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瓜(甘蓝、马铃薯)-水稻-花菜(青菜)一年三季水旱轮作粮经增效模式示范

2017-02-01郑永跃陈建国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农技站315191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水旱轮作花菜净收入

林 照 郑永跃 陈建国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农技站 315191)

戴宏杰 谢德善 许善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农业科技教育管理站 315100)

周书军*(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鄞州区执行部 315100)

西瓜(甘蓝、马铃薯)-水稻-花菜(青菜)一年三季水旱轮作粮经增效模式示范

林 照 郑永跃 陈建国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农技站 315191)

戴宏杰 谢德善 许善杰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农业科技教育管理站 315100)

周书军*(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鄞州区执行部 315100)

近年来,宁波市姜山镇探索出了一批多种多养、优质高产、节本增收、安全生态的农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并进行了相关示范推广。现将西瓜-晚稻-花菜、甘蓝-晚稻-青菜和马铃薯-早稻-花菜3种种植模式的示范情况、种植技术及经济效益进行总结介绍,以期促进西瓜(甘蓝、马铃薯)-水稻-花菜(青菜)一年三季水旱轮作粮经增效模式的推广应用。

西瓜;甘蓝;马铃薯;水稻;花菜;青菜;水旱轮作;粮经增效模式

姜山镇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南部,拥有耕地面积0.507万hm2,是浙江省重点产粮乡镇,常年粮食播种面积达0.6万hm2次。近年来,在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该镇把农作制度创新作为平原稻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因地制宜地对土地、物种、季节进行了科学配置,探索出了一批多种多养、优质高产、节本增收、安全生态的农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并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成为了浙江省创新农作制度的重点乡镇。其中,西瓜(甘蓝、马铃薯)-水稻-花菜(青菜)一年三季水旱轮作粮经增效模式,不仅科学合理地安排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还将冬闲田利用起来,提高了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并通过水旱轮作实现了土壤结构改良,促进了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增加了农户收入。为促进该水旱轮作粮经增效模式的推广应用,特进行了相关种植示范,现将示范结果介绍如下。

1 示范概况

示范实施基地位于姜山镇圣鸟果蔬家庭农场,种植地设在姜山镇虎啸漕村、陈介桥村、蔡郎桥村,种植时间为2015年1~12月,实施粮经结合、水旱轮作面积共15.87 hm2。

2 西瓜-晚稻-花菜种植模式

2.1 种植地点

该模式在姜山镇虎啸漕村进行示范,面积为7.33 hm2。

2.2 主要种植技术

2.2.1 “早生华京”花菜

上一年12月初撒播,每667 m2播种量为450 g,3月初收割。播种前2~3 d每667 m2用施田补10 mL封草,每667 m2施复合肥30 kg作基肥。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薄肥勤施,可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5 kg;同时做好防虫网覆盖、黄板诱虫等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2.2.2 “抗病948”西瓜

3月上旬育苗,栽后小拱棚覆盖,3月底至4月初移栽于大田,5月底开始收获。栽前整地做畦,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作基肥,配施磷钾肥。畦宽2.5~3 m,每畦种1行,株距60~70 cm,每667 m2栽600株,栽后浇定根水。10 d后每667 m2施复合肥5 kg;果实膨大期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0 kg加硫酸钾5 kg;采收前10 d停止施肥。生长期间做好枯萎病、炭瘟病、白粉病和蚜虫、潜叶蝇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2.2.3 “宁84”晚稻

6月底播种、培育壮秧,7月下旬机插移栽,11月中旬收割。适当减少基肥施用量,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作基肥;返青后每667 m2追施尿素7.5 kg;中期控制氮肥使用,做到看苗施肥;穗肥一般每667 m2施尿素5 kg加氯化钾5 kg。生长前期深水扶苗,浅水促分蘖,超前搁田;中后期田间保持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田间建立浅水层;收割前10 d断水。

2.3 经济效益分析

按每667 m2计算,花菜产量为1500 kg,产值为4200元,农资、土地、人工成本分别为250、400、1200元,净收入为2350元;露地西瓜产量为2500 kg,产值为6250元,农资、土地、人工成本分别为350、400、1050元,净收入为4450元;晚稻产量为525 kg,产值为1780元,农资、土地、机械人工、烘干成本分别为80、400、300、130元,净收入为870元;合计全年产值为12230元,净收入为7670元。

