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

2017-03-12陈珊怡

林区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民族

陈珊怡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教研部,福州 350008)

关于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

陈珊怡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教研部,福州 350008)

文化自信可以体现为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内容、形式、意义、发展的认同和肯定,是对本民族文化表现出的一种自信。文化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增强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对于应对文明冲突、实现中国梦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作用。增强文化自信,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始终不动摇,也要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布局出发,多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意义和作用。

一、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著名人类学家蓝德曼提出,文化具有强大的创造能力,其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文化,是当我们身在其中的时候,往往感受不到其存在,只有在与其它文化形成冲突时,才能懂得我们的言行都被文化着。文化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摸不到、碰不着,但却能无时无刻、随时随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

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是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他指出,我们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同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更要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展示自己,并吸收借鉴他人优秀成果,促进自身不断发展。人们只有做到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才能对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表现出毫不动摇的坚定信心,没有文化自觉为基础,文化自信无从谈起。文化自信可以说是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内容、形式、意义和发展的认同及肯定,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世界文化潮流相互交融和碰撞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展现出对自身文化发展潜力信心的坚定不移、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要了解文化自信、建立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就是要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架,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应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息息相关,坚定不移地相信在历经世界不同文化的冲击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依然能够屹立不倒、灿烂开放、永不落败。

二、文化自信的现代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全球化也成为大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既应把握世界发展潮流带来的机遇,也要正视面临的挑战。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在世界上享有话语权,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是应对文明冲突的心理支撑

历史停不下前进的脚步,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以及互相冲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将毫无保留地展示在世界各国面前,接受人类文明的审视,同时,也必将遭遇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有些是人类文明成果、有些是腐朽思想,精华值得借鉴和学习,对于糟粕必须坚决抵制。但在西方思想冲击中华文明时,有些人往往一叶障目,只看到外来文化的长处,对它们的腐朽思想却视而不见,反过来质疑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合理性,拿中国文化中的不足与外国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相比较,面对中西方的文化冲突与发展不能坚持一分为二、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加强文化自信势在必行,它是我们在面对发生冲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象时的心理支撑。

2.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怀揣着富强的梦想,特别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受尽屈辱,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战争多么残酷,中国人民一直努力积极寻找出路,从没有放弃过走向民族独立、国家繁荣富强的梦想,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找到了希望之路,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后,我们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归结为“两个百年目标”,归结为“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有历史的根源,更有现实的依据。如今我们的国家摆脱了过去的落后局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这些现实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我们很近了。在即将实现我们伟大梦想的时刻,经济、政治的发展固然能促进国家繁荣昌盛和社会和谐发展,但文化的发展也已经成为我们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力、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因此,文化自信对于文化发展、国家发展、“中国梦”的实现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三、增强文化自信的对策

在世界经济文化相互交融、接受外来民族的文化碰撞时期,人们往往只看到西方文化的长处,忽略其腐朽思想的侵蚀,迷失在西方文化的潮流中,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因此,积极探讨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尤为重要。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本质体现和根本要求。鸦片战争后,中国充斥着各种思想但都成为过去,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找到出路,选择马克思主义绝非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既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不断探索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中国文化,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发展理论,也创造了蕴含中国经济、政治、社会乃至时代特质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开创和发展的,增强文化自信无疑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论述和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他告诫全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1]“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这些都坚定地向我们传达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根本,是巩固政党、发展国家的根本思想,是我们应该坚持并且始终坚持的、不断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法宝。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之根本、理论之源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这是事关文化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2.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历经了五千年的沧桑和岁月,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饱含中华民族的鲜明特质,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和沉淀,发展成为今天享誉世界的民族特色优秀文化,是我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鲜明标志,是中华儿女昂首面对世界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它随时随地以特殊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根据、奠定了现实基础。我们有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文化自信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展精髓,培育文化自信的肥沃土壤。

继承传统文化不能盲目,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批判继承原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汲取精华部分为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所用。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保持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其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保护本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我国在立法方面十分薄弱,必须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再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应该以开放的姿态迎接、融入到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中,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

文化自信,是我们近些年来不断强调的,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显得不够自信。因此,我们更应积极探索中华文化的内涵,感受魅力,理解文化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5][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8]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4):21—24.

〔责任编辑:李海波〕

2016-12-01

陈珊怡(1986—),女,福建三明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哲学教学研究。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2.011

G120

A

1008-6714(2017)02-0026-02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民族
我们的民族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多元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