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融入

2017-03-12磊,杨

林区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学职业院校管理工作

李 磊,杨 波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湖北 十堰 442000)

积极心理学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融入

李 磊,杨 波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湖北 十堰 442000)

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各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优化劳动力技术结构、提高社会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学生管理作为职业院校一项基础性工作,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而积极心理学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积极心理学;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融入

引言

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由于职业院校生源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且存在厌学情绪,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而积极心理学强调对人积极潜能的挖掘,强调建设性力量、美德等内容,在学生内心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将其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引导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减少学生学习和工作中将要面对的困惑,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加强对积极心理学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的提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最早开始于20世纪末期。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指利用现有心理学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在实践中,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关注人类健康幸福及和谐发展。

将积极心理学融入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能够激发学生的美德与力量。从学生角度来看,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学生制定自我发展规划,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逐渐减少心理负面情绪,恢复人性的积极方面,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从教师层面来说,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工作,能够减少教师内心的困惑,处理好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具有双重意义。

第二,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通过对处于困境中个体力量的深度挖掘,发挥自身塑造能力,当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调整好自身心态,恢复自信。此外,积极心理学还能够兼顾师生、社会心理,如人种、政治及经济等因素对个体心理、情绪及创造力等方面的影响,从多个层面入手,使得个体能够在多元环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避免大环境对自我认知产生过多影响,进而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2]。

第三,学生管理不仅集中在问题预防,更多的是对学生积极方面的研究,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及行为模式,从根本上避免学生消极心理的形成。

因此,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学生管理工作中非常必要,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将积极心理学融入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二、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明确

目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为主要目标,在实践中,主要采用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过于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及困惑,教师常常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弱点及劣势作为工作切入点,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便及时伸出援手,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潜能的挖掘,导致心理健康与学生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3]。这种关注消极情绪的管理模式也会影响到学生,使其过于关注内心中的负能量,而忽略了对正能量的开发。

2.形式及内容落后

德育工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通过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发现,德育工作中多数是制定崇高目标及教师的说教,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无法为学生生活及工作提供指导[4]。甚至一些教师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当中,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落后现象,如在开展讨论、实地参观等活动时,没有融入到学生学习当中,使学生盲目接受,未能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学生管理工作依旧停留在管这一基础层面,与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相悖,学生管理效果不明显。

3.评价标准单一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职业院校领导多考虑学校未来发展及学生基本健康,更加强调“稳”。基于此,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是否遵守纪律、听话为唯一的标准,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发展不符。

三、积极心理学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融入

1.明确教育目标,营造和谐氛围

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明确这一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设置明确的教育目标。从职业院校学生素质特点来看,不能够完全照抄照搬普通高中学生管理模式,应转变管理理念,将学生从保守狭隘的个人生活空间中解放出来,帮助学生建立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网络[5]。同时避免说教单一形式的德育,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深度挖掘学生内心当中积极的、正向的心理情绪,逐渐消除学生消极心理。环境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氛围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和谐的职业品质。如建造器物环境,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校园楼宇建筑风格,将职业文化逐渐内化到学生思维当中。例如,某职业院校在正门放置“诚”字石刻及“信”字汉白玉雕景观,寓意城市信誉,同时运用银行命名楼宇,营造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使学生时刻受到诚信的积极影响。

2.丰富内容及形式,完善职业课程

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为达到教育目标,职业院校应结合学生的特点,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及建设。从积极心理学方面来说,对职业课程的完善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道德课程。将思政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当中,设置诚信理论与实践、学生学习生活指导及历史、音乐等选修课,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结合到一起。第二,拓展课程。根据专业特点,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上的培训和锻炼[6]。如对会计金融专业学生来说,日后将经常伏案工作,对颈椎及肩关节损伤较大。对此可以在课程中设置一些保健操,帮助大家缓解疲劳;或者增加篮球、足球等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实现自我突破,从而为日后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提供支持。第三,礼仪课程。礼仪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生文明修养与礼仪文化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设置会议、金融服务等诸多礼仪课程,并设置模拟场所进行实践演习,增强学生对礼仪细节的掌握。

3.优化教学评价,提供积极心理体验

为强化学生的积极体验,需要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及优秀品质。教师可以采取多元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在内心中逐渐形成积极力量,获得美好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长时间处于消极生活氛围当中,对自我形成了较为消极的认知[7]。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构建一种正能量氛围,如制定积极的规章制度、优化学生管理方式、摒弃单一评价学生的方式、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不能仅关注学习成绩,还应对学生的能力、道德等其他方面进行评价,从行动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各类学生能够对自己具有正确的认识,发现自我价值,不断进取,逐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外,还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即人际沟通、业务操作及岗位适应能力,缩短学生与岗位之间的距离。如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校园内回收废旧电池,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到养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增强学生的助人意识。

结束语

学生管理作为职业院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性工作,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消极的学生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因此,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转变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别,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针对现有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丰富教育内容及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优化教学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积极的心理感受,逐渐形成良性的心理情绪,不断提高学生管理水平,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蔡培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J].北方经贸,2013(6):215—216.

[2]齐建民.积极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8):31—33.

[3]段保才,王晋江,张颖帅,任媛.“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在校生心理干预的意义与实践[J].太原大学学报,2012(2):96—99+119.

[4]王立高.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3):145—146.

[5]蔡培培.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5(8):267—268.

[6]李平明.从心理学视角解读职业院校新进教师职业道德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15(26):73—76.

[7]马敏,李红.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长春大学学报,2015(12):67—70.

〔责任编辑:钱晓玲〕

2016-11-03

李磊(1986—),女,重庆垫江人,助教,从事学生管理研究;杨波(1984—),女,湖北鄂州人,讲师,从事学生管理研究。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2.047

G479

A

1008-6714(2017)02-0104-02

猜你喜欢

心理学职业院校管理工作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