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2017-02-01施菊琴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农业技术推广站2253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夏大豆淮南田块

施菊琴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25300)

淮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施菊琴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225300)

为充分发挥大豆新品种的生产潜力,提高淮南地区夏大豆种植的产量和效益,从土壤选择、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化学除草、田间管理、科学施肥、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淮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淮南地区

淮南地区由于夏大豆种植面积小,种植田块大多以不能种植水稻的高地为主,且农户大多自留种,造成淮南地区夏大豆品种更新换代慢、品种老化、产量低。为充分发挥大豆新品种的生产潜力,提高淮南地区夏大豆种植的产量和效益,笔者介绍了夏大豆生产中关键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1 田块选择

选择2~3年未种过豆科作物、肥力中上等、平整连片的田块种植夏大豆。整地后及时挖好横墒、竖墒,确保三沟配套、沟沟相通,做到旱能灌、涝能排,确保畦面无积水。

2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淮南地区种植的夏大豆新品种,如“通豆11”、“苏豆7号”、“通豆5号”、“南农99-6”等。

3 种子处理

3.1 选 种

播前人工或机械剔除病虫粒、破损粒和秕粒,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整齐均匀、饱满的籽粒作备用种。同时,播前做好发芽试验,确保发芽率达85%以上。

3.2 晒 种

播前晒种2 d,以提高大豆的田间出苗率,但应避免直接晒在水泥地上,防止高温烫伤种子。

3.3 药剂拌种

播前可用50%多菌灵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用药量为大豆种子重量的0.3%;也可用高巧种衣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药量为每10 kg大豆种子用高巧种衣剂2袋。

4 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能保证大豆植株群体生长发育整齐一致。同时,由于夏大豆是短日照作物,播种过早,会造成其营养生长期过长,株高过高,田间郁蔽,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发生严重,生殖生长转化无力,开花结荚率低;播种过迟,植株营养体过小,主茎节数不足,导致产量下降。淮南地区夏大豆播种适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

5 合理密植

分枝力强的夏大豆品种、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每667 m2种植密度宜在0.8万~1.0万株;以主茎结荚为主的夏大豆品种及土壤瘠薄、肥力较差的田块,每667 m2种植密度宜在1.2万~1.5万株。

6 化学除草

大豆播种后至出苗前,每667 m2用72%都尔乳油100 mL或50%乙草胺乳油120 mL对水50 kg喷雾,对土壤进行封闭除草。注意要均匀喷雾,特别是乙草胺乳油在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药害。在大豆出苗后至3叶期、杂草2~4叶期,每667 m2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 mL或15%精稳杀得乳油50 mL或5%精禾草克乳油60 mL对水30 kg在大豆行间进行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每667 m2用10.8%高效盖草能30 mL加25%氟磺胺草醚40 mL对水30 kg喷雾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

7 田间管理

7.1 间苗补苗

大豆出苗后立即进行查苗,对缺苗严重的田块,必须立即进行补种或移密补稀,且移苗时间越早越好。移栽时苗尽量多带土,一般在下午4点后进行移栽,移栽后立即浇水,以提高成活率。同时,及时间苗,一般每穴留苗2~3株,可分2次间苗,最后达到苗匀苗壮的要求。

7.2 中耕松土

中耕能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调节水分、促苗早发、形成壮苗。夏大豆生育期内一般需中耕2~3次,第1次通常在大豆苗子叶展开后进行,第2次在大豆苗高15~20 cm时进行,第3次在大豆开花前进行。中耕前浅后深,后2次中耕要结合培土,将土培壅到植株根部,既可预防倒伏,又利于排灌。

8 科学施肥

8.1 施足基肥

大豆根系虽然能固定土壤中的氮肥,但不能满足大豆生长发育的需求,必须确保足够的肥料供应,才能达到高产的目标。因此,有条件的田块,可在耕地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00~800 kg加45%高效复合肥20~30 kg作基肥。

8.2 看苗追肥

对于土壤瘠薄、肥力较差的田块和苗期生长较弱的田块,在封垄有困难的情况下,可在大豆分枝期或开花期进行1次根际追肥,以施氮肥为主、深施为宜,每667 m2施尿素3~5 kg,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防止氮素挥发损失;对幼苗生长健壮的晚播田、低洼地及晚熟品种,不宜追施氮肥,以免大豆徒长。在花荚期,叶面喷施硼肥和钼肥以利于保花促荚,可每667 m2施0.2%硼砂100 g和0.03%~0.05%钼肥50 g对水30~40 kg。在鼓粒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利于蛋白质积累及预防早衰,可每667 m2施磷酸二氢钾0.2~0.3 kg对水30~40 kg。

9 病虫害防治

9.1 病 害

大豆生长中期主要病害有花叶病毒病、霜霉病等。花叶病毒病因缺少对症药剂,一般结合防治蚜虫来阻止花叶病毒病的传播。每年7~8月为霜霉病发病盛期,可每667 m2用乙磷铝300倍液或甲霜灵800倍液40 kg左右喷洒防治。

9.2 虫 害

大豆幼苗期主要防治地老虎,可每667 m2用90%敌百虫晶体60~70 g对温水1 kg溶化,拌麦麸3~4 kg制成毒饵,于傍晚撒在田间进行防治。生育期间主要虫害有豆天蛾、造桥虫、棉铃虫、蚜虫、食心虫等。豆天蛾可在幼虫期每667 m2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0 kg喷雾防治;造桥虫可每667 m2用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倍液50~60 kg喷雾防治;大豆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每667 m2用10%溴氟菊酯乳油15~20 mL对水40~50 kg喷雾防治。注意药剂喷施宜在下午4时后进行,并严格控制用药量与浓度。

10 适时收获

大豆收获适期为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一般叶片大部分脱落、籽粒呈黄色、手摇植株豆荚有响声时即为收获适期。

[1] 韩天富.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5.

[2] 杨彩云.夏大豆的产量潜力与高产栽培技术[J].大豆科技, 2001(5):16-17.

[3] 常鸿杰,苏国修,李秋丽,等.大豆新品种辛豆12的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6(10):232-233.

2016-11-21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编号:SXGC(2015) 264]

猜你喜欢

夏大豆淮南田块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优质夏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水肥运筹对夏大豆植株形态和根瘤发生的影响
水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下不同虾苗放养模式对比试验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安徽淮南地区秋冬茬番茄育苗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