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生口语训练的探究

2017-03-12肖轶瑾

林区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师范生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肖轶瑾

(韩山师范学院 潮州师范分院,广东 潮州 521000)

师范生口语训练的探究

肖轶瑾

(韩山师范学院 潮州师范分院,广东 潮州 521000)

师范生的口语水平直接影响着其未来学生的口语水平。在师范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分析师范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寻找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师范生;口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说话是一门艺术,语言表达是社会生活对学生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要求。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口语,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师范生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提高语文师范生的口语水平,对于提高全民语言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一、口语运用重视不够的原因

1.传统观念的影响

生活中常常听到“酒香不怕巷子深”“沉默是金”等俗语,无不在提示人们要重视自己的修养,暗示人们不要随意表达自己的心声,尽量少说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不主张抛头露面,主张人要有自己的内在修养,为人处事要谦恭谨慎、有礼有节。传统文化中固然有好的一面,让人们能够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注意自己的修身养性。但在这样的意识中,人们为人做事常常蹑手蹑脚,说话前后反复思量,行事小心谨慎,说话时担心言多必失,从而造成了人们缺少表达,在需要表达时不知道如何表达。

2.学校口语开发的欠缺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同别人进行表达、沟通的能力,敢于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新课标明确了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往往处于无序状态。学生成长过程中缺乏对表达的引导,导致学生在进行表达时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会造成学生缺乏自信心,难以同别人相处,不能及时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思维和表达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学校教育常常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教师成了主角,学生语言天赋、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处于压抑状态, 缺乏进行表达的环境,造成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无法有效地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二、师范教育锤炼口语能力的紧迫性

师范教育是培养我国教师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专业化、开放化、高层次化,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越来越科学。虽然师范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低下、语焉不详、不敢表达等现象。教师教学时需要正确表述自己所讲授内容,口语能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需要针对师范生的特点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措施,没有具体的活动步骤,缺少情景教学,这就造成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满腹经纶”却表达无力。这种重文轻语的环境,使学生长期处于文化学习和知识灌输的状态中,缺少在公开场合进行语言表达的机会。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语言表达训练,进行表达时常常不分场合、不分环境、不看表达对象,说话内容干瘪,表达苍白无力。

三、提升口语艺术的培训方略

1.正确的导向

口语表达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我国对教师口语一直十分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并编著了多种口语训练教材,完善了口语训练的理论,并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绝无例外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优秀的教师都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师范生在进行实践和理论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重视对口语艺术的锤炼。

2.语言开发应“从娃娃抓起”

儿童有较强的语言学习能力,语言习得是积极主动的行为,人类先天具有语言能力。从儿童的成长经历来看,父母为孩子提供的语言成长环境,激发了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儿童有着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在真实的情境中,可以快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例如,母亲把孩子喜爱的玩具给另一个儿童了,孩子说出“我的心在滴血”。虽然孩子不能正确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但在说话过程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因此,语言表达应重视从小培养,充分开发和利用儿童的口语天赋。

3.构建语言表达技能培训模式

口语表达的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各种综合技能,在对师范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遵循科学规律,通过规范的方法进行锻炼。

方法一:课内外综合训练

通过开展课内、课外实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内实训包括普通话技能、一般口语技能、思维应变能力技能,主要在语音、语速、口语表达的自然、说话艺术、自信心上进行提高。课外实训主要通过基础训练和综合训练完成,开展社团活动、日常交流训练、模拟采访、演讲比赛、模拟辩论、模拟教学等形式进行。

通过开展课内外语言训练,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师范生的口语能力。课外实训从横向上能够发现不同的循环节,并可以控制难易度。从纵向上可以将各种技能进行交叉联系,形成完整的体系。

方法二:快速改变语言面貌,精选训练法

由于师范生的口语水平参差不齐,对师范生进行口语训练时,不能“一刀切”,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短期训练,快速提高语言水平。

(1)朗读法

朗读法能够快速积累大量词汇,并能够熟悉语言规律,增强对语言逻辑的感知。朗读也是“说”的基础,通过朗读训练,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时口齿伶俐、表达清晰,能够灵活自如地表达。

(2)速度法

速度法能够锻炼语言发音,通过对优美文段的不同速度朗读、停顿、吐字进行练习,能够提高发音效果,说起话来字正腔圆,在朗读过程中“快而不乱”。

(3)背诵法

背诵能够增强记忆力,还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才能在表达时胸有成竹,表达起来滔滔不绝。“诵”要求对文章内容声情并茂地进行表达,能够培养语言表达技巧。

(4)复述法

复述法需要对所要表述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提炼,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的说话技巧能够增强语言的说服力,是语言表达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5)模仿法

通过对节目主持人或者播音员的发音、动作、神态进行模仿,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形成自己的个性魅力。

(6)练声法

饱满、浑厚、悦耳的声音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练声法在进行练习时需要先练气,再练声,最后练吐字。通过练声法练习,能够做到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在进行语言表达时更有感染性。

此外,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还可以通过话题讨论、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通过对语言的重复练习,学习各种语言表达的技巧,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说话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师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语言的表达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与人沟通、融入社会生活的基本本领。有效地语言表达,能够增强语言说服力,凸显个性,增加个人魅力,增加个人走向成功的机会。

师范生担负着国家教育的重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师范生应重视个人修养,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经常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积极学习语言表达技巧,形成个人魅力。语文教学是提高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师范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赵卫.师范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德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4(1):8—10.

[2]谭静,覃永县.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以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方向)本科专业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12(3):94—98.

[3]孟建安.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口语交际课程体系建构的重要内涵[J].肇庆学院学报,2012(6):93—97.

[4]阳萍.重新建构“生态语文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79—183.

[5]肖亚丽,关玲.师范院校“教师口语”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对接研究[J].高教论坛,2009(1):40—42.

[6]吴兆兰.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状况的考察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7]任丽婵.教师教育改革——“顶岗支教实习”模式[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09.

[8]周洁.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课堂教学语言技能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钱晓玲〕

2016-12-06

肖轶瑾(1983—),女,广东普宁人,助讲,从事中文教学研究。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2.014

G652

A

1008-6714(2017)02-0032-02

猜你喜欢

师范生表达能力语言表达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