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分析

2017-02-20陈序汉刘勇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2期
关键词:椎间隙椎弓腰椎间盘

陈序汉,刘勇

(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400)

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分析

陈序汉,刘勇

(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400)

目的:分析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疗法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4 例,通过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 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直腿抬高度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疗效确切,安全性显著,有利于患者获取更好的生存质量。

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常见性疾病,其多发于老年群体,主要原因为老年人椎间盘存在严重性退变,髓核脱水,突入椎管内,严重压迫周围神经根、硬脊膜,最终促使老年患者出现一系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例如肢体麻木、腰部疼痛等[1-2]。除此之外,老年患者还普遍存在黄韧带内摺、厚度增加以及椎间隙高度降低等情况,诱发程度不一的椎管狭窄现象。因此,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情况下均合并间歇性跛行[3]。我院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4 例,通过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 例。其中,对照组男25 例,女22 例,年龄62~78 岁,病程6个月~8年。CT检查显示:17 例为L5~S1突出,24 例为L4~5突出,6 例为L3-4突出;有33 例合并黄韧带肥厚,9 例单侧侧隐窝狭窄,5 例双侧侧隐窝狭窄。观察组中男26 例,女21 例,年龄61~78 岁,病程5个月~8年,CT检查显示:15 例为L5~S1突出,25 例为L4~5突出,7 例为L3~4突出;有32 例合并黄韧带肥厚,11 例单侧侧隐窝狭窄,4 例双侧侧隐窝狭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口服盘龙七片、藤黄健骨丸、壮骨止痛胶囊等,并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少弯腰,禁止提拿重物、久坐,注意卧床休息。

观察组患者行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疗法: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行硬膜外麻醉,于腰部棘突正中做切口,剥离椎旁肌肉,促使椎间隙黄韧带、上下突出关节充分暴露。在患者的椎弓根处置入克氏针,通过C型臂X射线的引导,准确定位后,置入椎弓根,切除棘突、全椎板。将病椎间上下终板刮除,并取1~2枚Cage置入患者的椎间隙中,以钉棒进行固定,以人工椎板覆盖椎管后方,其余骨质,植于上下关节的突出位置,留置引流管,然后缝合。术后2 d拔出引流管,对患者行半年随访[4-5]。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直腿抬高度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6]:患者的腰疼症状无明显改善,植骨不融合,日常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为无效;患者腰疼症状明显改善,植骨融合,日常生活、工作所受影响并不明显,为有效;患者腰疼症状基本消失,植骨融合,不存在神经症状,日常工作、生活不受影响,为显效。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VAS评分、直腿抬高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计量资料数据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74%(45/47),对照组为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患者出现腰部疼痛的常见因素,该病症的发病机制十分繁杂,例如腰部不规范牵引、先天性异常、慢性腰肌劳损以及外伤[7]。如果老年患者存在腰椎退变性滑脱、腰椎管狭窄以及骨质疏松等情况,腰腿痛症状将会进一步加重,增加临床治疗的困难性。据既有资料统计[8],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手术摘除髓核后,90%左右的患者预后结局良好,但仍有一些患者会有不良反应,例如,复发、脊柱不稳定、椎间隙狭窄、腰痛等。王志强等[9]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行髓核摘除术的同时,辅以脊柱融合术,可以确保椎间隙高度稳定,降低患者腰椎术后出现不良反应。但李长红等[10]则提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中,应用融合术虽然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出现腰腿疼痛的可能性,但极易形成假关节,需要严加注重。由此可见,现阶段临床实践中并没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融合与否形成统一定论。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遍存在间歇性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既要对患者因脊柱退变、腰椎间盘突出而产生的椎管狭窄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有效处理,还要对患者的椎间隙高度进行充分考量,确保其可以恢复正常,促使退变节段重建稳定性。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纯髓核摘除术,为了避免手术给患者脊柱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极易导致治疗过程中减压不彻底,虽然拥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并不利于患者预后发展。而对患者行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疗法,不仅可以在手术初期,有效稳定患者脊柱,还能促进植骨融合,避免了脊柱活动受损、长节段融合情况,而且置入Cage,可以避免患者椎间孔、椎间隙术后狭窄,有利于患者椎间隙恢复正常高度的同时,还能确保脊柱序列正常[11]。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VAS评分、直腿抬高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杨智贤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主要原因为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疗法,以前后两个方位,固定患者脊柱,这种框架支持,可以改善单纯后路固定造成的脊柱弹性微动情况,降低假关节形成概率,有利于促进后期关节突植骨融合效果,改善了手术疗效[13]。

综上所述,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不仅可以稳定患者脊柱,促使其实现正常腰椎曲度,还能满足生物力学要求,融合率较高。

[1]GUO S S.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by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J].Chinese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2015,6(12):116-117.

[2]GAO X X,LIU Z Z,QI J,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combined with interbody fusion cage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spinal stenosis in the elderly[J].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4,18(9):76-78.

[3]ZHANG F C.Pedicle internal fixation and spinal 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56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the elderly[J].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2012,32(7):1 529-1 530.

[4]GABRIEL J P,MUZUMDAR A M,KHALIL S,et al.Anovel crossed rod configuration incorporating translaminar screws for occipito cervical internal fixation:an in vitro bio mechanical study[J].The Spine Journal,2010,11(1):321-323.

[5]WEI D J,ZI L W.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single-segment short pedicle screwfixation for the recon struction of lumbar and sacral tubercul osis lesions[J].Archives of orthopae dicand trauma surgery,2012,13(10):207-209.

[6]刘勇,李克功,曲龙,等.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疗法的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1):82-83.

[7]敖霜,王春宇.分析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影响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5(2):25.

[8]李玉伟,王海蛟,崔巍,等.小切口下膨胀性椎间融合器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2):139-145.

[9]王志强,于文浩,牛朋彦,等.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并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J].医学临床研究,2015,5(11):2 128-2 130;2 133.

[10]李长红,陈晓荣,周煜虎,等.单侧椎弓根螺钉及单枚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9(3):20-21;29.

[11]徐旱情.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失败综合征的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5,4(z2):282-283.

[12]杨智贤,彭小忠,武振国,等.经椎弓峡部单侧开窗融合内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1):1 023-1 024.

[13]王宇,梅继文,穆尚强,等.“X”形弹性脊柱内固定与传统椎弓根内固定的应力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2(53):8 615-8 620.

(本文编辑:王作利 )

作者简介:陈序汉(1965— ),男,江西省兴国县人,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工作。

唐婷(1980— ),女,江西省赣州市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工作。

1671-8631(2017)02-0123-03

R687.3

B

2016-09-30

猜你喜欢

椎间隙椎弓腰椎间盘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