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临床观察

2017-02-07邱文奎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骨盆稳定型骨科

邱文奎

(开封市中心医院 骨科, 河南 开封 475000)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临床观察

邱文奎

(开封市中心医院 骨科, 河南 开封 475000)

目的 观察对比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内、外固定和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5年6月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93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三组各31例。三组患者分别按照内固定、外固定和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通过X线检查,Lindahl 影像学标准和Majeed 标准对患者的骨折复位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比较三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三个月,内固定组有效率为83.87%、外固定组为70.98%、保守治疗组为64.52%,内固定法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Lindahl 影像学标准对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和Majeed 标准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分,内固定法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外固定法和保守治疗,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固定法治疗效果优于外固定法和保守治疗,利于不稳定型骨折康复。

内固定; 外固定; 保守治疗; 骨盆骨折

骨盆是连接人体骨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骨盆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约占所有骨折的3%。在交通事故的撞击和高处坠落、塌方等情况下会出现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现象[1]。由于前环耻骨联合分离和其他骨骼的分离、移位会使骨盆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可出现出血性休克和盆腔内部损伤,严重时造成人体死亡。骨盆骨折患者在治疗后常会出现并发症等情况,尤其是创伤性的失血休克和盆腔器官的损伤最为严重,因此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治疗要选用合适的方法[2]。对于骨盆骨折的治疗,不少医生采用内、外固定法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另有学者主张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来进行[3]。本文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2011年3月—2015年6月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93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三组(保守治疗组、内固定组、外固定组)各31例。其中保守治疗组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3±11.6)岁;内固定组男性2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6.2±12.5)岁;外固定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5.9±12.2)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31例,高处坠落29例,挤压伤33例。合并伤:失血性休克21例,尿道膀胱损伤18例,内脏损伤20例,骶丛损伤11例,四肢、脊柱骨折23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对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常规的入口位、出口位X线和CT扫描,为合并髋臼骨折者加拍髂骨斜位和闭孔斜位片,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修复方法[4]:内固定组:对患者进行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根据其骨折部位及情况选择合适入路。通常采用侧卧、仰卧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前方骨盆的内固定,即做弧形的切口,在耻骨上方或腹股沟入路,骨骼复位后,选用钛合金钢板进行内固定。采用后方骨盆的内固定则是患者在出现骶骼关节脱臼和骨折的情况时,通过使用X线对患者的骨骼进行复位,再选用骶骼部位的拉力螺钉进行内固定。骨折情况较复杂时,可采用前后骨盆联合内固定法。在本次试验中的内固定患者均采用联合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

外固定组:对患者进行气管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在手术时,患者多选用仰卧位,第一枚螺丝钉点于骼前上棘后约2 cm处,切口方向与下部髂骨嵴垂直,可以避免以下的手术操作和外固定架对患者皮肤等造成损伤。再作1.0~1.5 cm长切口,先用钝器分离皮下组织直到髂骨,再打入Schanz钉。后面两枚按第一枚方法打入,但与第一枚螺钉相距2 cm。3枚螺钉在髂臼顶上后方会聚,然后安上支架。

保守治疗:采用传统的非手术的方式,患者卧床休息,采用患侧下肢牵引,牵引重量约为患者体重的1/6。如患者骨盆出现分离和移位,在半骨盆进行上移复位后,采用骨盆兜托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保守治疗时要注意褥疮、肺部感染、废用性肌萎缩等疾病的出现。

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抗感染处理。术后48~72 h后拔除引流管,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可进行肢体活动锻炼和负重练习。

1.3 疗效判定 治疗后进行X线和CT检查,用Lindahl 影像学标准[5]对患者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定,用Majeed 标准[6]对患者肢体恢复功能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经过三个月治疗后,内固定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保守治疗和外固定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31,n(%)]

注:内固定组与保守治疗组及外固定组比较,1)P﹤0.05。

2.2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Lindahl和Majeed评分情况 治疗后内固定组患者的Lindahl优良率为93.55%,明显高于外固定组、保守治疗组患者(P<0.05)。内固定组患者的Majeed评分与外固定组、保守治疗组患者相比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2。

