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例心脏手术患儿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临床观察

2017-02-07彭会丽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氟烷血气插管

彭会丽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麻醉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2)

21例心脏手术患儿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临床观察

彭会丽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麻醉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2)

目的 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行心脏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42例行心脏手术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全部患儿择期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开展心内畸形纠治术。观察组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照组则实施静脉麻醉诱导。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效果,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以对手术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深静脉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种麻醉诱导方式对患儿的血压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行气管插管前的心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其碱剩余(B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在心脏手术患儿治疗中,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有可能导致患儿的BE值出现降低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七氟烷;心脏手术患儿;临床效果

七氟烷属于卤族吸入麻醉药中的一种新型药物[1]。因其具有极易控制麻醉深度、诱导起效快、苏醒质量好、对呼吸道刺激小以及对循环抑制轻等优势而被逐渐应用于临床麻醉诱导中,特别是在小儿心脏手术中优势更明显[2]。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对在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42例行心脏手术的患儿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自2015年6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42例行心脏手术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男14例,女7例;年龄2~8(3.24±1.26)岁;体重11~18(12.92±3.58)kg;疾病类型:5例房间隔缺损、14例室间隔缺损、2例房间隔与室间隔缺损。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年龄3~9(3.30±1.20)岁;体重12~17(12.50±3.45)kg;疾病类型:4例房间隔缺损、14例室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与室间隔缺损。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以及疾病类型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儿术前均不予用药,待进入手术室后均进行常规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监测。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取七氟烷(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81)吸入麻醉诱导,具体方法如下:在采用新鲜气流量为8 L/min的纯氧密闭面罩持续吸入3 min体积分数为0.08的七氟烷后开始行气管插管,结束后将七氟烷的体积分数减少至0.02进行维持麻醉。随后依次进行外周静脉、桡动脉以及颈内静脉穿刺,桡动脉成功穿刺后采集适量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对照组则实施静脉麻醉诱导,具体方法如下:若患儿能配合行外周静脉穿刺则进行外周静脉穿刺置管,若患儿不能配合则进行肌内注射6 mg/kg氯胺酮+0.01 mg/kg阿托品,待成功完成外周静脉置管后采用0.1~0.2 mg/kg咪达唑仑+0.15 mg/kg维库溴铵+10 μg/kg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持续诱导2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完成后采用体积分数为0.02的七氟烷进行维持麻醉,随后依次穿刺桡动脉以及颈内静脉,在成功穿刺桡动脉后采集适量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全部麻醉操作均由具有丰富经验的麻醉医师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效果、记录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主要包括: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DC)、动脉血氧分压(DO)、碱剩余(BE)、红细胞压积以及乳酸等,对手术结果进行评定。记录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情况 观察组患儿在采取麻醉诱导后,无明显体动发生;对照组有6例(28.57%)患儿在插管后有轻微呛咳反应,观察组患儿的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从入室到深静脉穿刺结束的平均时间为(23.25±4.8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8.26±6.34)min(P<0.05)。

2.2 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期内血压与心率情况 两种麻醉诱导方式对患儿的血压影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前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的血气情况 观察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其碱剩余(BE)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期内血压与心率情况对比(n=21,x±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表2 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的血气情况对比(n=21,x±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4 两组患儿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

3 讨论

临床常常采用面罩吸入诱导的方式对小儿进行麻醉诱导。七氟烷属于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因具有方便、刺激性小、对心血管安全性高等优点而更易被小儿患者接受。相关资料显示:“在对小儿进行麻醉过程中,采取七氟烷吸入诱导的安全性明显优于采取静脉诱导的方式”[3]。与此次研究结果一致。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期内的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孙莹杰等报道相一致[4]。观察组患儿从入室到深静脉穿刺结束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mith C等报道,在采取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后,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气管插管,此报道与本文一致[5]。两种麻醉诱导方案均不会对患儿的血压造成影响,两者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儿行气管插管前的心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与七氟烷不会对患儿产生较强的心脏抑制作用,因此对脉率的影响较小。但七氟烷可以对末梢血管产生扩张作用,因此在七氟烷浓度升高时可增加患儿血压下降的几率,同时会引发患儿心率出现增快的现象。在对患儿的血气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治疗组的BE剩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七氟烷可能导致患儿的BE值出现降低的现象,在今后的应用中需引起注意。

[1] 刘亚光,卿恩明,欧阳川,等.七氟烷诱导对紫绀型及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自主呼吸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2,7(5):610-612.

[2] 李 灿,郑 蓉.不同吸入麻醉药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3):7-10.

[3] 尹 雁,张瑞冬,李书闻,等.法洛四联症小儿心脏手术不同麻醉诱导方案可行性比较[J].中国医药,2013,8(9):1226-1228.

[4] 赵景辉.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103.

[5] 瞿玉莲,何清泉,陈红霞,等.七氟烷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24-2125.

[责任编校:赵唯贤]

2016-09-16

彭会丽(1978-),女,河南省开封市人,学士,主治医师,从事临床麻醉及危重病抢救工作。

R 654.2

B

1008-9276(2017)01-0057-02

猜你喜欢

氟烷血气插管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异氟烷和七氟烷麻醉对犬血气指标的影响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