着民间哲学、民间信仰的影响。

民俗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教化民众、规范社会成员行为方式、维系社会稳定、调节社会生活和心理的作用。桐城民俗中寄寓的儒家传统如尊师重教、重文轻利,包括朴实勤劳的世情乡风,无不对生活其间的人们产生影响。

(四)黄梅飘香、桐城歌美的桐城非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造就了享誉文坛300年的桐城派文学,还孕育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登记在册的达三十六项之多,其中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和桐城歌最为著名,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桐城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以安庆为中心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其优秀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槐荫记》《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六尺巷》《惊天一兰》等等。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作为文化艺术的瑰宝,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桐城歌是桐城人民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产物,更是桐城人民智慧的结晶。

脍炙人口、流布甚远的桐城歌题材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其主题而言,有明清时曲、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和儿歌等六大类。常见的传统曲目:灯歌(财神菩萨送宝来)、祠河连锵歌、十二月花、盘茶歌、十把扇子绣古人、小小鲤鱼、火亮虫、好大月亮好卖狗、五更鼓和哑谜歌等,一部桐城歌卷就是一部桐城社会生活史。

立足本土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如在地方学校开设桐城歌和黄梅戏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学修养外,让人们在亲近优秀地域文化中,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增强文化自信。

二、桐城文化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价值

(一)课程价值。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可供课程活动、充分发挥课程功能的一切素材。它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但只有某些资源经由合理开发、提炼、加工的与利用,才能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隐含的课程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关联的开发利用对象即教师与学生,他们自身的知识、理念、经验等都在课程具体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充分挖掘桐城文化,拓展课程资源,可以打破对传统课程的狭隘理解,让学科教学最终面向生活、走向自然、融入社会,形成开放而有生机的课程。

以笔者所在学校桐城师专为例,针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校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提出要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培育,教学中注重渗透桐城派的人文精神,提出“读桐城散文,写天下文章,成创新人才”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对桐城文化的探究能力,提升对桐城制造的审美能力,构建桐城地方特色课程。

(二)人本价值。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于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社会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终身教育”包括倡导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目的在于“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弥补学生知识结构上的偏狭,使学生体验更加精彩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6](P16)

具体说来,在整合利用桐城文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突破知识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启迪情思,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筛选开发学生智力,以学生的人格培养为目标,核心是学生的个性和意志的培养,使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自主性及主体地位得到张扬和体现。尤其是桐城文化中坚韧不拔、修己安人、仁民爱物、天人合一、淡泊名利、以和为贵、忧国忧民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都是课程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素质目标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价值。文化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从文化中探索人,从人探讨文化,是教育研究也是课程研究需要关注的思路之一。”[7](P109)

地域文化资源的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有人文的,有历史的,有德育的、有美育;有物质资源也有精神食粮;有诗词歌赋也有历史遗存,全方面、多层次的利用地域文化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域文化育人作用,培养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正确态度。另一方面,桐城文化所彰显出的作家人生主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激励桐城乃至更广泛领域人民的精神追求,桐城文化精神内涵也必然会通过有效的课程实施得以承传,只有建立在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的目的。

三、结语

桐城文化资源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有人文的,有自然的,有德育的、有美育;有物质资源也有精神食粮;有翰墨文章也有历史遗存,全方面、多层次的利用桐城文化开发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形成课程特色,传承优秀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吴功华.桐城地域文化研究[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王树民.戴名世集(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清]康熙.桐城县志卷1疆域[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徐国治.桐城县志略[M].合肥:安徽省图书馆馆藏,民国二十五年排印.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林洁敏.杭州地方文化资源在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7]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责任编辑 王占峰]

G641

A

2095-0438(2017)08-0119-03

2017-03-28

黄莉(1981-),女,安徽桐城人,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桐城文化、课程与教学论。

2015年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全媒体环境下桐城歌文献整理与利用研究”(SK2015ZD30)初期成果;安徽省质量工程教研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线上线下的融合研究”(2016jyxm1043);《大学语文》精品视频共享课(2014gxk09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桐城民俗资源
冬季民俗节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民俗中的“牛”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民俗节
安徽桐城六尺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