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2017-04-01姚艳艳

关键词:孕产妇妇产科量表

姚艳艳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妇产科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姚艳艳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从心理护理研究的基本概念出发,对目前妇产科心理护理研究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论如下: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过程和评估手段比较简单。通过发现目前妇产科心理护理研究的不足,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评估手段,将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促进妇产科心理护理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心理护理;妇产科;研究方法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患者对科学择医、就医的认识不断提高,这促进了医疗服务机构和人员不断提高医务服务质量。但是目前在心理护理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如把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等同,造成临床护理成效不高。为了提高我国临床心理护理的总体水平,促进“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发展,准确理解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尤为重要。

研究妇产科心理护理从研究对象上细化临床心理护理,这不仅促进了临床心理护理的科学研究,同时也会进一步提高我国总体护理水平。

1 心理护理的基本概念

对心理护理的定义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一个好的定义要包含明确的目标、对象、方式、任务等基本特征。

关于心理护理的定义有三种基本观点。第一,从医疗效果角度考虑,促进康复和保持健康。心理护理作为促进康复的一种手段,目标容易实现,并且结果一般多用医学及心理指标考察,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对难以治愈的患者进行考量;第二,从心理角度考虑,通过心理技术及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促进患者成熟与发展。但这种方法超越了护士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护士职责,在操作与评估上可操作性差;第三,心理与医疗相结合的角度,护理人员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最适宜的身心状。这即涵盖了难以治愈的患者,同时通过医学和心理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容易实现结果评估。

2 妇产科心理护理研究方法

2.1 产科心理护理研究对象

多数研究以妇产科在院正常产妇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和顺产产妇没有区分,但具体二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效果,措施等是否有差异还没有相关研究。其次,妇产科中非正常患者,如流产、患有疾病等患者近年来也成为妇产科心理护理更多关注的对象,然而由于这类患者呈现的心理特征以及较大的个体差异,使得这些研究结果不具有广泛的参考、应用价值。此外,胎儿异常的孕产妇尤其需要良好的心理护理,探讨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为有效减轻孕产妇心理压力,胎儿顺利生产提供条件。最后,目前研究均以心理护理的客体为研究对象,多在探讨妇产科心理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却忽视了心理护理实施的主体,医务人员、心理工作者都可以对妇产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但医务人员与心理工作者该以怎样的合作方式才能更大发挥心理护理的作用是做好心理护理实践与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

2.2 产科心理护理研究设计的变化

总结妇产科心理护理相关文献,发现所有妇产科心理护理实验研究类文献在采用的研究设计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照组研究,设置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比较二者之间护理效果的差异;另一类是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采用干预前后的心理评估和医疗效果评估等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比较。两种研究都呈现了心理护理在妇产科医疗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但对比两种实验研究,心理干预前后测研究在医学实践中更具有生态效度。并且近年来给予心理干预前后位患者实施心理评估的比例逐年上升,标准心理测量量表在心理评估中也被广泛使用。研究常用的量表有Zung抑郁量表(SDS)、Zung焦虑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心理状态评估量表。此外,在以妇产科非正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采用如意外事件量表(IES)等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心理评估是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前提要素,因此心理评估的正确和科学使用直接影响心理护理效果。有效的心理评估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判断患者心理问题性质及其轻重程度,并指导护士选择有效的干预方法。由于护理人员的心理专业掌握程度的差异使得目前对心理评估的使用还存在一种误区,即完全依赖量表。护士还需结合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患者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估。

2.3 产科心理护理措施的变化

近年来,在有关妇产科心理护理相关研究中,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也发生质的变化。随着护理心理学的发展以及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的不断进步,心理护理措施也从仅有的情感支持扩展到专业心理咨询方法的应用。相关文献显示,近年来放松训练、音乐疗法、团体治疗、认知疗法等方法在妇产科心理护理中频发应用。此外,在一些以非正常胎儿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中,短期聚焦解决模式、身心语言程序法(NLP)等方法在心理护理中也逐渐被使用。

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法被应用到心理护理中是医学和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心理咨询与辅导在实践中不仅仅用一种方法,而是以来访者为中心,选择咨询师擅长并适合来访者的一种或多种方法。这种思路也应该应用于医学中的心理护理,根据护理人员素质,结合使用多种方法。

3 妇产科心理护理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目前妇产科心理护理研究仍然存在诸多局限,首先,研究对象仅限于孕产妇,而且正常孕产妇相关研究文献较多,而非正常胎儿孕产妇相关研究非常罕见,而实际上这类患者比较常见,而且随着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非正常胎儿逐渐增多,怎样预防以及帮助孕产妇避免因心里紧张加剧或造成非正常胎儿出现是妇产科医务人员需要努力攻克的难题。

其次,妇产科心理护理研究设计比较单一,对照组以及心理干预方法使用频繁,研究方法的借鉴及创新比较困难,这也是阻碍妇产科心理护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者们可以借鉴心理学的研究设计对妇产科心理护理的研究进行改良。

最后,妇产科心理护理效果评价维度单一,目前现有文献中主要使用两种方法评估心理护理效果,其一是医学指标,主要有日常活动功能、疼痛程度、产程与分娩情况等临床疗效指标和血压、脉搏、生化等生理指标;其二是心理指标,主要是标准心理测验、患者自评和医务人员观察等结论。近几年的研究中单独使用医学指标的研究减少,而将心理指标同临床指标和生理指标结合使用的研究增多,这样能够比较客观的活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的客观评价。

[1] 邓小梅,张静平,黄海珊.心理测验在心理护理评估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59-261.

[2] 刘迎春,孙晓红,王丽双,等.临床路径在妊娠期合并急腹症患者心理干预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363.

[3] 马 赫,徐 鑫,谢 晖,等.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护理及激素替代治疗[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115.

[4] 雷有金,杨昌媚,徐 强.分娩期心理干预对分娩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193-2195.

[5] 詹翠金.比较产科术前术后不同的心理护理特征[J].当代医学,2008,13(23):136-137.

[6] 吴 菁,刘晓红.2005-2007年我国心理护理研究的变化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73-275.

[7] 余晓燕,邵卫红,徐凌燕,等.三维筛选评估模型在胎儿异常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48-849.

[8] 徐小燕,徐凌燕,胡 引,等.聚焦解决模式在胎儿异常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54-256.

[9] 游煌兰.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术后患者镇痛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3):77-78.

[10] 黄英丽.心理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3,6(7):35-36.

[11] 朱运添,张思晴,黄粉妹.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3,9,128-130.

[12] 韩久霞.妇产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4):167-169.

[13] 钟晓如,徐巧霖.心理护理对妊娠高血压孕妇生产结局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5,35(3):338-341.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71

A【文献标识码】ISSN.2095-8803.2017.03.020.02

猜你喜欢

孕产妇妇产科量表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