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R、CT诊断中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特征对比分析

2017-03-03曾卫东李希波卢劲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

曾卫东 李希波 卢劲松

DR、CT诊断中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特征对比分析

曾卫东 李希波 卢劲松

目的对比分析数字化X线摄线系统(DR)、CT诊断中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84例中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均实施DR检查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CT临床检出率为59.52%,高于DR的39.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4例患者漏诊3例(3.57%),误诊31例(36.90%)。结论DR、CT在中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诊断中均有一定应用价值,但CT的诊断价值更高,临床诊断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查方式。

数字化X线摄线系统;CT;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患者多存在典型的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率较高,但近几年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增加,不典型肺结核发生率也持续上升,影像学表现呈多样化,诊断难度较大[1-4]。本文对84例中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DR检查及CT检查,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本院诊治的84例中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本次研究的部分患者可见咳嗽咳痰、发热、咯血、呼吸困难、胸痛、气促、乏力、盗汗等症状,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其中男54例,女30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2.15±5.62)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1.89±0.85)年。入选标准[2]:①患者接受2次痰涂片,2次痰涂片找抗酸染色阳性;②患者均经肺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有肉芽肿性炎伴坏死,并且抗酸染色阳性;③接受抗结核治疗后,可见明显效果,肺部阴影吸收;④均接受CT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为不典型症状患者。患者同时具有上述①、②、④或②③④者可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①DR检查。本次检查所有的X线机选择GE Definium 600 DR机,常用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320 mA,自动调节时间,其他参数设置为120~130 kV、320 mA、0.6~0.8 mAs,摄影距离保持在180cm,并在患者后前位及侧位进行检查。②CT检查。选择德国西门子spriti螺旋CT进行检查,螺距为1.75∶1,管电压为120 kV,自动电流为200 mA,时间为0.8 s。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膈面,进行连续扫描,扫描过程中病灶区域需要加扫1~2 mm[5],或进行高分辨重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CT增强扫描,碘海醇为造影剂,剂量为100 ml,注射速度为3 ml/s。对患者DR影像学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临床检出率对比 CT临床检出率为59.52%,高于DR的39.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84例患者两种检查方法临床检出率对比(n,%)

2.2 本次检查漏诊、误诊情况分析 本次研究的84例患者出现漏诊患者3例,漏诊率为3.57%(3/84),误诊31例,误诊率为36.90%(31/84)。其中被误诊为肺癌患者20例,所占比例为64.52%(20/31);误诊为肺脓肿患者3例,所占比例为9.68%(3/31);误诊为肺炎患者6例,所占比例为19.35%(6/31);误诊为炎症甲瘤患者1例,所占比例为3.23%(1/31);误诊为转移瘤患者1例,所占比例为3.23%(1/31)。

3 讨论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且近年来也已经成为了全球27个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严重国家之一,由此可见深入研究结核病的诊治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6-8]。肺结核患者多可见典型的临床症状及CT影像学特征,患者结核病灶主要出现在两肺上叶肺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常见小结节状、索条状及斑片状等形态,且患者伴有纵膈内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症状,增强扫描时,病灶强化不明显;患者接受胸部CT检查,结果可见渗出、干酪样坏死、增殖及卫星灶等影像学表现。

近几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典型结核病患者日益增多,其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及发病部位与临床常见的典型肺结核患者不同,其影像学越来越多样化,部分患者可无任何肺结核症状,其病灶可见楔形及球形形态,常被临床误诊为周围型肺癌患者,不利于患者正确治疗方案的制定,加重其疾病痛苦及经济负担,影响其疾病康复,也易引起医患矛盾,不利于医患关系的缓和;不典型肺结核病灶部位及好发部位因无明显规律,因此难以对其常见发病部位进行确定[9-12]。

