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岸边的阅读美景

2017-02-28马红芳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阅读课识字实验

马红芳

“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黎老师 手机:18910793688 电话 010—59766299转605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科技大厦A1110室

邮政编码:100082 邮箱: ztxx@joyschool.cn 网址:yuwen.xinxuexiao.com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交流QQ群:一群:202468487;二群:463959530

“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交流QQ群:182408609

千里的“绿色明珠”,背依巍巍阴山,襟连辽阔草原,镶嵌在万里黄河“幾”字弯头,便是素以“天下黄河唯富一套”而闻名全国的“塞上粮仓”——美丽富饶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四小学1967年建校,是全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 临河区名学校、临河区特色学校,连续十五年被评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优胜超标单位。近年来,临河四小学生阅读成绩斐然,近期,《内蒙古教育》特约记者就该校学生阅读开展的情况采访了校长王晓云。

本刊特约记者(以下简称“记者”):

王校长,您好!临河四小近年来学生阅读成绩斐然,请您谈谈当初是怎么着手抓阅读的?

王晓云:在教育前行的路上,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改革,可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到底带给学生的是什么时,我们茫然……直到我们遇到“语文主题学习”这一以学生阅读为主的实验,才豁然开朗。她就像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一样,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我们临河四小于2012年和“语文主题学习”结缘,经历了四年的探索、发展、创新的实验过程,才有了现在的一点儿成绩。

记者:“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四年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改变?

王晓云:“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四年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那就是“五大改变”:教师成长、课堂精彩、学生出彩、家长满意、社会认可。

多年的教学工作,很少变化的语文教材,让一部分老师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进入了职业倦怠期,教学没有目标,课堂上看不见充满激情的老师,也难寻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多变的课型,对老师个人素养的要求为语文老师们的生命注入新的血液。我校闫慧霞老师的“以文带文”课;赵晓红老师的“字理识字”课;王俊娟老师的“读写联动”课;张晓霞老师的“群文阅读”课;李晓丽老师的“1+X”课;周晓燕老师的“集中识字课”;郭成娟老师的“故事情节复述课”等课型的诞生成长了教师,解放了课堂。其中闫慧霞老师获得2014年“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竞赛特等奖;赵晓红、郭成娟两位老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们明白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的是课内大量阅读,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要求老师课堂上简简单单地教,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逐步达到用1/3的课堂时间学教材,剩余2/3的课堂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单元主题自主、自由地阅读。当我们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孩子时,当我们告别一篇课文反复咀嚼直到孩子听得乏味时,当我们带上孩子踏上阅读这条巨轮时……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的眼睛亮了,语言美了,表演天赋被激发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爱上了阅读,阅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学校生活也愈发出彩。

孩子爱上阅读带来的变化,让四小的家长感受到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魅力。他们支持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无论是购买丛书,还是参与学校的活动都能积极响应。

实验不仅给学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获得了社会上的一致认可,这是始料未及的。

记者:您能将贵校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王晓云:行走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路上的四年,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品味着实验过程的辛苦,更多的是与实验一起成长的喜悦与收获。

实验开始之时,我们首先组织实验教师通过参加“语文主题学习”组织的每一次研讨会,统一思想,吃透“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精神。其次,我们对刚开始参加实验的7位老师采取主题式研讨的备课方式,每个实验老师轮流坐庄,每周召开一次研讨交流活动,每次研讨通过听课、评课、交流、答疑等方式,在交流过程中,实验老师即时发现问题,进行思维碰撞,产生智慧,针对问题大家献计献策。在总结实验班的经验基础上,我们向全校开始推进实验。为了让实验顺利开展,为了让不同层次的老师能更好的把握“语文主题学习”的主旨,我们根据老师的教学特点进行了备课分工:让能力弱的老师研究本单元的整体预习课、单元导读课如何上;备课能力强的老师研究整体阅读课(如以文带文、1+X、读写联动、精读悟法课等课型);对很难把握的拓展阅读课、诗词赏析课、集中识字课等大家坐在一起共同研讨。在备课的基础上老师们开始了讲课、评课、研讨、再讲的教研模式,这种研讨方式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效率高。轮流坐庄让实验的老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实验的顺利开展。

记者:具体地讲,主要有那些课型呢?

