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研究

2017-03-03刘丹周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过滤器白细胞体温

刘丹 周婷

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研究

刘丹 周婷

目的研究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0例输血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以2015年1月为划分点,此前入院的纳入对照组(给予未过滤白细胞的血浆),此后入院的纳入研究组(给予过滤白细胞的血浆),各11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反应。结果研究组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发生率为8.18%,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研究组的体温升高幅度为(0.43±0.04)℃,低于对照组的(1.36±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蛋白(TP)、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Ⅴ活性(FⅤ:C)及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9、9.535、9.381、3.817、8.040,P<0.05)。结论白细胞过滤避免了输血反应的出现,提高了输血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推广。

白细胞;过滤;输血反应;临床意义

临床上输血治疗的应用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其属于代偿性、支持性治疗方法,经实践证实,如果患者机体内输入异体血液,则可能出现相应抗体,诱发输血不良反应。经调查[1-3]发现,输液反应中最为常见的便是FNHTR,其发生率在30%左右,患者临床表现以体温升高,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寒战、发热等症状。为了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几率,提高输血治疗效果,本文采取了白细胞过滤方法,与未过滤组进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沈阳某医院收治的220例输血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以2015年1月为划分点,此前入院的纳入对照组,此后入院的纳入研究组,各110例。对照组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46.7±8.8)岁;疾病类型:肾病40例、血液病29例、消化系统疾病21例、呼吸系统疾病20例。研究组中男60例,女5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46.5±8.6)岁;疾病类型:肾病38例、血液病30例、消化系统疾病23例、呼吸系统疾病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未过滤白细胞的血浆。使用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普通一次性输血器,直接输注血站供给的全血。

1.2.2 研究组 给予过滤白细胞的血浆。利用上海赫而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白细胞过滤器,对血站提供的全血进行白细胞过滤,此后再输注。

1.3 观察指标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对比两组TP、PT、FIB、FⅤ:C、FⅧ:C,观察FNHTR发生率、输血后体温升高情况。

1.4 FNHTR判断依据[3]FNHTR判断依据为输血前未见发热,但输血中、输血后2 h内出现了发热,体温升高幅度≥1℃,同时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头痛、皮肤潮红等,排除并发症、疾病、治疗等因素导致的体温升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FNHTR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FNHTR发生率为8.18%(9/110),其中输血1次、输血2次及输血3次各发生1、3、5例,对照组的FNHTR发生率为30.00%(33/110),其中输血1次、输血2次及输血3次各发生8、11、14例。两组FNHTR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体温情况比较 输血前,研究组和对照组体温分别为(36.23±0.56)、(36.24±0.64)℃;输血中,两组体温分别为(36.36±0.87)、(36.57±0.99)℃;输血后,两组体温分别为(36.86±0.25)、(37.74±0.35)℃;输血前、输血中两组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的体温升高幅度为(0.43±0.04)℃,低于对照组的(1.36±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TP、PT、FIB、FⅤ:C、FⅧ:C比较 研究组患者TP、PT、FIB、FⅤ:C、FⅧ: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FNHTR发生率比较[n,n(%)]

表2 两组患者体温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体温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输血前 输血中 输血后 体温升高幅度研究组 110 36.23±0.56b36.36±0.87b36.86±0.25a0.43±0.04a对照组 110 36.24±0.64 36.57±0.99 37.74±0.35 1.36±0.53 t 0.123 1.672 21.458 18.351 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TP、PT、FIB、FV:C、FⅧ:C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TP、PT、FIB、FV:C、FⅧ:C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TP(g/L) PT(s) FIB(g/L) FⅤ:C(%) FⅧ:C(%)研究组 110 55.9±5.9a13.8±0.7a2.7±0.4a99.8±16.3a63.6±5.3a对照组 110 53.7±6.1 12.9±0.7 2.3±0.2 108.8±18.6 69.4±5.4 t 2.719 9.535 9.381 3.817 8.040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输血治疗作为临床抢救、治疗的常见手段,其不仅保证了抢救及时性,还提高了治疗有效性,但因血液成分过于复杂与多样,实践中可能引起不良反应。通常,输血治疗患者病情危重,一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则会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指输血中、输血后患者出现了新的不适症状,难以利用原疾病解释,常见的有非溶血性热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及过敏反应等,其中FNHTR的发生频率最高。经学者[4]研究指出,FNHTR的影响因素有人体白细胞抗体、血小板抗体、血浆内白细胞凝聚素等。供血者和受血者间的白细胞抗原不相合,造成了同种免疫反应,同时,前者的血小板与后者的血小板同种抗体,诱发了抗原抗体反应,随之破坏、溶解了白细胞凝聚,释放了内源性致热源;此外,二者间的白细胞凝聚素相互影响,促进了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因此,FNHTR是否发生与白细胞输注数量有着紧密联系。

