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式教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研究

2017-03-11王晓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体验式价值观特色

王晓伟

(北华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基于体验式教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研究

王晓伟

(北华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生活化、情景化和个性化,让大学生在体验式的教育中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利用“手因效应”、尊重学生主体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利用认同效应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实践证明,体验式教育是一种能有效提升教育效果的教育方式,主题性、情感性和生活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就基于体验式教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简析

1.1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内涵丰富,其中所蕴含的理论价值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人类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社会平等”等论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人类、什么样的社会重大课题。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实践中,马克思列宁主义被证明具有生命力,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思想财富。

1.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马克思中国化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我国革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走什么道路、举什么旗帜的重大作用,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宝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旗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理论依据。

1.3 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以兼收并蓄、崇德尚礼为主要特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比如“和”“仁”等古代价值标准,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渊源。

1.4 西方思想体系中的精华

西方世界在实践中所流传下来的思想和价值体系,也有不少是优秀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应用。比如自由、平等、人权等这些普世的价值理念,也是人类的普遍追求,值得我们加以甄别借鉴。采用批判性的眼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2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已进入成熟关键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新时代的大学生知识水平高、见识广、民主意识强,这无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独特性。

2.1 从众心理

新环境、新同学、新课程、新挑战,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充满新鲜感和挑战性,但同时也容易产生不适感、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便会容易出现“断乳期”的从众心理。比如他们情绪波动、毅力不够等,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处于心智上升期,可塑性较强,易于价值观教育。因此也是引导他们认同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时期。

2.2 逆反心理

大学生心智相对成熟,但还在“叛逆期”内,逆反心理经常可看到:遇事偏激、自我意识强,对说教式教学、被监督和被监管特别逆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逆反心理也是大学生要求实现自我的表现。所以,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需采用体验式教育,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2.3 矛盾心理

大学生仍处于身心的“成长期”,面对外面的世界,各种世相,极容易产生困惑的矛盾心理。祖国日渐强大,他们感同身受,倍感自豪,但同时又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感到迷茫,困惑不安;社会上各种思潮冲击着他们,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等思想彼此交织,需要他们面对。这是他们所需要面临的复杂成长和学习环境。所以,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是体验式的,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

3 体验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构建策略

体验式教育,其内在要求尊重学生需求,在教育方式上要求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这也是国外经实践证明了的。本文认为可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来灵活运用体验式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充分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学生实际,利用“首因效应”

对于尚且处于“断乳期”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由于他们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可充分利用“首因效应”倡导其思维方式转变。在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即可利用“首因效应”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同时,也充分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大学生“身边人和事”为切入点,努力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3.2 尊重学生主体需求,充分利用“强化效应”提高教育效果

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意识、自我意识均较强,也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也是自我创新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可充分利用“强化效应”对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规划教育目标和方式上,注重学生主体需求和个体差异,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使他们在体验式教育过程中作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3 充分利用“认同效应”来发挥体验式教育的情感优势

世界纷繁复杂,社会思想多元,学生很容易产生“矛盾心理”,所以需要充分利用“认同效应”来充分发挥体验式教育的情感优势,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效。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大学生情感变化,利用“认同效应”积极引导学生消解,进而重构核心价值观,也防范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教育中尤其要关注学生的负面情感和情绪,使他们在情感的冲突和矛盾中实现“顿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之美、之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4 结语

大学生处于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塑造其价值观,要结合其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和需求。本文认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可通过充分利用“首因效应”、“认同效应”和“强化效应”等来进行体验式教育,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1]易申学.体验式教育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策略分析[J].马克思主义(传承),2014,23(3):110-113.

[2]杨琴,吴启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探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4,33(21):213-214.

[3]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丽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5]王前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人本主题及发展路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6,21(8):12-14.

G43

A

2096-4110(2017)03(b)-0003-02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基于体验式教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36号

猜你喜欢

体验式价值观特色
我的价值观
特色种植促增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