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清胃散治愈重舌1例

2017-04-04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血分舌根异物感

孙 波

(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中心卫生院,重庆 404005)

证治集粹

加味清胃散治愈重舌1例

孙 波

(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中心卫生院,重庆 404005)

重舌之名出自《内经》,《灵枢·终始》说:“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亦称莲花舌、雀舌、子舌、重舌痈、垫舌痈等。重舌是因心脾积热上攻,或虚火上灼舌本,热结血瘀、湿热停聚所致。以舌下肿起、色红或紫,如重生一舌,或舌下肿起,状如莲花为主要表现的舌体疾病。本病多见于西医所指舌下腺炎、舌下间隙感染等。笔者治疗重舌1例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范某,男,29岁,1999年9月25日诊。半月前天气温热,午间在烈日下劳作,进食辛辣,3天后感舌根灼热疼痛伴异物感。查体见舌根系带处长出3cm×1cm×0.3cm冠状物,无脓液。颜色比舌稍红,质地和舌相似,生长方向与舌平行,厚度比舌稍薄,感舌根热痛,异物感明显,口臭。舌红绛少许黄苔,脉洪数,自诉大便干燥难解,尿黄,微渴喜饮冷水。中医诊为重舌。证属胃火上炎,血分有热。治以清胃凉血,泻热通便。方用加味清胃散。药用黄连10g,生地15g,牡丹皮12g,升麻15g,石膏40g,当归10g,栀子10g,大黄10g(后下),玄参15g,甘草6g。3剂水煎服,1.5天1剂。嘱多喝水,清淡饮食,忌辛辣。服药第2天大便通,舌根灼热感消失、疼痛减轻。第3天异物感缓解,第6天疼痛及舌根肿消失,1周后复查舌体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未复发。

体会:青年男性,体质较好,阳气较盛。病前感受暑热,进食辛辣,属素体阳盛,感受外热,内食辛辣,致心脾火热上攻,上灼舌本,热结血瘀、湿热停聚所致。故舌下生舌,感疼痛,大便干结,尿黄,微渴喜饮冷水。治当清胃凉血,泻热通便,使热毒从气分血分而解。方中重用黄连、升麻清热解毒,生地、丹皮清热凉血,大黄、石膏泻热通便,玄参、栀子清热生津除烦,当归调和气血,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清胃凉血、泻热通便,故收效良好。

R249.7

B

1004-2814(2017)03-0300-01

2016-11-15

猜你喜欢

血分舌根异物感
咽喉异物感 试试代茶饮
浅述少阳与血分病证陈申达
试从《内经》理论探讨《金匮要略》中气分、血分、水分等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反复复发的舌根部甲状舌管囊肿诊治分析
食管胃黏膜异位与咽部异物感等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探讨
血分证探析
全舌全喉切除治疗晚期舌根癌3例
咽部异物感(附406例分析)
所谓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