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探究
——以理工科院校为例

2017-03-11

文化学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理工科中华院校

庞 丹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文化与教育】

高校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探究
——以理工科院校为例

庞 丹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当代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理工科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摇篮,其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素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阐述其重要的当代价值,进而探讨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相应对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对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1]历史所积淀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沉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修养等内容,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现代社会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其中多次提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如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已有研究概述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相关研究始终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术界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现实社会中,如前所述,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更是前所未有,这更加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当代价值。而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国外学者论及不多,因此这里重点综述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我国学者已从不同方面加以阐述,最早可追溯到1993年的《毛泽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和发挥》一文,此后,学者们结合各自具体研究领域及现实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涉及的主要论题有:1)从文化角度切入,论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耻感文化、廉政文化、心文化、“和”文化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问题;2)从具体思想角度切入,阐述和合思想、诚信思想、“以人为本”“整体精神”“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对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3)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一经典著作中选取某些思想,如《论语》中的义利观等研究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综观上述研究,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成果逐渐呈现专题化、系统化,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然而,就目前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就研究的广度而言,研究者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时,更多的是将目光泛泛地集中在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较少具体有针对性地涉及对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实现途径的论述。理工科高校是未来工程师的摇篮,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工程技术专家的重要后备力量,要让他们在未来的工程建设活动中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自觉担负起工程师所应有的责任,那么在他们求学阶段开展职业伦理道德教育;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的强盛,都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而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探索这种价值的实现途径极为必要。

(二)就研究的深度而言,即使目前为止也有学者把目光投向中华传统文化与理工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但是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还显薄弱,不仅研究成果数量较少,而且缺少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并未深入论及其与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职业伦理道德教育的关系及提升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的路径。

三、理工科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的相应对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具体举措如下:

第一,应与时俱进,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我们当今时代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时期,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而是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不断完善和丰富,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第二,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在授课过程中介绍和宣传一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在授课之余,可以定期举办诸如以《论语》《道德经》等为专题的讲座,对大学生进行更直接、更迅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弥补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不足。

第三,要注重实效性,创新教育方式与方法。目前理工科院校应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针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与方法,科学地设计相关的教育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责任编辑:王崇】

G641

A

1673-7725(2017)09-0139-02

2017-07-12

本文系2016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6BZX009)、2017年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SDSZ-2017-033)、2015年度沈阳理工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5-49)阶段性成果。

庞丹(1976-),女,辽宁抚顺人,哲学博士后,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理工科中华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