王晓云:大致是这样的:低年级是集中识字课、音韵朗读指导课、字理识字课、写字指导课、绘本阅读课、讲故事课等;中年级是预习指导课、单元整体阅读课、单元汇报课、精读悟法课、一篇带多篇课、主题拓展阅读课等;高年级的整本书阅读课、主题阅读与习作教学课、主题实践课等。像张晓霞老师在围绕“小故事大道理”这一主题教学时,一节课带着孩子上了四篇寓言故事,而她采用的“学故事三步法”,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这四篇寓言故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读此类故事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音乐教师出生的王荣老师虽然年轻,但在实验中根据自己的优势开展了“音韵诵读法”,在低年级孩子中通过朗读培养语感并且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的教学探索,很好地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真正实现了课内大量阅读的实验目标。

记者:“语文主题学习”说到底是希望通过扩大阅读量增加积累,而读书又是扩大阅读量的主要途径。你们是怎么指导学生记笔记的呢?

王晓云: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分层笔记法”,就是针对不同年级,采取记录不同读书笔记的方式。做到记录的内容、形式、次数各不相同。低年级建立识字积累本,我们主要是借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通过大量阅读进行识字,要求学生在阅读丛书的过程中,将原来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或贴或抄,记录在识字积累本上;中年级建立读书记录本,三、四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摘录好词、好句、好段,进行词、句、段的积累;高年级建立阅读积累本,老师引导五、六年级学生对摘录的内容进行分类,如四字词语、精彩语段、名言警句、读书感悟等。这样积累,使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变读书笔记为阅读积累本,便于查阅使用。 实验研究证明:“分层笔记法”便于老师的指导,也便于学生的应用与积累。

记者:用数据说话,依论据证理。你们设立了对照样本没有?收集整理了相关数据没有?

王晓云:从2012年实验开始,我们每个年级选了平行班和实验班,并跟踪三年,采取实验对比的方式,通过阅读专项评价,用测试成绩检验主题学习实验的可行性。每学期放假前,由学校教研室出试题组织检测,教研室老师亲自批阅试卷,统计数据,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我们收集整理了三年来实验班和对比班在阅读、听力、书写等方面的数据:

从阅读专项测试的成绩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增高,实验班级与对比班级的平均分差距越来越大,说明实验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高越来越好。同时,通过开展主题阅读实验,还影响到了学生的听力水平与书写水平。这一组组数据充分证明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在一般学校、一般学生、一般师资情况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给校长、老师、家长吃了定心丸,从而大胆地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研究。

在2016年9月我们又在全校推广“一米阅读”阅读测评体系,为全校阅读量、班级阅读量和个人阅读量提供了更好的监测平台和更可靠的数据。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促使我校的教学水平一直保持名列前茅。臨河区兄弟学校知道我校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有了显著成效,纷纷前来学习、取经。经我校引荐,先后有一小、二小、五小、八小、回族小学、曙光小学积极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友邻旗县杭锦后旗也在我校的带动下参与到了实验中。

记者:请问你们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制度保障?未来的愿景是什么?

王晓云:有利于推进实验的制度建设是必然的。为了更好的促进实验教师大胆放心地实验,学校从备课作业、考试等方面都进行了有利于实验推进的制度改革,并且加大了对实验教师的奖励力度:凡积极承担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题的,在教学中起到引领作用,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成效的教师,都给予“教育科研成果奖”。并在每学期末依据绩效考核结果给予实验教师一定的奖励。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开展,不仅影响了学生与老师,还带动了社会的阅读,如亲子阅读。相信,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带领下,巴彦淖尔市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将不断步入新的境界,我们将继续勇立潮头,努力探索,谱写新的诗篇。

阅读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范畴,而是在各科教学中渗透阅读,在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科学、英语各科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阅读与相关学科有联系的内容,让学生对阅读有更深的认识,让阅读覆盖在人生的时时处处,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学科的阅读,大量地获取信息,提升阅读的内涵,提高阅读的层次,打破阅读的局限性,形成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阅读的视野更开阔,让教师的教育观更开放、更着眼于长远。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识字实验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做个怪怪长实验
识字
识字儿歌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识字谜语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