DR及CT均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DR属于现代医学X射线新型成像技术,可直接采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进行检查,具有影像清晰度高、成像速度快、层次丰富且全面显示病灶的优势,避免了以往成像模糊及图像分辨率的不足,图像分辨率明显提高,且经济性较好[4,13]。与DR检查相比,CT 检查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主要是可以直接将横扫面的变化显示出来,更加直观的观察患者病灶,图像清晰度也更高。胸部CT可将患者肺段、肺叶支气管狭窄及管壁增厚情况清楚的显示出来,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CT技术在显示患者结核性支气管扩张、隐蔽重叠部位的结核灶等方面效果更高,可作为DR检查的补充技术[5,14];除此之外,CT密度均匀或环状增强,在提高淋巴结结核诊断方面价值显著。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特征:①可见大片实变影。患者接受X线检查,结果可见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且密度不均,主型为大叶实变。CT检查可见大片实变影,周围有渗出样改变,还可见结节、小斑片及条索影。②支气管肺炎型。患者接受X线检查结果可见沿肺纹理分布的结节状或小斑片状影。CT检查可见沿支气管树分布的结节粟粒状及斑片状影。③类圆形或团块影。患者接受X线检查,结果可见团块样病变,并且边缘模糊。接受CT平扫可见肿块边缘不规则,周围有纤维索条样影像,中央低密度影,钙化,病灶周围可见炎性改变。④支气管内膜结核。CT检查结果可见支气管关闭增厚,管腔内存在结节影,管腔呈不规则狭窄状态。

本次研究中,CT临床检出率为59.52%,高于DR的39.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4例患者出现漏诊患者3例,漏诊率为3.57%(3/84),误诊31例,误诊率为36.90%(31/84)。其中被误诊为肺癌患者20例,所占比例为64.52%(20/31);误诊为肺脓肿患者3例,所占比例为9.68%(3/31);误诊为肺炎患者6例,所占比例为19.35%(6/31);误诊为炎症甲瘤患者1例,所占比例为3.23%(1/31);误诊为转移瘤患者1例,所占比例为3.23%(1/31)。出现漏误诊情况可能是因为患者原有肺部疾病将结核症状掩盖,并且中老年人群免疫力下降,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反应也明显下降,因此临床需要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集体阅片的方式提高检出率。

综上所述,CT在中老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更高,但也有较高的误诊率,需要将患者临床症状及多种影像学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给出正确的判断,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1]张海燕,李锋.肺结核不典型CT表现及误诊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6):98-99.

[2]裴宁,盖亚茹.老年肺结核48例影像学特征分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7):591-594.

[3]张晓萍,马红霞,程小飞,等.涂阴老年不典型肺结核的多种CT影像表现.临床肺科杂志,2015,20(8):1484-1486.

[4]阳昱恒,薛阳,孙志强,等.中老年人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附30例误诊分析).临床军医杂志,2013,41(7):730-732.

[5]郭周中,刘特,杨正军,等.不典型肺结核的DR及CT诊断价值分析.当代医学,2014(10):42-43.

[6]周毅.不典型肺结核的 DR 及 CT 诊断价值对比评价.吉林医学,2016(1):162-163.

[7]朱守敬.老年肺结核不典型X线CT影像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3(3):150-151.

[8]周敬林.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中国医学工程,2016(8):100-101.

[9]农村立,龙腾河.肺结核不典型X线平片及CT表现误诊分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31(4):604-605.

[10]杨文军.肺结核不典型X线、CT影像学表现及误诊、漏诊原因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2):11-12.

[11]赵林,孙志强,陈友三,等.中老年人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附30例误诊分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1:730-732.

[12]郭龙春,代晓峰,张洲,等.非典型性老年人肺结核X线、CT诊断与病理分析.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1):91-92.

[13]王永方.DR、CT、常规X线诊断肺结核的比较分析.内蒙古中医药,2008(14):51-52.

[14]黎惠如,刘文.多层螺旋CT对DR胸片显示孤立病灶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中国防痨杂志,2011,33(8):505-508.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features of middle and elderly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 by DR and CT diagnosis

ZENG Wei-dong,LI Xi-bo,LU Jin-so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Dongguan City Mayong Hospital,Dongguan 523134,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and analyze imaging feature of middle and elderly 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iagnosed by digital X-ray line system(DR) and CT.MethodsA total of 84 middle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all received DR and CT detection.Relevance rate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inspection method.ResultsCT had higher clinical relevance rate as 59.52% than 39.29% in CT,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re were 3 missed diagnosis cases(3.57%) among 84 cases and 31 misdiagnosis cases(36.90%).ConclusionDR and CT have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in diagnosis of 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 for middle and elderly patients,but CT has higher diagnostic value.Appropriate inspection method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of patients in clinical diagnosis.

Digital X-ray line system; CT; 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maging features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1.031

2016-11-25]

523134 东莞市麻涌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典型肺结核影像学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个性化护理应用在肺结核咯血护理中的价值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典型催开百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