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DIO模式下的《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7-01-28姜琳琳

职业技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建筑史建筑学课程体系

孙 迪,姜琳琳

(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51)

基于CDIO模式下的《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孙 迪,姜琳琳

(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51)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国内许多大学已经开始着手开始尝试进行CDIO的工程教育改革。而建筑学专业由于普遍实行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制度,对本科生的专业能力作了较高的要求。建筑历史都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以建筑历史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为切入点,探求在CDIO大背景下如何培养符合需求的建筑专业人才。

建筑历史;工程教育模式;课程体系

1 建筑历史课程发展概况

建筑历史都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可以使建筑系学生了解建筑的历史与发展情况,而且也使他们更了解这门建筑学。在建筑学学科的所有专业课程中,建筑历史课是最早开设的几门课程之一,自上世纪20年代,该课程已陆续在全国各高校建筑系设立,他为建筑系学生提高修养、丰富建筑知识、激发建筑创作构思、了解建筑技术都起到积极作用。

2 CDIO 模式下对建筑人才的要求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国内许多大学已经开始着手开始尝试进行CDIO的工程教育改革。而建筑学专业由于普遍实行国家专业教育评估制度,对本科生的专业能力作了较高的要求。具备广博知识和精深专业能力,是社会对建筑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这种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以下背景提出来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现有的工程教育模式必须与快速发展的工程技术相适应。

3 当前建筑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课程体系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这种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暴露出了很多弊端,尽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在不断的调整和改革,我本人在之前的教学中也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就现有的整体的建筑历史学科课程体系而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3.1 学生课后作业的存在问题

基于原来的教学方式,学生课后作业仍沿袭原有方式,以巩固课堂所讲知识点的题目为主,多为基本的重要知识点。此种方式对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确有很好的作用,但同时每个问题都有相对确定的答案,也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学习知识仅限于死记硬背知识点,这对于学生独立分析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无益的。

3.2 现有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考核方式,采用综合的考核评定方式,即学生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两部分按比例综合构成。我们学校对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所包括的考核内容都做了相关规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纸试卷以及学生平时成绩考核内容所给定的成绩,并不完全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出学生真正的学习成果。

3.3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的不足之处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内容总是比较陈旧,滞后于现实生活的要求,特别是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教材往往脱离现实、脱离基层工作实际,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我们的教学方法更是多年来只注重于应试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使我们今天不少的大学生成为“高分低能”儿,社会实践能力低下和全面综合素质缺失,学习内容和能力缺失,全面分析问题能力低下。例如,当讲述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建筑时,发现许多学生竟然对于该地区的历史或者地理等情况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反映了很多学生知识构成的不平衡。

4 CDIO 模式下对建筑历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4.1 扩展课内课外的资料阅读深度。《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涉及的历史比较深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在对教学资料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拓宽资料的深度、宽度,增加资料的丰富性,必须取消单一的教学知识,为学生提供更生动活泼的建筑知识内容,使学生对这门课更加感兴趣。

4.2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在课程讲授前把相关章节必须掌握和了解的问题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主动思考。建筑类型评述部分,改变传统的听讲课教学方式,采取讨论会形式,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部分内容为专题,以问题为主导,安排学生课下研习,课上汇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比如教师提前将相关书籍、网站向学生推介,布置学生在课下做功课,课上进行分组汇报以讨论为主的学习方式。

4.3 史论部分重点突出“以史带论”的教学特点,课程方式通过课堂与实地调研来进行, 课程范围包括中外建筑的基本史实、古建筑实地测绘, 注重突出不同时代建筑的理论与方法对当代的启示。强调学生对建筑发展脉络的把握,形成历史的建筑观。

4.4 通过对建筑概论、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外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外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建筑分类分级与建筑设计方法、建筑认识赏析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领悟自然、社会和工程的彼此协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感知未来的卓越工程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激发献身建筑学专业的热情和理想,为今后的学习增添力量。

5 结语

当今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基于CDIO工程教育改革,对建筑人才应注意更全面更深入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基本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突出强调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国际视野和基于本专业的国际交流能力。

[1]王飞,丁峻峰.交叉视角:欧美建筑城市院校动态访谈精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David Nicol,Simon Pilling.Changing architectual education:Towards a new professionalism Press,2000.

[3]朱文一,刘健.面向世界的清华建筑教育[J].城市建筑,2011.

(编辑 赵欣宇)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 Based on CDIO Mode

SUN Di, JIANG Linlin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Engineering, Harbin 150051, China)

In order to fully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many domestic universities have begun to try to carry out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of CDIO. However, because of the widespread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national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s higher. The architectural history is a basic subject,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course system.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 as a starting point, explore how to develop construction profession talents who meet need in the context of CDIO.

architectural history; engineering education mode; course system

2016-12-25

黑龙江工程学院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4QJ03.

孙迪(1979-),女,硕士学位,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历史及其理论。

G712

A

1672-0601(2017)03-0091-02

猜你喜欢

建筑史建筑学课程体系
建筑史话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史话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建筑史话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