有关学者[4]研究指出,白细胞含量在0.5×109/L以下时,可有效避免FNHTR的出现。白细胞过滤后输血,可防止同种免疫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可有效规避白细胞传染病传播风险。但目前,我国关于白细胞过滤的研究报道较少。既有报道采用了离心法,其缺点明显,难以有效去除白细胞,相关报道使用了照射法,其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均匀性较差,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问题。

本文采用了新型的白细胞过滤器,其中的高效滤芯材料为新型聚酯纤维无纺布,优势明显,如:白细胞去除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同时操作简便、选择良好。经对照研究显示,研究组的FNHTR发生率为8.18%(9/110),其中输血1次、输血2次及输血3次各发生1、3、5例,对照组的FNHTR发生率为30.00%(33/110),其中输血1次、输血2次及输血3次各发生8、11、14例。两组FNHTR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FNHTR发生率偏低,输注次数与该反应呈正相关。同时,输血后,研究组的体温升高幅度为(0.43±0.04)℃,低于对照组的(1.36±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TP、PT、FIB、FⅤ:C、FⅧ: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输血治疗中应用白细胞过滤技术,防止了输血反应出现,满足了患者治疗需求,保证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国内学者[5]对照了过滤组与未过滤组的治疗效果,其结果为过滤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低于未过滤组,同时治疗期间,过滤组的PT、FⅤ:C均优于未过滤组,差异显著。相关学者[6]报道证实,未过滤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32.5%,过滤组的仅为6.7%。与本研究报告一致。

白细胞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为过滤器孔径小于白细胞,但大于其他血液因子,经阻滞作用,从而实现了过滤,此外,过滤器表面的张力及电荷密度,有效吸附了凝血因子及蛋白等。在实际操作中应关注血液制品的类型,以此为依据,选用适合的过滤器,在输注前,利用生理盐水充满过滤板,以此有效排除空气。同时,在输血治疗时,要严格把握患者输血指征,尽可能地合理用血,控制输血次数[7-9]。

时至今日,关于白细胞过滤是否合理尚无一致观点,但本研究证实,血系统中的凝血因子,特别是FⅤ:C、FⅧ:C均低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过滤后,凝血因子有所减少。国外学者研究显示,白细胞过滤后,虽然降低了凝血因子活性,但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但我国关于白细胞过滤后的凝血功能研究匮乏。经综合分析显示,白细胞过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临床实践中应积极运用先进的白细胞过滤器,以此保证过滤效果,同时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适合的输血治疗方案,尽可能地满足其身心需求。

综上所述,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有着直接的影响,借助白细胞过滤器,降低了输血反应发生几率,提高了输血治疗效果,临床上应大力推广。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日后应积极开展多中心研究,并增加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此明确白细胞过滤的远期效果。

[1]武永胜,石海全,程连赛,等.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输血减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学装备,2015,14(4):97-100.

[2]张辉.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黑龙江科学,2015,13(7):24,27.

[3]姜敏.白细胞过滤对减少输血反应的价值与意义.中外医疗,2013,11(7):48-49.

[4]蒋敏.白细胞过滤及辐照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系统的影响研究.泸州医学院,2013.

[5]鲁岚,马淑红.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6):774-776.

[6]杨世明,杜润家,张勇萍,等.去除白细胞的血液输注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4,23(10):941-942.

[7]陈国强.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研究.中国卫生产业,2012(13):25-26.

[8]董金英,王洪建.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研究.心理医生,2015,21(15):53-54.

[9]游宏伟.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研究.医药前沿,2016,6(7):161-162.

Research on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white cell filtration for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

LIU Dan,ZHOU Ting.Liaoning Province Blood Center,Shenyang 110044,China

ObjectiveTo research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white cell filtration for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MethodsA total of 220 patients with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 received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as study subjects,and January 2015 as divide point,patients received before January 2015 as control group(received plasma without white cell filtration),and received after January 2015 as research group(received plasma with white cell filtration),with 110 cases in each group.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Results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febrile non-ha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 as 8.18% than 30.00%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blood transfusion,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temperature rise extent as(0.43±0.04)℃ than(1.36±0.53)℃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research group had better total protein(TP),prothrombin time(PT),plasma fibrinogen(FIB),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Ⅴ activity(FⅤ:C) and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Ⅷ activity(FⅧ:C)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2.719,9.535,9.381,3.817,8.040,P<0.05).ConclusionWhite cell filtration can avoid occurrence of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s and improved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of blood transfusion treatment.This method is worth promotion.

White cell; Filtration;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 Clinical significanc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1.030

2016-11-08]

110044 辽宁省血液中心(刘丹);武警辽宁总队医院输血科(周婷)

猜你喜欢

过滤器白细胞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三步拆卸洋马YH880/1180 收割机变速箱内过滤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提高中央空调高效过滤器使用寿命的几点思考
污染控制—燃料电池的使能技术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