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力绷带对去颅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影响

2017-02-07谷大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绷带硬膜弹力

王 猛, 谷大伟

(周口市中医院 外二科, 河南 周口 466000)

弹力绷带对去颅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影响

王 猛, 谷大伟

(周口市中医院 外二科, 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 了解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对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74例因颅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压、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弹力绷带适度加压包扎,对比两组各部位(同侧大脑凸面、对侧大脑凸面、同侧大脑镰旁)处硬膜下积液发生情况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16.22%)明显低于对照组(37.8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1%、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可明显降低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

弹力绷带;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硬膜下积液

颅脑损伤为临床神经外科常见外伤疾病,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损伤同时并存,患者以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瞳孔散大、呼吸及脉搏浅弱等为主要表现[1]。目前去骨瓣减压术(DC)为救治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生命的常用术式,能使脑组织向减压侧膨出,代偿颅腔内容积,减轻脑疝对脑干的压迫,有效保护脑功能,但术后并发症多,包括硬膜下积液(SDG)、切口疝、脑积水等,其中SDG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如未及时吸收减压,会影响切口愈合,增加感染机会,同时加剧自觉头痛症状,因此应采取措施降低SDG发生[2-3]。笔者选取74例颅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对其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周口市中医院74例因颅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院时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瞳孔散大、呼吸及脉搏浅弱,后经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标准:①既往有明确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等病史;②术后存在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或发生严重颅内感染。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20~74(27.15±1.03)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15(9.14±0.15)分;受伤距手术时间间隔3~54(24.29±0.56)h,对照组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21~75(27.14±1.04)岁;GCS评分4~14(9.15±0.14)分;受伤距手术时间间隔4~53(24.30±0.55)h,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均行大骨瓣减压术,由3年以上具有外伤处理经验医师完成,采用额颞问号形切口及额颞骨瓣,术中彻底清除硬膜下及硬膜外血肿,脑挫伤如单个血肿小于10 mL者仅行去骨瓣减压术,单个血肿大于10 mL的皮层血肿予以清除,部分脑挫伤严重予以脑额极或颞极切除。术中均留置引流管,常规引流3 d后拔除。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ICU治疗,包括呼吸机辅助通气、甘露醇脱水、气管切开、静脉营养等,同时给予降颅压、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3 d内给予弹力绷带包扎伤口,至术后1个月根据骨窗张力大小调整弹力绷带包扎力度。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同侧大脑凸面、对侧大脑凸面、同侧大脑镰旁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及硬膜下积液总发生率,如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则根据积液量不同采用不同处理方法;②观察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硬膜下积液发生情况 观察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同侧大脑镰旁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亦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同侧大脑凸面、对侧大脑凸面硬膜下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硬膜下积液不同部位发生率比较[n=37,n(%)]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感染2例,头晕1例,对照组出现头晕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37,n(%)]

3 讨论

颅脑外伤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失足跌倒等引起的一组疾病,以头皮、颅骨及脑为好发部位,患者主要表现为嗜睡、朦胧、浅昏迷及头痛呕吐、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不稳等,病情严重的重型颅脑损常可引起水、电解质及代谢紊乱,甚至并发脑性肺水肿及脑死亡,因此手术已成为其有效治疗手段[4]。大骨瓣减压术为目前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恶性脑卒中的二线方案,包括去骨瓣切除、硬脑膜敞开,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此时本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因而可有效挽救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但术中因快速减压引起颅内压力梯度变化,在合并蛛网膜撕裂情况下,极易使脑脊液聚集于硬脑膜下腔,形成硬膜下积液,若形成对侧大脑凸面或同侧大脑镰旁硬膜下积液可进一步挤压脑组织使其恶性膨出,危害较大[5]。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头皮下积血积液有良好作用,且操作简单方便,无副作用,在基层医院较容易开展[6]。

于培通等[7]报告了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患者早期应用弹力绷带适度加压包扎的护理效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脑膨出率、脑膨出程度及颅内压(ICP)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脑灌注压(CP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其头痛、头晕、骨窗膨隆发生率及骨窗塌陷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姚玉强等[8]分析了弹力绷带在预防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后硬膜下积液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25.9%)明显低于对照组(55.6%)。该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16.22%)较对照组(37.84%)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而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可明显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硬膜下积液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吴 锋,任洪波,刘 斌,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远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6):1754-1757.

[2] 马继强,贾 锋,梁玉敏,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对侧硬膜下积液的处理[J].山东医药,2015,55(34):56-57.

[3] 卢国奇,邓晓辉,周 顺,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3,8(z1):40-41.

[4] 黄建军.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5):794-795.

[5] 常 涛,李立宏.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5,14(5):430-433.

[6] 孟建军,闫立安,万玉君,等.应用弹力绷带治疗颅骨修补及脑外伤术后头皮下积血积液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2):278-281.

[7] 于培通,李奉强,李 鹏,等.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患者早期应用弹力绷带适度加压包扎的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6):132-134.

[8] 姚玉强,苏亦兵,乔京元,等.弹力绷带在预防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后硬膜下积液中的作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7):593-596.

[责任编校:张亚光]

2016-05-30

王猛(1981-),男,河南省周口市人,本科,主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

R 651.15

B

1008-9276(2017)01-0053-02

猜你喜欢

绷带硬膜弹力
智能绷带促进伤口无痕修复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透明的绷带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一种新型压力绷带的探索与研究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对雪人的诽谤
蒙医结合微创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