3 甘蓝-晚稻-青菜种植模式

3.1 种植地点

该模式在姜山镇陈介桥村进行示范,面积为7 hm2。

3.2 主要种植技术

3.2.1 “兰州包心菜”甘蓝

上一年12月上旬播种,2月初移栽,5月中旬收获。栽前整地做畦,每667 m2用复合肥(15∶15∶15)50 kg作基肥。种植株行距35 cm×40 cm,每667 m2栽4500~5000株。3月上旬莲花期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三元复合肥10 kg;3月底追施复合肥15 kg。2月中旬用稳杀得防除禾本科杂草;3月中旬用阿维菌素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及蚜虱。

3.2.2 “甬优1540”晚稻

6月初移栽,10月底收割。本田期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返青后每667 m2追施尿素7.5 kg;中期控制氮肥使用,做到看苗施肥;穗肥每667 m2施尿素5 kg加氯化钾5 kg。生长前期深水扶苗,浅水促分蘖,超前搁田;湿润孕穗,深水抽穗,活水灌浆;严禁断水过早。

3.2.3 “华冠”青菜

整地做畦,畦宽1.7 m,并每667 m2施复合肥40 kg。11月初撒播,翌年1月初收获。生长前期薄肥勤施,保持土壤湿润,收割前及时追施速效氮肥。

3.3 经济效益分析

按每667 m2计算,包心菜产量为4200 kg,产值为5040元,农资、土地、人工成本分别为220、400、750元,净收入为3670元;晚稻产量为690 kg,产值为2350元,农资、土地、机械人工、烘干成本分别为150、400、300、130元,净收入为1370元;青菜产量为1500 kg,产值为4200元,农资、土地、人工成本分别为280、400、1200元,净收入为2320元;合计全年产值为11590元,净收入为7360元。

4 马铃薯-早稻-花菜种植模式

4.1 种植地点

该模式在蔡郎桥村进行示范,面积为1.53 hm2。

4.2 主要种植技术

4.2.1 “东农303”马铃薯

栽前整地做畦,一般畦宽2 m,沟宽25~30 cm。1月中旬播种,株行距35 cm×50 cm,每667 m2栽4000~4500株,播种后用地膜覆盖。每667 m2穴施复合肥(16∶16∶16)50 kg作基肥。4月底收获。

4.2.2 “中早39”早稻

4月中旬播种,5月中旬移栽,8月初收获。每667 m2施复合肥30 kg作分蘖肥;中期控制氮肥使用;穗期每667 m2施尿素5 kg加氯化钾5 kg。水稻2~3叶期用农朋友除草1次;6月中旬用康宽防治螟虫;7月初用满穗+吡蚜酮兼治纹枯病和稻飞虱。

4.2.3 花 菜

选用散花菜种植。8月初播种,9月初移栽,12月底收获。生长前期薄肥勤施,防止蹲苗僵苗;如遇低温早花,应追肥促长,并增施钾肥、硼肥和钼肥;重施蕾肥。适时防治病虫害。

4.3 经济效益分析

按每667 m2计算,马铃薯产量为2000 kg,产值为4800元,农资、土地、人工、机械成本分别为320、400、300、70元,净收入为3710元;早稻产量为510 kg,产值为1680元,农资、土地、机械人工、烘干成本分别为175、400、300、130元,净收入675元;花菜产量为2150 kg,产值为5160元,农资、土地、人工成本分别为360、400、1350元,净收入3050元;合计全年产值为11640元,净收入为7435元。

5 示范制约因素和建议

东部沿海平原地区易受秋季台风和夏季梅雨涝害影响,导致作物减产减收,是制约西瓜(甘蓝、马铃薯)-水稻-花菜(青菜)一年三熟水旱轮作粮经增效模式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但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深入发展,相信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妥善解决。

2016-10-28

*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水旱轮作花菜净收入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浙江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弟子规
弟子规
花菜这样做,比肉还好吃,不知道太可惜!
花菜妹妹的爆炸头
长期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稻—油轮作生产力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大棚浅水藕黄秋葵小白菜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早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模式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