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

2017-04-02张燕丹

关键词:监护室几率抗生素

张燕丹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

张燕丹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209例为研究对象。总结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并对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5例,几率是11.96%。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患者疾病类型、体质、情绪等影响,而抗生素使用不当、医护人员操作缺乏规范化等因素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之一。临床护理中应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护理干预,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减少该类情况发生。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感染原因;预防护理

重症监护室负责收治病情危重、急需抢救等患者,是医院中的特殊场所。其重点在于监测和治疗患者病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1]。本文重点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旨在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20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1例,女88例;年龄19~88岁,平均年龄(45.67±5.61)岁;体重37~107 kg,平均体重(51.38±12.78)kg;年龄≥60岁63例,年龄<60岁146例;基础疾病中,脑部疾病(除颅脑外伤)68例,严重心肺疾病44例,大手术后25例,多发性创伤2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1例,重型颅脑外伤24例,其他4例。

1.2 方法

在209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筛选出院内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医护人员的知识掌握和临床工作经验,剖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科学、高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中,通过全力救治和全面的护理服务,共有189例患者救治成功,且康复出院,患者治愈率是90.43%。有24例患者病情危重转为上级医院治疗,其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是9.57%。209例患者中,有25例发生医院感染,几率是11.96%。其中,年龄为60岁及以上者17例占26.98%,年龄为60岁以下者8例占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类型为多发性创伤者8例占34.78%,多功能脏器衰竭者5例占23.81%,重型颅脑损伤者4例占16.67%,脑部疾病4例占5.88%,大手术后1例占4.00%,严重心脏疾病1例占2.27%,其他2例占50%,除其他疾病外,病情类型医院感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在15天以下9例占4.31%,在15天及以上16例占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患者死亡7例,死亡率是28%。

3 讨 论

3.1 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年龄因素:209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年龄为60岁及以上者63例,感染17例,几率为26.98%,年龄为60岁以下者146例,感染8例,几率为3.83%。可见,年龄>60岁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远高于60岁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是年龄偏大的患者身体机能有所退化,免疫力较低,易受病毒、细菌等侵害[3]。而对比不同年龄组的其他感染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忽略不计。

疾病类型因素:在感染患者中,除其他疾病外,感染最高的几种疾病类型为多发性创伤者占34.78%、多功能脏器衰竭者占23.81%和重型颅脑损伤者占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是外伤的治疗创面较大,在创伤后,未及时给予创口处理,或是消毒处理不够全面、完善,从而埋下感染的隐患。而多功能脏器衰竭患者的病程较长,抵抗力普遍低下,所以更易并发感染。

情绪因素:由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情较重,常会出现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不能较好的配合护理工作,并会影响病情康复,进而引发感染。

抗生素使用不当:研究中,抗生素使用时间在15天以下的感染几率是4.31%,在15天及以上的感染几率是7.66%。由抗生素药物因素引起的感染,主要是指抗生素使用不当(因抗生素种类选择差异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故对抗生素种类选择不做过多研究)。因为重症监护室患者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所以会提前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能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病情等情况,便会导致药物副作用。而使用的时间越长,副作用越明显,发生感染的几率便越高。

医护人员操作缺乏规范化:在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常会忽略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并未执行无菌操作,这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3.2 预防护理措施

医院方面需注重重症监护室治疗、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相关规定。并设立相关人员进行无菌操作监督,采用奖惩方式提高该项操作的科学性。护理人员应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和被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并及时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交由专业人员进行病房设施和空气微生物污染检查,对抗生素使用时间、药物类型等进行严格管理。此外,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负面情绪及时消除,提高其配合度。将外伤患者、老年患者作为感染预防的主要群体,严密观察其生命指标。

[1] 姚 莉,张素珍.重症监护室及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比较[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42(3):393-397,423.

[2] 贾 巍,梁 姣,米拉·赛尔江等.乌鲁木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6):775-777,781.

[3] 杨 静,华子瑜.NICU医院感染及其防治[J].临床儿科杂志,2014,9(9):808-81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

B

ISSN.2096-2479.2017.01.167.02

猜你喜欢

监护室几率抗生素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抗生素的故事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