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指导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

2017-03-03刘凤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循证溶栓心肌梗死

刘凤娟

循证护理指导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

刘凤娟

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指导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62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的3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效果显著的临床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循证护理;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临床多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特殊护理[1]。本次研究以本院2015年2~11月收治的62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11月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入院诊断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标准。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8.8±5.0)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7.8±4.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严密监视患者的脉搏、心率等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患者有异常反应,应迅速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稳定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心理、饮食、排便等进行护理。

1.2.2 观察组 给予循证护理。首先建立循证小组,了解循证护理原则,并提出循证护理问题,包括患者的休息时间、心理问题、饮食问题以及疼痛、溶栓等方面。根据循证护理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的经验,找出具体的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办法。并对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总结:①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并保持患者的心情舒畅。多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调节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增强患者的信心与勇气。②镇痛护理:为了预防心率增加等情况,可对患者进行及时吸氧及镇痛护理,以免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根据医嘱对患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缓解疼痛状况,如果疼痛依然严重需通知医生,并根据医嘱进行皮下注射吗啡镇痛[2-4]。③休息护理:第1周,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如果患者需要活动,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活动量可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而适当增加。但是,对于高年龄且情况严重的患者,应绝对休息。第2周,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量,可在床上坐起。第3周,可适当在床边或室内进行简单活动,患者可进行自我护理。第4周,患者可以进行近距离的活动,对于年龄较高且病情严重的患者,应适当延长休息的时间。④饮食护理:起初患者要进流食,坚持少食多餐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可过渡到半流食。食物应以高热量、高纤维的食物为主,减少患者的脂肪摄入量。同时,禁止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⑤溶栓护理:越早对患者进行溶栓,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也就越明显。溶栓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神志状态、胸痛、生命体征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5]进行密切的监测和观察,如无异常,表明溶栓成功。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疼痛、头晕、肢体麻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6]:痊愈:无痛感、胃肠以及心脏功能完全恢复、无心律失常;好转:胃肠以及心脏功能基本恢复,有轻微痛感、无心律失常;无效:出现心律失常、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疼痛2例、头晕1例、肢体麻木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8%;对照组发生疼痛4例、头晕4例、肢体麻木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无效2例、好转9例、痊愈21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无效9例、好转7例、痊愈14例,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n(%)]

3 讨论

循证护理包含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溶栓以及镇痛护理等内容,内容全面周到,可以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7-11]。

本次研究中,对32例患者进行了循证护理指导,结果显示:无效2例、好转9例、痊愈21例,总有效率为93.75%;发生疼痛2例、头晕1例、肢体麻木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8%。而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的护理结果显示:无效9例、好转7例、痊愈14例,总有效率为70.00%;发生疼痛4例、头晕4例、肢体麻木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可以看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循证护理指导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积极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当中具有并发症少、护理效果好的特点,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临床护理方式,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12-14]。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此为指导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是一种效果显著的临床护理方式。

[1]邓小琴.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02-103.

[2]范萍,冯娟,代月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4):45-46.

[3]何美花,谭玉姣.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02-103.

[4]胡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49.

[5]王慧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0):30-31.

[6]孙茂莲.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A):197-198.

[7]朱小翠.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42-43.

[8]胡芳.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4,9(17):209-210.

[9]王改红,赵肖娜,王茹花.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病人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9,23(35):3238-3239.

[10]吴梅霞.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28-29.

[11]杨红秀,宋小琴.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海南医学,2009,20(s1):247-249.

[12]于波.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工程,2013(5):143.

[13]肖学琴.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治疗中的护理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233-235.

[14]唐金凤,刘立淮,席晓红.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4):25-26.

Nursing effec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guided by evidence-based nursing

LIU Feng-jua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Liaoning Province Tieling City Xifeng Coun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Tieling 112499,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research nursing effec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guided by evidence-based nursing.MethodsA total of 62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3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3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vidence-based nursing,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Comparison were made on nursing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9.38% than 3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3.75% than 70.00%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Evidence-based nursing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increasing curative effect and decreasing complication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This is a clinical nursing method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and worth promot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Guid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Nursing effec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1.081

2016-10-21]

112499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第一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循证溶栓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