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开发文化旅游产业青村镇全面推进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发展

2017-02-08奉贤区青村镇人民政府

上海农村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黄桃全镇村镇

■奉贤区青村镇人民政府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开发文化旅游产业青村镇全面推进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发展

■奉贤区青村镇人民政府

近年来,奉贤区青村镇党委、政府紧紧依托当地生态优势资源,深入实施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开发战略,以生态特色农业为主导,精心打造“奉贤黄桃”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带动产业增效,助力农民增收。通过挖掘产业和城镇文化底蕴,发展农业旅游和文化产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文旅特色小镇。全镇凸现特色农业潜力无限,生态旅游引人入胜的喜人景象。

一、调整完善五大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青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农业资源丰富,产业特色明显。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坚持按照“做大特色基地,做强特色产业,做优特色产品,做响特色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扎实推进农业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完善五大优势农业,做强区域特色产业

坚持抓好以北唐村为主的万亩粮食高产方建设,建立水稻千亩、百亩示范方21个。巩固以解放、湾张、工农等村黄桃、花卉种植基地和“一村一品”示范项目为基础的万亩果品、花卉特色农业板块。调整陶宅、西吴等村以设施蔬菜、西甜瓜为主产的万亩果蔬农业板块。发展以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养殖基地为基础的万亩水产农业板块。完善以青村世外桃园、申亚农园等为旅游景点的万亩生态休闲农业板块,做强区域特色产业。

(二)强化为农服务体系,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不断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家、“市级示范合作社”6家、“区级示范合作社”13家,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优势农业,呈现出覆盖产业较广、组织形式较多、经营能力较强、市场对接较好和运行质量较高的可喜面貌。全镇重点围绕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加快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打造“奉贤黄桃”、“解放花卉”和“北唐水产”等特色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市场知名度和销售价格。通过每年对农民的专业培训、推广优质品种和新技术,以及建立标准示范基地、举办黄桃擂台赛等一系列科技兴农和品牌战略措施,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化。全镇已注册商标13个,其中国家级、市级著名商标3个,拥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3个。“奉贤黄桃”在历年获得众多国家级、市级荣誉称号的基础上,2015年又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并荣列“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50强”。

二、组织落实四大对接措施全面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有效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和营销体系建设,落实“农商对接”“农社对接”“农游对接”“农文对接”新举措,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销售的有效链接。以锦乡、岱伯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申亚科技园为龙头的产销一体化,为推进全镇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农商对接”力推特色农产品进超市入互联网

不断探索“农超对接”“农商对接”新途径,使“奉贤黄桃”、特色瓜果、水产品等一批特色农产品走进超市,打进互联网,缓解了农产品供销不对称、销路不通畅等矛盾。全镇已建立“农超对接”近50家,为综合解决黄桃储存保鲜和资金链的问题,鼓励合作社与超市经营商合作双赢。同时,组织和引导农民“线上”营销,借助微商平台、淘宝网店、苏宁易购等品牌电商资源发展“互联网+农业”,打造解放村等电子商务示范村,全面拓展以黄桃为主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二)“农社对接”建立多元化的农产品销售格局

近年来,由于公费团购数量减少,地产水果就地销售出现困难。镇政府帮助桃农组织落实“农社对接”措施,挖掘市场有效资源,城乡结对共建,搭建郊区农产品直通市区社区市场的平台,开拓“农社对接”新途径,让农产品真正进市场、进市区和进市民家中,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2016年,全镇以黄桃生产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组织桃农在社区、街道、单位建立直销点,打通地产果品卖难“最后一公里”瓶颈,实现黄桃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产业链。目前已在杨浦、长宁、徐汇、闵行等地设立了100多个农产品进社区直销点。

(三)“农游对接”实现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不断完善农业旅游战略,依托生态园、申亚农园、世外桃园、百枣园和龙门水庄等一批农业旅游景点,将设施农业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延伸和拓展,努力发展农业旅游产业。同时,积极实施农产品与旅游业的有效衔接,搭建“农游对接”平台。近年来,在解放村黄桃标准化种植基地,设立多个优质黄桃采摘点;打造申亚农园到解放村和沿钱路的“黄金采摘线”,直接面向游客,面向市场,扩大特色农产品“自采游”;在申亚农园建立游客接待中心,市民实地赏桃、摘桃、购桃,体验农村采摘之乐,开启快乐休闲之旅。

(四)“农文对接”打造桃文化与农产品发展新业态

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推进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全镇每年举办奉贤黄桃节和桃文化节,推出游园会、春桃节、桃文化展示等系列活动,宣传、推介、包装特色农业和品牌产品,丰富黄桃节的内涵,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全镇充分挖掘文化底蕴,节庆活动与特色种植业相结合,积极宣传黄桃的种植、营销、旅游文化,使“黄桃文化”具有经济、科技、旅游等多种价值,进一步打造新的产业和消费业态,推动黄桃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

三、培育新兴农业产业主体加快建设文旅特色小镇

2017年,青村镇作为奉贤区首批特色小镇之一,以陶宅文化、青村老街、金融小镇和文创产业为“四核”,通过深化商旅文联动,培育新兴产业主体,优化城镇布局,集合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高端养老产业、金融产业等多种业态,全力打造“世外桃源里,一朝览古今”的“文旅特色小镇”。

(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全镇将加快农业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经济、生态、休闲、文化等多功能转变,推进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由“生计农业”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现代农业发展,使之成为发展青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建设一镇一园、一村一景;以解放村中心观光路为纽带,形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意象;以申亚农园为节点,植入黄桃文化、旅游休闲、采摘体验、民宿餐饮,结合恒润主题公园、VR体验等,打造青村特色“田园综合体”。

(二)加快开发青村古镇老街风貌区

青村老街作为“青村港历史文化风貌区”,2004年被列入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区。青村老街不仅完整地保存了古村镇的历史风貌,更系统地传承了古村镇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通过保护开发、情景复建、文化导入、文旅融合的战略路径,挖掘青村文化底蕴和乡俗传统,构建出文化创意、民俗演绎、休闲度假、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小镇。

(三)做大做强特色文创产业

从生态入手,让文化发力,以文创产业为切入点和发力点,不断壮大规模效益,做大做强“晨光”、“恒润”等文化创意企业。延伸以恒润产业板块为主体的文创产业链,加大文创科技类企业招商力度,先后引入海岩、佘诗曼等一批名人工作室和“开业啦”专业招商机构,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区,吸引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落户。□

猜你喜欢

黄桃全镇村镇
“黄桃书记”黄诗燕
“黄桃书记”黄诗燕
“黄桃书记”黄诗燕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炎陵黄桃促增收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奇幻塔罗岛之七
全镇最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