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痛的辩证分型及针灸治疗

2017-02-01周娥李田园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毫针泻法委中

●周娥 李田园

腰痛的辩证分型及针灸治疗

●周娥 李田园

腰痛是一种现代临床常见疾病,根据中医学理论将其分为寒湿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湿热腰痛,按照经络理论可将其分为太阳经腰痛、少阳经腰痛、阳明经腰痛、少阴经腰痛、厥阴经腰痛、太阴经腰痛,本篇论述腰痛的辨证分型及针灸治疗。

腰痛;分型;针灸治疗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古代文献对腰痛早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载:“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首先提出了肾与腰部疾病的密切关系;《素问·刺腰痛论》根据经络循行,阐述了足三阴、足三阳以及奇经八脉为病所出现的腰痛病证,并介绍了相应的针灸治疗;《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言:“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论述了寒湿腰痛的发病、症状与治法;《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侯》认为,腰痛是由于“肾经虚,风冷乘之”,“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在发病方面强调肾虚,风寒留着,劳役伤肾,坠堕伤腰及寝卧湿地等因素。现代医学代医学认为,腰痛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证候,诸如腰部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发生损伤或病变,任何原因导致的姿势失衡和某些内脏疾病都可引起腰痛。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率较高,据国内外医学杂志报道,世界人口的80%的患过腰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引起腰痛疾病包括腹腔内脏疾患、妇科疾患、精神疾患所引起的腰痛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以及脊柱病变等,除外内脏疾病,临床上以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以及脊柱本身骨折、结核、肿瘤等器质性疾患所致的腰痛[1-3]。

中医学根据腰痛的不同症状表现将其分为寒湿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湿热腰痛,按照经络理论又可将其分为太阳经腰痛、少阳经腰痛、阳明经腰痛、少阴经腰痛、厥阴经腰痛、太阴经腰痛,下面将着重论述腰痛的辨证分型及针灸治疗。

1 寒湿腰痛

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苔白腻而润,脉沉紧或沉迟。

治法:散寒除湿,温经通络

处方: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大肠俞、委中

操作方法: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或针灸并用。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 瘀血腰痛

主症: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甚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操作方法:以上各穴均用泻法,10次为一疗程。

3 肾虚腰痛

主症: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㿠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

处方: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大钟

肾阳虚:关元、气海

肾阴虚:绝骨、照海

操作方法:根据阳虚阴虚之不同,辩证补泻,10天为一疗程。

4 湿热腰痛

主症: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夏季或腰部着热后痛剧,遇冷痛减,口渴不欲饮,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处方:肾俞、腰阳关、环跳、秩边、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操作方法:以上各穴均用平补平泻手法,10天为一疗程。

根据经络理论又可将其分为太阳经腰痛、少阳经腰痛、阳明经腰痛、少阴经腰痛、厥阴经腰痛、太阴经腰痛。

4.1 太阳经腰痛

症见腰背沉重酸痛,引项脊。多为寒湿客于经络或劳损,血行不畅。取委中,毫针直刺1.5寸,用捻转泻法,或三棱针放血,出血少者,可用真空2号罐拔3~6分钟。配后溪或腰4、6椎夹脊徐疾泻法,留针30分钟,一般1日1次,治疗3、5次即愈。

4.2 少阳经腰痛

症见腰刺痛引胁,不能俯仰,不可以顾,多因气郁、血瘀而致气机阻滞,血运不畅。取阳陵泉毫针直刺1.5寸,用捻转泻法,配支沟或阿是穴,均泻法,留针30分钟,7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

4.3 阳明经腰痛

症见腰胀痛及腹,不能左右回顾,多因寒邪内积,气机痹阻,失于条达,气血运行不畅。取足三里,毫针直刺1.5寸,得气后使针感向上传导,然后再用捻转开阖泻法或三棱针点刺放血,配阿是,留针30分钟,7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

4.4 少阴经腰痛

症见腰酸痛及脊内,多因肾气虚惫,或寒湿之邪乘虚而入。取复溜穴,毫针直刺1.5寸,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并用艾条灸3、5分钟。配命门、肾俞重灸。10天1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

4.5 厥阴经腰痛

症见腰痛筋急,引及腰骶,多因寒邪客于肝脉。取蠡沟穴,毫针直刺1.5寸,配郄门、阿是均用泻法,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

4.6 太阴经腰痛

症见腰痛而热,心烦,痛引腰下。多因寒湿,湿热客于经络,气血阻滞。取地机穴,毫针直刺1.5寸用徐疾泻法,配鱼际、阿是留针30分钟,10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

5 结语

腰痛病因有外感、内伤、跌仆挫闪。其发病常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挫闪为标[4]。肾虚或为肾阳不足,或为阴精亏虚,腰府失养,属虚;寒湿、湿热、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属实。实证延久可致正虚,虚证又易感邪致病。治疗时实证重在祛邪通脉活络,寒湿腰痛当温经散寒祛湿,湿热腰痛当清热利湿舒筋,瘀血腰痛当活血化瘀通络。虚证重在扶正,补肝肾、强腰脊、健脾气是常用治法。治疗本病,除针灸治疗外,尚可配合內治法、按摩、理疗、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1]沙碧源,陈宏,张丽荣.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36例临床观察[J].临床报道,2009,31(3):252-253.

[2]谢辉,常小荣.针灸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60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09,6(05):8-10.

[3]姚海青,吕德纯.早期康复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8.30(1):49-50.

[4]谭伟伟,何升华.腰痛—历史沿革与文献探微[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3):87-93.

猜你喜欢

毫针泻法委中
彭氏分筋推拿手法中所取“委中下”的定位依据及优势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腰酸背痛找委中
拍打委中穴,健腰更护肾
委中穴的临证应用初探*
太阳穴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