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顺乃是德之本

2017-01-25本刊评论员

红土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孝顺父母孝顺朱熹

本刊评论员

孝顺乃是德之本

本刊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和发达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弘扬和践行孝顺文化,优化家风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俗话说:衰老是人之常情,孝老乃德之大义。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落地,从咿咿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小学、中学、大学到择业、结婚生子,父母亲总是每时每刻牵挂着,心甘情愿地为儿女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哪怕自己多吃点苦、受点累,也不让儿女受委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子女成人后都深知父母为养育自己不易,知恩图报,十分孝顺自己父母。以孝子闻名于世的南宋朱熹,为满足母亲喜好,用武夷山所生产的莲子、板栗、桂花等食材,经过反复试验制作而成的一种糕点,后称朱熹孝母饼。朱熹制作孝母饼之举,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古人孝母美德代代相传,久久不衰。有的虽然远离父母在外工作,但每年总要抽时间回家陪伴父母,让老人高兴;有的父母年迈生病了或者住院,子女们都能轮流到医院看护,使父母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还有的为延长父母生命,儿女们争相为父母捐献自己的器官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孝顺的传统文化。

然而,应当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孝顺自己的父母也不是人人都做得很好。有的人在单位工作上遇到一些困难和麻烦,回到家里发脾气,不给父母好脸色,甚至用粗言辱骂;有的母亲生病,长期住在医院,不仅不去陪伴母亲,还说自己母亲喜欢住在医院;还有的是标准的“啃老族”,自己缺钱用,就向自己父母要,不给就不高兴,甚至动手打父母,致使母亲想不通而轻生等等。这些不孝顺行为,严重背离了孝是德之本的传统文化,影响了家风建设和社会和谐,应当大胆地抨击那些不孝顺父母的不良行为,唤醒他们的良知。

为何子女对父母尽孝道这么难呢?说到底是对父母缺乏责任感、义务感。俗话说,养儿防老。这是中国百姓的传统思想,谁也不能改变儿女必须赡养父母是义务的本分。父母老了,不能劳作了,儿女必须担当起父母养老的责任和义务,让父母能够不愁吃、不愁穿,幸福地安度晚年,这是作为儿女必须做的事。孝顺父母不仅要从大处着想,而且在细微之处也要多体谅、多关心。比如,父母年迈衰老,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只有在尽孝中,才能知晓恩情的宝贵,懂得责任的重要,感佩担当的真诚。感恩、责任、担当,是孝所蕴藏的要素,不仅是一个人的正心、修身、齐家的行事依据,更是社会和谐所赖以维系的价值之核。同时,要强化依法赡养老人,孝父母,报春晖;善反哺,德之巍,让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

哲人曰:“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以孝德实践为核心向外扩展,孝文化就成为代际沟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社会道德建设也能获得坚实稳固的支撑。

(潘孝猛 执笔)

猜你喜欢

孝顺父母孝顺朱熹
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的正确打开方式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怎么孝顺
孝顺的外婆
“朱子深衣”与朱熹
“孝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