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三红”精神 传承老区基因

2017-01-25李增为曾志勇

红土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德清沙美老区

李增为 曾志勇

弘扬“三红”精神 传承老区基因

李增为 曾志勇

厦门市翔安区共有82个老区基点村,占全区社区(村)总数的72.5%,是福建省最早的革命老区县之一,共有100多名优秀儿女为了建立新中国献出宝贵生命,赢得了“星火早燃,红旗不倒”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规划的全面实施,为了促进革命老区建成全面小康,在翔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有15个村(居)建立了“社区书院”,其中老区村书院占12个。2015年以来,区老促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发[2015]64号文件和福建省关于开展老区“三红”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亮出“老区牌”,打好“老区牌”,充分利用社区书院等教育平台,在老区基点村大力开展弘扬红色传统、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三红”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许多年轻干部和青少年感慨地说:“三红”教育让我们了解翔安老区的光荣历史,生在老区应知道老区、热爱老区,更好地建设老区。忘记老区就是一种背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组建红色传承团队

区老促会主动联合了区民政局、老干部局、关工委、教育局等部门,组建了一支由离退休干部志愿者、老党员志愿者、老教师志愿者、青少年网络志愿者等组成的老区红色传承宣传团队,共30人,走进社区,登上社区书院讲台,传播红色历史文化和老区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政治信念,不忘老区革命历史,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二、编写红色教育读本

红色传承团队深入全区各老区基点村,了解和收集有关红色史料,编写红色教材。其中有《兵哥趣事》《杏坛情缘》《彭德清将军在安南同边区领导的革命斗争》《红色沙美》等革命回忆录,颂扬了彭德清将军等老一辈革命先驱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光荣历史功绩。区老促会秘书长李增为编写的《“星火早燃”的红色记忆》教材,老教师志愿者发挥美术专长编绘出版的《锄山英烈传》连环画册,歌颂地下党抗日游击队在锄山地区的抗战事迹。红色传承团队近两年来共编写红色宣传文章达35万多字,受到老区基点村干部群众的喜爱。

三、传播老区红色精神

红色传承团队分为6个组,由区老促会领导带头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大力开展“三红”教育。翔安在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彭德清、陈先查、彭友圃等著名开国将领和革命先烈,他们的丰功伟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翔安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一年中,共宣讲56场次,听众达4.2万人次。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对老区红色历史有更深的了解,还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彭德清纪念室”“红色沙美纪念馆”“沙美农民协会旧址”“锄山抗日游击队训练遗址”“陈先查烈士墓”“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等革命遗址,缅怀先烈。

四、开展红色记忆活动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2015年围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主题,广泛开展了红色记忆系列活动。先后在5个镇(街)举办了10场唱红歌文艺演出活动,吸引了2万多名青少年和村(居)民前来观看,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与此同时,还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演讲、征文、智力竞赛等活动;举办红色夏令营98场次,共有11545名青少年学生参加。通过举办红色记忆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忘老区的光荣历史和老区人民的伟大贡献,激励老区人民积极融入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单位:厦门市翔安区老促会)

猜你喜欢

德清沙美老区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时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明亮的眼睛
延安,老区的希望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德清裸心堡
老区在努力奔跑
走路看脚下
徐德清:往来于中美创新创业的“诗和远方”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