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导读

2017-02-18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言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文”“言”混同现象

从根本上说,文言文是字词语法和思想情感的统一整体,对重“言”轻“文”和重“文”轻“言”一直论辩不休的原因也正在于此。所以,在对二者关系的理性探讨过程中,不少论者皆能清晰地辨析出种种顾此失彼的教学弊端,但最终的解决之道却又指向了二者的混同。

(张伟平《言语形式背后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第4~7页)

教“基于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

简而言之,教“教材内容”是实现文章“教材价值”的一个路径,我们称之为“教教材”;而教“教学内容”才是实现文章“教学价值”的路径,我们称之为“用教材教”。两者关系,从学习的角度看,“教学内容”是指“学什么”,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学”;从教的角度看,“教学内容”回答了“教什么”,“教材内容”回答了“用什么教”。

所以,语文阅读教学“教什么”,概括地说,就是教“基于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

(朱兴祥《从教材价值到教学价值》,第15~19页)

散文学习就是在“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循环往复中涵养

散文学习就是在“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循环往复中涵养。教师基于散文言语特质组织学习活动,学生在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的学习支架搭建下,对语言的鉴赏逐步深入,从而能品味与发现作家散文语言内在的精妙之处。因此,教师要善于铺设台阶指引学生往散文的个性化言语所表达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挖掘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思、意味,从而领会作者独特的语言艺术及审美情趣。

(郑萍《基于散文文体特征的学习活动设置》,第23~26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语用意识

读写两者名为两类,实则一体,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叶圣陶先生对读写关系的不可分离早有论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早就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语言的实践运用,其根本性任务就是要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这就意味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语用意识,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语用效值,让言语技能得到提升,才能真正顺应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陈益林《“二位一体,读写并进”的教学策略》,第34~36页)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言语文言文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会背与会默写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