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管齐下,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2017-03-24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南郭先生写作文课外阅读

双管齐下,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张艳华

古时行军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这样,只有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广泛积累,才能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要想使学生能够写出质量较高、令人满意的作文,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必须指导学生在平时做有心人,学会积累作文素材。

一、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积累素材

1.引导学生多读。作文之道,首先在多读。阅读可使人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积累语言,丰富写作资源。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出之于口,入之于心。”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里面有许多课文是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积累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通过“读”这一方式,精心指导,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借助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使他们深刻领会文章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意韵,增加学生的语感;另外,通过学生的反复阅读,也能够对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丰富词汇的同时,写出完整、优美的句子,为将来自己的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广玉兰”一课时,文中有许多优美语句,比如“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广玉兰,洁白柔嫩得像个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这些优美、形象、生动的语句只有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学生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熟记之后,一旦学生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就能够派上用场,有的学生也会自觉地进行模仿,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2.指导学生多背。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背诵”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经常要求学生背诵有质量的文章或者片断,对提高小学生的记忆力、文字理解力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背诵还可以促进和规范学生的写作。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了学生课外阅读和背诵的数量,可见从上到下都注重了学生语言方面的积累,要求能够把语言积累落到实处。而事实上,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精美的佳篇名作,优美句段,如果在平时的早读时,能够坚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诵相关的句、段、篇,长期坚持下来,学生语文的底气就比较充足,也为今后的写作积累了素材,就会改变学生原先那种“怕写作文”的现状,甚至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启发学生多想。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具有善于想象的特征,而这种年龄特征通过我们老师的引导,用于学生的写作的话,将会大幅度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比如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那我们老师就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分析课文,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当故事讲到一半或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故事的结局留给学生自主地思考,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给故事按上各种各样的结尾,再让他们把结尾续写下来,通过这种故事形式的交流与训练,既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减轻他们对作文的惧怕感,又能够达到积累的目的,这样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选材就会比较宽泛,作文的质量也会大地提高。

例如:我在上《滥竽充数》一课时,以故事的形式来讲述课文的内容,在故事结束时,留给学生一个问题:想象一下齐湣王继位后,南郭先生的命运。孩子们以高涨的热情,充分的想象构画了南郭先生的生活图景:有的说,南郭先生懂得了没有真才实学将很难立足于社会,因而真诚地拜师学习吹竽的本领……有的说,南郭先生跑到其它的小国家继续招摇撞骗,结果惹来杀身之祸……有的说,他逃回家后终日惶恐担心被抓,因而隐居山林,过起田园般的生活等。通过这种相互间的故事交流,在大大调动原先的积累和想象的同时,也进一步为想象的空间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以便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二、注重在课外生活诸方面引导积累素材

1.观察分析。我们的大自然赋予了万物以生命,其间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都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给我们,它们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从而为写作积累素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能够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积累必要的写作素材。春天,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桂花、雪松、棕榈等花木资源,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它们叶的颜色、形状,使学生对各种植物叶的特点了然于心,写作的时候就能够妙笔生花;冬天,可以组织学生观赏雪中的景物,了解雪中大自然的景物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借助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广开“材”路。社会生活犹如一个大镕炉,其中的时事、政治、新闻和学生身边发生的新鲜事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源泉。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可以经常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鼓励他们注重获取生活中的有关信息,学会自主地积累写作素材。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很好地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借助感受现实生活的机会,获取真实生动的写作素材。比如:外出观菊展、赛诗会、读书交流会等。这些活动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写作空间,积累第一手写作素材。

3.及时采撷。除了上面讲到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以外,学生的课外读物同样是取之不竭的“宝藏”,它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知识。为了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可以给学生列出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并且指导学生及时将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句、段以及相关的写作知识及时地记录到“摘抄本”上,然后做到经常翻阅,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通过这些有备的努力,使学生把“要求”转化为“习惯”,再由“习惯”转化为“自然”,到写作时,才思泉涌,一个个素材便呼之欲出,而且文章也显得题材丰富,条理清晰。

总之,学生写作的素材就在他们身边,只要我们经常性地引导他们多读、多背、多看、多想、多记、多写,写好作文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相信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养成了“广积粮”的习惯,他们定能成为写作上的王者!

猜你喜欢

南郭先生写作文课外阅读
唉,真是报应啊
唉,真是报应啊
写作文的烦恼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发财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