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压疮风险评估不正确率的应用

2017-04-02何春欣赵丹凤李冬梅董珍艳贝志红左凝华

关键词:品管圈正确率压疮

何春欣,赵丹凤,虞 敏,李冬梅,董珍艳,曾 云,梁 丽,贝志红,左凝华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1)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压疮风险评估不正确率的应用

何春欣,赵丹凤,虞 敏,李冬梅,董珍艳,曾 云,梁 丽,贝志红,左凝华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1)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不正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不正确率为活动主题,活动前调查护士压疮评估的准确率,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经品管圈活动,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不正确率由25%降至4.84%;整体圈能力由75%上升到品管圈后的90.33%。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升了护士的压疮评估能力及综合素质。

品管圈;压疮风险;评估;不正确率

压疮是长期卧床、年老体弱、昏迷、瘫痪和危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的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1]。为了更好地做好患者的压疮预防和治疗工作,减轻患者的痛苦,正确、全面的评估尤为重要。只有评估准确,才能有效防治压疮,促进压疮愈合[2]。为此,我院2015年7月~10月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压疮风险评估的不正确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压疮风险评分达18分以下住院患者。其中活动前2015年7月10日~20日抽查患者80例为对照组;活动后2015年10月18日~28日抽查患者86例为研究组。对照组男56例,女24例;年龄31~89岁,平均年龄(59.5±29.5)岁。研究组男58例,女28例;年龄30~90岁,平均年龄(58.3±31.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活动前后,由圈员到病房要求责任护士对压疮风险评分≤18分的患者进行现场评分,由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现场进行审核复评,以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评价为金标准[3],详细记录评分结果,汇总统计品管圈前后评估不正确情况。

1.2.2 成立品管圈小组

由护理部成员及大科护长、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共9人组成品质管理小组,设定圈名为“携手圈”,选出圈长、辅导员各1名,利用头脑风暴法,选出“降低住院患者压疮评估不正确率”为本次活动主题,活动时间为2015年7月~10月。

1.2.3 活动安排

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活动计划,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开展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

1.2.4 现状调查

抽查压疮风险评分≤18分患者80例,采用Braden评分表,对每个患者从患者的感觉、潮湿、活动、运动能力、营养、摩擦/剪切力,共6个方面进行压疮危险程度评估。共评估了480项次,通过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复评审核,统计评估不正确项目120项次,压疮风险评估不正确率25%。

1.2.5 目标设定

根据计算公式目标值(改善后不正确率)=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5%-(25%×80%×75%)=10%,由此得出目标值为10%。

1.2.6 要因分析

针对活动前存在的问题,全体圈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如下。

1.2.6.1 护理人员压疮护理相关知识不足

对评估标准不熟,评估技能不足,缺乏判断高危压疮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评估不够重视,认为责任到人;护士长认为有压疮小组管理,对压疮评估管理不够重视;压疮联络员评估水平参差不齐,对科室指导不到位。

1.2.6.2 压疮记录及评估工具

入院首次压疮评估分值写在入院评估单,因未达备案分值不用启用压疮风险评估单,故住院期间不能动态体现压疮风险分值的变化;无可随身携带的评估工具卡。

1.2.6.3 风险意识薄弱,缺乏护理压疮的积极态度

部分护理人员在评估时有过度评分倾向,担心一旦发生皮肤破溃被追究责任而过度评分,或者部分护士将压疮轻度危险的患者评分>18分,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启用压疮风险评估单并每周需评估的麻烦。

1.2.7 拟定对策与实施

1.2.7.1 加强对压疮高危因素评估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由于压疮高危因素的多因性,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对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进行正确评估,护理人员一定要积累医学、护理学和临床经验,充分发挥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对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作用,在对申报的高危压疮进行核查确认是否符合的同时,对不符合项目进行床边点评指导,对评估方法和要领进行讲解;组织全院业务学习,由护理部主任及国际造口伤口治疗师进行压疮及压疮评估相关知识培训;为了提高压疮联络小组整体素质,由护理部安排小组成员脱产轮流跟班学习,再要求压疮联络员对科室护士进行个性化指导;进行三级质控检查时现场提问、指导,提问结果与该项质控检查分值挂钩。

1.2.7.2 制定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工具卡

便于护理人员随身携带,使之能便捷对患者进行评估;重新修订住院患者评估与护理计划单,要求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管患者压疮风险进行评估,并记录具体得分,避免护理人员凭主观意识判断是否有压疮风险。

2 结 果

2.1 有形成果

通过整改措施,临床科室对住院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高度重视。通过组织学习等一系列对策实施,便利抽样法选取压疮风险评分≤18分的住院患者86例,共评估516项次,统计评估不正确25项次,压疮风险评估不正确率为4.84%,较活动前25%减低20.16%,达到预期目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对全体圈员就品管手法、工作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等10项内容进行评价,每项分值为0~5分。分别统计每项内容的总分,并与改进前比较,整体圈能力由品管圈前75%上升到品管圈后的90.33%。品管圈后圈员除幸福感、积极性外的八项分值均明显高于品管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提升压疮评估正确性方面,品管圈是一种有效的、快速的品质管理方法,且品管圈使护理管理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管理转变,护士工作态度由被动变为了主动,从患者需求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护理质量[4]。品管圈活动是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同时品管圈为员工搭建了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其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特质,有利于激发护士的潜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通过降低压疮风险评估不正确率,准确的筛选出高危患者,使护理人员对高危压疮患者的皮肤情况高度重视,提前使用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发生压疮率。

通过组织全院学习了压疮风险评估、压疮形成原因及其需要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等相关知识,并对护士进行了理论考核;充分发挥造口伤口专科护士的作用,通过脱产轮班学习,提高压疮小组成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压疮小组工作效能;通过专科护士及压疮小组成员的现场指导等各种措施,有效提高全院护理人员风险评估及压疮预防及护理水平,保证患者安全。

[1] 刘红霞.建立压疮评估报告制度规范压疮管理流程[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2):221-222.

[2] 许彩云.压疮护理研究新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6):50-53.

[3] 陈 淼,谭惠仪,叶雪梅,李海燕.专科巡查提高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能力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42-445.

[4] 王 静,黄建丰,杨亚平,等.应用品管圈活动提升护士压疮评估的准确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4):55-57.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

B

ISSN.2096-2479.2017.01.160.02

猜你喜欢

品管圈正确率压疮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