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文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永放光芒

2017-03-24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中职

让人文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永放光芒

福建省南平技师学院 黄旭丹

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处于被轻视的状态,语文教学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所学专业。然而,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在注重技能学习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本文围绕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旨在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

中职语文 人文 教学 素质

我们知道,中职学校是为培养一线的企业技能型人才服务的。对于职业学校中学习专门技能的中职生而言,语文学科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课程。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起到交流和沟通的作用,同时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从而进一步通过语文学习来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新时代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是亟待加强的问题。

一、挖掘教材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产生共鸣

在中职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去解读课本。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编排了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有我国古代圣贤们的生平事迹,也有外国科学家的探索历程……这些文章都蕴含了极其丰富的人文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这些文章内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中职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的阶段,思想比较叛逆,自我意识较强,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化,产生共鸣。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人文性,与作品进行心灵的交流,提高了整体的人文素质。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园春·长沙》时,当学生们读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不难与诗人产生思想的共鸣。作为一个年轻的政治家,能以天下为己任发出这样的疑问,从而将学生们内心当中的宏图大志想要实现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再比如,学到了李白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时,读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时,学生们自然就能理解诗人放荡不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了。这些文章,都是良好地人文素材,教师务必要带领学生慢慢解读,自信体味。

二、充分了解学生基础,切实开展人文教育

我们知道,中职生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不仅文化基础比较差,而且很多学生行为习惯也不太好。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时就需要在上课的基础上,不断为学生们普及有关人文知识。然而,当今的中职生因为初中阶段的文化课基础薄弱。他们往往会对文化课程的学习不难么感兴趣,学习起来的热情性和积极性往往也不高。对于这样的情况,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就需要不断地为学生们灌输人文性的关怀,使课堂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在一个宽松和民主的环境中,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上,强调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中职学校相比起普通中学,往往不再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更加自宽松,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为主要目标来实行。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基础较为薄弱,甚至有的学生语文水平仅停留在小学阶段。例如:在学习文言文《劝学》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读音错误,有的学生会把“中”(zhòng)读成“中”(zhōng),将“有”(yòu)读成“有”(yǒu),将“生”(xìng)读成“生”(shēng)……这是需要教师们帮助学生去纠正的。在帮助学生纠正读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而开展人文教育。这样,才能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三、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不断培养人文素质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无处不人文,帮助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一些有活力的,充满轻松和谐的授课内容。很多学生,对于书本上的课文,都感到枯燥无聊,提不起兴趣。对于教师而言,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自然可以拟补这一缺陷。例如:在教学《雪夜上梁山》这篇课文时,教师不妨用《水浒传》中的内容来举例,先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下翻拍的水浒传电视剧或是电影,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当学生们完全投入到了电影剧情中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暂停,并告诉学生们,欲知后事如何,让我们从课文中来寻找答案。再者,在学习课文《荷塘月色》之前,教师为了更好地带领学生去感受月光下荷塘边的意境,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上网查找荷塘月色相关的画面,并结合配乐朗诵制成课件,用音、画效果帮助学生欣赏散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把握全文感情基调,可以播放比较流行的歌曲《荷塘月色》,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气氛,并从优美的乐曲中感知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相比起死板地朗读课文来了解文章内容的教学方式,这种互动性,趣味性极强的教学模式先让更加受到中职学生的欢迎。

四、利用古代经典诗文,陶冶学生人文精神

中职语文教材中编排了很多古代经典的诗文,这为陶冶学生人文精神提供了素材。在中职的课本中,自然也兼顾了各类体裁,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可能会觉得这些距离实际生活过于遥远,并且学习古文知识也缺乏实用性,因此学习的热情自然也提不上来。但是,对于这些古文精选,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去学习,还要重视他们对于经典名篇的记忆和背诵。背诵这些古文诗歌,有助于学生养成民族化的文学语言风格,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和艺术素养。例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上下阕分别讲述了什么样的内容:上阕主要是讲述了古往今来长江边上诞生了多少英雄豪杰,而下阕主要讲述了周瑜在长江引导了赤壁之战,给后人带来了无限地后谈……最后,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憧憬这些英雄,并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他们一样,一展宏图,同时叹息当前自身壮志未酬的苦痛。文中最后的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看上去有些消沉,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不是失望和颓废,而是情感激越的洒酒奠江月的壮怀,是豪迈之情。读完了这些内容,学生们似乎感到自己也更加充满斗志了,这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所带来的效果。

五、把握学科育人特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最大的育人特点就是传播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是浅显易懂的。然而,有些课文内容比较深奥。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的钻研教材,用真心去发现,用真情去感染。例如: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思想提出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经典名言可作为我们今天做人的准则及修养个人道德的借鉴。而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把忧国忧民的人文精神推向了巅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这些不断求索、为国为民的精神汇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例如,在教学《谈生命》时,就让学生从课文中悟出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是怎样的?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进取的人格。在教学《大力弘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时,就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影响深远三大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中的民族文化现象。中职课本中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从而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

综合上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人文性的学习,利用所学课文上的内容,不断引导学生去挖掘其中蕴藏的人文知识。以推动以文本为主体的教学误区,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语文之美,去了解自然之美,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充满动力和热情,最终目的就是在于有帮助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

【1】苏世海.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文学教育,2015(05)

【2】陆小玲.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培养【J】.职业时空,2015(05)

【3】公维英.优化中职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J】.科技信息,2016(17)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