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输液反应模拟情景教学在社区护理带教工作中的应用

2017-04-02张淑梅

关键词:输液情景护士

张淑梅,马 芳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西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疆 克拉玛依 833600)

静脉输液反应模拟情景教学在社区护理带教工作中的应用

张淑梅,马 芳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西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疆 克拉玛依 833600)

结合当前实际可以发现,静脉输液治疗已逐步成为临床给药、恢复患者电解质平衡等的主要方式。采用该方式给药,可使得药物作用更加迅速,可起到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但部分患者在静脉输液治疗中易出现各类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治疗。为了提高年轻护士和护生静脉输液反应应急处理能力,社区护理临床带教时采用模拟情景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静脉输液反应;模拟情景教学;社区护理带教

静脉输液反应是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时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性反应,如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空气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等。近年来,静脉输液在社区门诊的使用日渐频繁,输液引发的输液反应频频出现,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致命的危险。尤其有些年轻护士和护生,由于紧张或专业知识不扎实,在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不能及时、冷静沉着处理,延误治疗或抢救,引发医患纠纷。因此,为了提高护士静脉输液反应应急处理能力,我们借鉴使用了模拟情景教学的模式,设计了静脉输液反应情景模拟教学,带教年轻护士和护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模拟情景教学的理论依据

模拟情景教学又称仿真教学,通过模拟事情发生发展的情景和过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训练。模拟情景教学的的理论依据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发展起来的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的活动和情境互动的产物,人的学习也内在固有地依存于背景、情境之中,背景和情境有利于意义的构建并促进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传统的授课式教学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进入知识的真实应用领域,理想的的教学应是让学员在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工具的应用以及模拟问题的解决来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1]。

2 静脉输液反应模拟情景教学的设计和应用

2.1 创设情景和设计任务

提前三天介绍学生模拟情景教学过程和角色扮演情况,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观摩组,由学生自行学习静脉输液反应相关知识,告知两组需要互换角色。模拟在社区门诊输液室,一名带教老师负责操作组,由学生自行准备好相关急救药品和物品,扮演创设患者发生各种输液反应出现时的症状情景、学生做为当班护士现场的反应及处理;一名带教老师负责观摩组,组织观摩操作组在急救物品准备、输液反应症状发现判断和处理的全过程[2]。

2.2 现场分析讨论、评价和交流

模拟处置结束后,先由观摩组对操作组在物品准备、静脉输液反应症状、发现、判断和处置的全过程进行评价,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找出不足,并提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方案和方法;操作组在对自身扮演患者发生各种静脉输液反应症状和物品准备、处置等整个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反思其过程的不足和优点;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最终点评和经验介绍。并及时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者操作失误的地方,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在处理常见输液反应中的不足之处。

3 静脉输液反应模拟情景教学效果评价

3.1 加强深化了学员对静脉输液反应现场处理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

通过模拟情景的创设,让每位学生轮流扮演患者和当班护士,使他们感受患者出现静脉输液反应的症状和不适,盼望护士能给予及时准确的处理的迫切心理,以及作为当班护士处理不当带来的愧疚感和处理及时得当带来的成就感。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护士的责任,理解责任重于泰山的真正意义[3]。

3.2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员大多是灌输式被动学习,机械领会。模拟情景教学则是让学员置身于实践的情境中,学员是学习活动参与的主体,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学习、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表达和沟通,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与透彻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并及时发现自身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后期在实际临床护理中针对静脉输液反应能够更加科学、有效进行处理。

3.3 增强学员的心理素质,提升现场综合处置实践能力。

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技术比较容易记忆,可是当学生面对真实的现场环境时,往往会紧张、手忙脚乱,延误治疗。通过模拟情景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仿真现场环境的紧张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理论知识和技术进行病情判断和处理,增强其对静脉输液反应现场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现场综合处置实践能力。

3.4 有助于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

为达到全面护理的效果,在对专业操作技能进行持续完善与提升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对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子啊后期实际临床护理中,能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情景教学模式下,为学生提供了极为真实的实践平台,可帮助学生交流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模拟情景教学改变了临床护理老师以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的传统的带教模式。通过情景模拟,理论联系实际,学与用相结合,让学生在仿真情景中更加直观地进行实践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心理素质和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较快适应岗位,及时发现静脉输液反应,准确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 马金凤,刘喜文,尼春萍,画 妍,邵 佩.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理本科生社区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2,15:1430-1431.

[2] 韩 明,刘 剑.护理教学中高仿真模拟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07:71-72.

[3] 赵艳杰,刘艳辉,王景坤.静脉输液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1,09:150-15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2

A

ISSN.2096-2479.2017.01.186.02

猜你喜欢

输液情景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情景交际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楼梯间 要小心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