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之所向的风景

2017-03-24

中华民居 2017年1期
关键词:檐口山墙青砖

心之所向的风景

『千两黄金万担谷,夜夜笙歌镬耳屋』『手抓镬头耳,有得蒸来有的炒, 衣食丰足无牵挂』 ,古时,镬耳屋非寻常百姓家可以随意修建,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资格居住。

无疑,镬耳屋是一种对岁月的缅怀。这种早先由青砖、石柱、石板砌成的建筑,如今大部分藏匿在岭南的襟山带海间,固执地发散着历史深处的温暖。

“镬”,是旧时的一种大锅,而镬耳屋的山墙形状从正面看像极了锅耳,因此又分解出“锅耳屋”的别名。粤北客家等地也称之为“云墙”,抑或是“茶壶环”。

镬耳墙高擎出屋顶,弧度优美,让古朴的民居都身姿绰约起来。如若多起来,层层叠叠,影影绰绰,连绵起伏,成为岭南人心之所向的风景。

沿着历史的根系向上张望,镬耳屋被首先记载于先民的口口相传中。据说,早在明清时,早先发迹的岭南先人,纷纷回乡,兴建起毗连广袤的镬耳屋群落。正因为这种衣锦归乡的憬悟,才有了今人得以转身的回忆。当下,最早的岭南镬耳屋,便坐落在广州的小洲村。它已在当地与日月互望了五六百年。

虽然有着“镬耳”如此充满烟火气息的名字,但在充满等级和世俗的尘世里,镬耳墙那从顶端圆润滑下的弧度,一如鳌鱼翘起的嘴巴,巧妙迎合了官帽两耳的造型。于是,这山墙就被赋予了“独占鳌头”的美意,与那仕途之路上的远大前程相连。民间也演绎出一种说法:镬耳墙可以保佑子孙当官,也有着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之兆。

正因如此,镬耳屋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也非寻常百姓家可以修建的。山墙上的镬耳,建造时需要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这种处理收口的工艺,不仅难度高,而且很耗钱。砌墙的青砖也以价格较高的水磨青砖为上乘。于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种用蚝壳代替青砖建造的镬耳屋。蚝壳取自自然,价格低廉,据说用它建造的镬耳屋冬暖夏凉。

岭南印象园

猜你喜欢

檐口山墙青砖
摆线的起始
——金贝尔美术馆檐口细部分析
双曲面船形檐口折角钢构屋面施工探究
陈沛捷 庄绿妮
大悬挑屋面异形铝板幕墙施工技术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古建筑青砖墙体修复施工技术研究
烈马
任意多边形坡屋面屋脊线生成方法
青砖茶 良心做——湖南伟仁永巨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绿山墙的安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