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探讨

2017-03-14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
关键词:阵发性导联异位

孙 涛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心电图,江苏 南通 226361)

阵发性心房颤动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异位性心动过速。此类异位性心动过速的起搏点在患者的心房。研究发现,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发病时其心房可发生不规则冲动,这种不规则冲动的频率可达到350~600次/min。此病的发生可严重影响患者心脏收缩的协调性、节律性,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死亡[1]。进行心电图检查是临床上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主要手段。为了探讨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病情诊断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龄为45~68岁,平均年龄为(56.2±14.3)岁;其中,有冠心病患者22例,心肌炎患者18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龄为46~65岁,平均年龄为(55.4±12.8)岁;其中,有冠心病患者23例,心肌炎患者17例。本次研究排除存在意识障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纳入的患者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法是:使患者取仰卧位,指导其解开上衣,露出放置导联电极部位的皮肤。用浸有浓度为75%酒精的棉球擦拭患者放置电极的皮肤表面。将电极片贴在V1~V6胸导联相应的体表位置上,同时在两侧锁骨及肋弓与锁骨中线的交点处分别放置肢体导联电极I、II、III、aVL、aVR、aVF。连接好电极和12导联线,用胶布将其固定。启动心电图仪,记录在1~2min内患者的心电图。若心电信号质量良好,启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连续记录数据,数据记录的时间为24 h[2]。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法是:使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相应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后,涂上导电液体,贴上电极,打开心电图仪进行监测,并记录数据[3]。

1.3 观察指标

1)观察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准确率。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是:(1)P波消失,出现连续、规则的心房扑动波或连续、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2)心率不规则,在120~180次/min之间。(3)QRS波群与窦性心律时的QRS波群相同。2)检查结束后,为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对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满意度评分。该调查问卷中包括进行心电图检查的耗时、检查的方便程度、对检查的接受程度。该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进行心电图检查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准确率的比较

进行检查的结果显示,在观察组患者中,有40例患者被检出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该组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检出率为10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32例患者被检出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该组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检出率为80%。对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 两组患者对进行心电图检查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调查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满意度评分为(92.4±4.6)分,对照组患者对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满意度评分为(78.5±6.5)分。观察组患者对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研究发现,多数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患有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冠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研究发现,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内存在异位起搏点。这个异位起搏点若反复出现规律性的冲动,可形成心房扑动。心房内若存在多个异位起搏点,且这些异位起搏点同时出现不规则的冲动,可形成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和惊慌。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在正常时其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当患者的心脏发生器质性病变时,其心率会明显加快,使其心功能变差,其心脏的每搏输出量明显降低,进而使其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4]。根据每次发病持续的时间临床上将心房颤动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和永久性心房颤动三种类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每次发病持续的时间<7 h,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每次发病持续的时间>2 d。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律可转复为窦性心律,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律无法转复为窦性心律。

进行心电图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主要方法。心脏在进行兴奋传导的过程中可出现电位的变化。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创造性地将心脏的电活动通过仪器显示出来,通过观察患者心脏电信号的特点来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当患者的心脏出现病变时,其心脏的电活动也会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将反应在心电图上。既往的研究中指出,在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时,其心电图中没有P波,而是出现了与P波同等大小、同等间距的f波。此类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规则,当心房颤动发作时其心电图中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min。多数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中的QRS波群无异常表现[5]。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其心电图中出现单个或成对、成串房性早搏诱发心房颤动的情况。导致此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当患者的心房肌出现病理改变时,其心肌易颤期与T波顶峰的距离最近,进而形成多发性的反折,最终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可发现其心脏的特异性变化。十二导联是指在记录心电图信号时,将输入导线与电极放置在患者机体特定的测试部位、参比部位及接地部位的一种连接方式。动态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可连续记录并分析人体心脏活动的检查方法。进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可监测患者在各个时间段心电的变化情况,显示P波的最大时限和离散度,有助于医生诊断患者的病情[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准确率较高。

[1]廖丽红,黄顺红,刘甲兴,等.48 h长时程动态心电图检测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5):535-537.

[2]张传玲.安心汤对冠心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2,32(8):1059-1060.

[3]郑敏.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监测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6):131-133.

[4]杨俊,何世平,田青,等.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20(3):184-187.

[5]周瑾.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价值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0):71-72.

[6]吴清,蒙海秀,余芝娟,等.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治疗中应用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55-57.

猜你喜欢

阵发性导联异位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冷冻球囊与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