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017-03-24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苏教版想象力习作

浅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李银超

当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训练学生,启发想象,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展开想象,丰富写作素材;创造想象,拓展写作思路。

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想象力 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与写作的关系犹如树与根、水与源之密不可分的关系。习作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习作教学离不开创造想象力的培养,培养创造想象力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开拓写作思路。小学习作教学更是如此 。

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激发写作欲望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指出:“只有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习作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的词语。”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快感和兴致的激发剂和推动器。因此,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富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诱发写作动机。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兴趣是诱导无意识活动的最好老师,如果习作内容成为学生兴趣主体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就会转化为写作的动力。写作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渲染,学生可以从中激发情感,引起共鸣。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4《秋天的景色》时,习作前,首先播放一段录像:秋天来了,风伯伯把夏天的炎热吹走了。 田野里,稻谷成熟了,颗颗谷粒像金子一样闪着金色的光芒,风一来,整个田野成了金色的海洋。 菜园里,有农民伯伯种的小白菜、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白萝卜像一个个白胖胖的娃娃,探出小脑袋看秋天的景色……放完录像,启发学生思考:眼前的情景使你想到了什么?由于学生看录像时仿佛身临其境,原来难以下笔的抽象习作题,在脑海里构成了有声有色的立体画,顿时思维活跃,表达欲、求知欲和创造动机油然而生。

(二)诱发联想,发展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发现一种现象能“纵向连环”,立即想到与它相关,或特点相似的事物。让学生从联想生发开去,进入写作情境,产生写作欲望。例: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4《我喜欢的一幅剪纸 》,仔细观察剪纸作品,看图练习说话,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经过。与学生仔细分析每一幅图,引导看图:一位小男孩牵着两头骆驼在草地上行走,到处是鸟语花香、蝴蝶翻飞。然后诱发学生联想。想象故事:那位小男孩,家住在沙漠地带,家里缺水。他出来寻找水的,他可能……让学生从想象的故事里,感受到剪纸的独特的表现力,在民族艺术史上的意义。这样创设情境,角度新颖,易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组织活动,展开想象,丰富写作素材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总是伴随想象,有了创造的想象,才有可能有创造的行为。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一文时,克隆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如果你是一位克隆专家,你会克隆什么?为什么?请以《假如我是克隆专家》为题,写一篇作文,要展开自己的想象,你的克隆要利于人类的发展,在介绍克隆时要用上我们这课学到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由于创造性活动,小学生乐于参与,学以致用,活动中主动观察思考,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丰富而又细致的写作素材。因此,写来得心应手,使文章富有儿童情趣。

三、开辟途径,创造想象,拓展写作思路

教学中如何为学生开辟创造想象的途径,拓展写作思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读写结合,丰富联想

在阅读教学中,可让学生凭借某些比较概括的句子展开联想,把内容补充完整,进行练习。例:我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时,在学生沉浸在普罗米修斯得到火种之后的兴奋中时,教师话锋一转:“盗火的行为一旦被发现,普罗米修斯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在此基础上,师生再次走进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我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引导想象:当宙斯大发雷霆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当他经受折磨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的发挥,体会人物情感。这样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语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想,去读,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像打开的闸门,思绪万千,有形有色,写起来的文章也不显得空洞乏味。这种熔理解、想象、表达、学习、创造于一炉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更可使学生想象力展翅翱翔!

(二)观察画面,联想生活

每一幅图都是生活的缩影,想用文字来叙述清楚画面,就必须由画面引发学生捕捉生活,由生活引起对画面的联想。想象和生活的联系,就如鲜艳的花朵必须植根于泥土中一样,丰富的想象是要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教学中可让学生进行看图习作的训练,有时同一个图形可以想象出许许多多的形象来,并把图画和生活联为一体。想象力越丰富,想出的形象越多。这样的训练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出象征性含义,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还记得有位老师在上习作公开课时,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抽象图形,让学生充分想象黑板上的图形代表什么。有的说是“眼泪”,有的说是“雪花”,有的说是“冰碴”,学生捕捉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生活画面。这样,学生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而是胸有成竹,有话想讲,有事可写,有情欲抒。

(三)语言描述,唤起想象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教学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描述,并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增强学生的感受,使学生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保证想象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一文时,我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入情入境地范读、描述,使学生感受到燕子的灵巧可爱,以及如诗如画般的春日美景。学生闭上眼睛,便能展开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想象。想象是通过言语形式加以表现的,因此,言语对想象的发展关系密切。只有言语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学生的想象才能从形象提高到抽象,想象才能变得更加广阔、深刻。因此教师要重视用丰富、优美、正确、清晰、生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事物,使学生具体地感受到如何使用言语来表现想象。这对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欣赏音乐,想象意境

音乐是根据旋律、节奏强弱的变化来抒情的,音乐能反映人间的喜怒哀乐,音乐能激发人们的丰富联想,音乐能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譬如: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时,引领反复倾听名曲《二泉映月》,感受其中的丰富内涵,学习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天真烂漫的儿童富于丰富的联想,好奇心强,饶有情趣的各种音响将诱发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投人音乐的意境之中。这种训练方式有趣、高效,学生不仅乐写、善写,同时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五)虚拟故事,浮想联翩

小学生爱听故事、喜欢幻想、假设未来的情景,以此自由地驰骋在想象的天地中,充分利用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特点,研究能刺激学生想象力的习作题目,由此唤起学生的写作灵感。这种题型题材宽,什么都可以作为题材,通过合理想象,虚拟成文。既可以表达愿望、理想,也可以抒发欢乐、苦闷。例《可“吃”垃圾的机器人》《插上翅膀的汽车》《会变魔术的笔》等等,这种从多种角度想象,让学生浮想联翩,便自然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产生各种各样的思路,充分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独特性,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总而言之,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解放学生的手脚、头脑,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善于引导开发,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在习作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习作教学取得量与质的飞跃。

【1】谭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4(8)

【2】何银夫.小学作文教学与创造想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2(9)

【3】黄永英.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下,2014(10)

【4】陈景松.“想象与作文”断想三则【J】.福建教育,1999(6)

猜你喜欢

苏教版想象力习作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习作展示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