2.3 三组患者骨痂生长与骨折愈合情况 在治疗后恢复的一段时间中,内固定组的优良人数要高于外固定组和保守治疗组(P<0.05),骨折愈合的优良率也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见表3。

表2 治疗后Lindahl和Majeed的评分比较[x±s ,n(%)]

注:内固定组与保守治疗组及外固定组比较,1)P<0.05。

表3 骨痂生长情况和骨折愈合情况的比较[n(%)]

注:内固定组与保守治疗组及外固定组比较,1)P﹤0.05。

2.4 不良情况 外固定组和保守治疗组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对骶骼关节脱位、骶骨、耻骨骨折等情况进行复位,而内固定组的骨盆骨折复位较好。

3 结论

常见的稳定型骨盆骨折是一种低能量造成的损伤,对此类的治疗多采用卧床休息、减少身体负重等。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高能量造成的损伤,通常是从高处坠落、交通事故、挤压等造成的。患者骨折病情严重,约有50%伴有并发症和多发的伤病,致残率高达50%~60%[7]。患者会产生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和盆腔内部器官的损坏,病情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10%,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8]。

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外固定、内固定等方法。保守治疗是根据患者骨折的情况不同而选择在单双侧胫骨骨折的结节处或者是踝骨关节处进行持续的牵引、骨盆悬吊等,牵引的重量约为患者体重的1/6,牵引时间约为6~10周[9]。外固定法:在骨盆不稳定、多发伤、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早期治疗中选用经皮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在单纯的内、外固定无法很好的对患者骨折进行复位时还可以选用内、外固定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10]。内固定:主要是前方骨盆的内固定、后方骨盆的内固定和前后方骨盆结合的内固定[11]。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选用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外固定和保守治疗的患者(P<0.05),在Lindahl和Majeed评分方面,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患者评分高于外固定和保守治疗的患者(P<0.05),从治疗三个月后内固定患者骨盆的复位和恢复情况上来看,内固定患者优于外固定和保守治疗的患者。

本文结果显示,合理应用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恢复骨盆环的解剖和内部的稳定,可极大限度地使骨盆复位,在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后期肢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克服了传统治疗和外固定法的骨骼复位不良、长期卧床、远期多并发症等情况,所以在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中选用内固定法,骨盆复位效果好,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较少,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2]。

[1] 禹宝庆,周海燕. 不稳定骨盆骨折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2014,30(1):12-14.

[2] 廖纪稳, 周仲侠, 韩小平. 骨盆骨折合并腹盆脏器损伤的救治体会[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8):786-788.

[3] 李山珠,袁 锋,张世民.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救治及手术治疗[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6):485-489.

[4] 刘国雄,肖柳斌,李鹏飞,等. 内、外固定与保守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骨痂生长及骨折愈合率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5):5646-5651.

[5] 陈 伟,张 奇,鲁 谊,等. 微创可调式接骨板治疗骶骨DenisⅡ型骨折[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5):385-390.

[6] 曾参军,谭新宇,黄华军,等. 基于3D打印的腹直肌旁切口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36(2):220-225.

[7] 王鉴顺,郭晓山.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8):652-655.

[8] 田 辉. 外固定支架联合手术治疗创伤性骨盆骨折患者42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889-2890.

[9] 吴新宝.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J]. 中华创伤杂志,2010,26(7):577-580.

[10]陈 明,谢 鸣,勘武生.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方式探讨[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5):445-447.

[11]肖玉周,周建生,张长春.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J]. 中国骨伤,2007,20(9):616-618.

[12]饶志涛,王树青,王家骐. 经骨盆前环皮下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骨折[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3):277-280.

[责任编校:赵唯贤]

2016-05-09

邱文奎(1980-),男,河南省鄢陵县人,硕士,主治医师,从事骨科创伤临床工作。

R 683.3

B

1008-9276(2017)01-0043-03

猜你喜欢

骨盆稳定型骨科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