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自信”教育与重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

2017-01-24■张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四个自信特色

■张 莉 张 欢

“四个自信”教育与重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

■张 莉 张 欢

政治信仰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自信”的新路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自信的要求,并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重申了“四个自信”的重要性。在“四个自信”教育基础上,重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坚定不移地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个自信;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教育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缺失:“四个自信”教育的前提

2013年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重回西柏坡,再次强调学习并发扬“西柏坡精神”,重申政治信仰是人之根本、民族之魂,更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然而,坚定的政治信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却面临自信不足的困境,制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也面临严峻挑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p80-81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其政治信仰实际状态,塑造其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社会,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健康向上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多元、选择功利化等倾向。这就需要高校教师深入而持续地做好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教育与引导,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作为当前重要的时代课题,自信依赖于宣传和教育,推进“四个自信”教育重塑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关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良性开展,也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题中之义。[2]通过高校“四个自信”教育的开展将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扎根于学生内心,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四个自信”教育的题中之义

“政治信仰”决不是脱离现实的抽象理论或空洞的口号、宣传,而是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物质经济、文化利益密切相关,正如列宁所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p407在大学生中推进“四个自信”教育,充分发挥四个自信的思想和行动导向功能,增强大学生的“四个意识”,坚定其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一)“四个自信”教育内容本身彰显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

1.推进道路自信教育,坚定社会主义航标

在高校推进道路自信教育,应向大学生群体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定背景和过程。回首中国近代以来的复兴之路,我们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苏为师——以苏为戒——摸着石头过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我们曾有过三条道路的历史抉择。一是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主张,走专制独裁之路;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道路;三是民主党派人士所倡导的中间道路,即资本主义道路。最后,历史选择了第二条道路,这也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尽管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如:国内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国外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但我们的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定了下来。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路,这条新路也被实践证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正如:薄一波所谈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始于毛而成于邓”。对于这条道路,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忘初心,全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可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富国富民的道路,也证明了人民选择的正确性。

2.开展制度自信教育,坚定社会主义体制

在高校开展制度自信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群体把握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建设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制度自信,源于制度的合理性;源于这一制度适应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源于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所具有的推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5]这一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并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等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换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的有机统一。[6]这些不同层次的社会主义制度经过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证明与考验,能有效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其生命力在于其执行力,在于其发展力,即实现制度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在实践中推进制度的完善。对此,通过在高校开展制度自信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和把握中国的政治体制,并为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提出宝贵的建议。

3.落实理论自信教育,坚定社会主义理论

理论自信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群体坚定对执政党的信念,坚定对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念,了解这些指导思想形成和确立的过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并确立的思想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及“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及“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旗帜,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实现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实现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富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伟大的创造。但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了经济上急于求成、政治上阶级斗争的局面,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为扭转这一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探索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重新迎来了“春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新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这一主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实践的发展,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共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导并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布局,提出了“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7]可以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导思想的生命力在于其适应力和发展力,这就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群体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保持坚定的理论自觉和自信。

4.推进文化自信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文化使命与文化责任

文化自信作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基础与源泉,为其提供着源源不断地文化滋养。作为一种主体心态,文化自信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自身理想、信念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与肯定,并由此产生的尊敬、珍爱、自豪等主观情感。[8]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所指出“文化软实力处于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最高层,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坚持文化自信,增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9]

一方面,文化自信的力量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涉及到对文化自信主题的阐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有基础、更广泛和更深厚的自信,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标识,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延续性。[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革命任务,培育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主要包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民族文化观的形成。[11]这一时期的文化将民族性置于首要地位加以论述,实现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统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新的文化样态,实现了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强基固本、聚气凝魂的基础工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动文化全面繁荣,增强文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占领文化制高点和文化高地,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另一方面,坚持文化自信必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维护主流文化价值的责任。历史虚无主义是以唯心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错误思潮,寄托着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政治需要。[12]历史虚无主义理论从中国历史领域着手,从歪曲中国近代历史到抹杀中国历史悠长的民族文化,企图通过对历史的否定来否定现实,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一种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历史虚无主义还强调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的消解,并削弱人们内在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这一错误思潮对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巩固期的大学生而言,容易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如:造成大学生政治信仰混乱、质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缺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影响高校乃至社会环境的稳定等。[13]尤其是在自媒体和全媒体的当下,多元文化多元思潮碰撞和较量更加激烈,如何在竞争和较量中保持文化的话语权并坚持创新尤为重要。因此,摆脱多元文化较量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推进文化自信教育,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这是重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重要环节,也是高校人才战略培养的需要。

(二)坚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正是“四个自信”教育的目标所在

“四个自信”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是支撑我国重建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精神大厦,推进“四个自信”教育,旨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

如果说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政治信仰,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是当代中国普通公民应该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也是我们的大学生群体应坚守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所以,在高校推进“四个自信”教育,是重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重要环节,也是高校人才战略培养的需要。正如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学生“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14]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勉励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并强调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养成十分关键,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能有前途和希望。可以说,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也才能坚定自己人生旅途的方向和坐标,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祖国栋梁之材;才能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各种“和平演变”策略,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奋斗,使“中国梦”变成现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联动机制建设:“四个自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四个自信”教育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大学生政治信仰建构的路径选择。通过“四个自信”教育重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其实践过程依赖于相关方面联动机制的建设。

首先,政府机关人员应首先做好坚定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表率。在做好“三个代表”的同时,学习和贯彻“四个自信”,这不是停留于口号和文字层面,不是停留于做宣传工作层面,而更重要的是亲身示范、以身作则。正如:实现中国的人民民主,首先应实现党内民主,由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的建设一样。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也应从党内政治信仰着手开始建立,带动全社会、带动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在当今社会,有部分党政机关干部,其自身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并不坚定,却大呼口号,大搞宣传让老百姓相信,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社会主义政治信仰面临着偏离和缺失的困境。所以,要推进“四个自信”的建构与教育,首先应从政府机关人员抓起,并依赖于其以身说法,以身示范,用行动来引导,因为没有行动的语言十分苍白,毫无说服力。

其次,作为高校第一战线上的领导和教师也应深入学习“四个自信”,并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反思中国高校政治信仰教育失效的原因,其中一个主要方面源于高校部分领导和老师自身没有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以至于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难以亲身示范地去说服学生认真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要求高校做到:一是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重视“四个自信”的学习和教学工作;二是坚持典型示范的原则,在高校领导和教师队伍中选择坚定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典型,加强对榜样的宣传工作;三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高校领导和老师的言行和举止,加强领导和教师的示范效应。

再次,“四个自信”教育需实现“四进入”。一是“四个自信”应进入思想政治课教材。高校思想政治课应以“四个自信”为教学核心,解决学生们思想中存在的困惑,为学生理解和树立“四个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四个自信”进入课堂教学过程这一“主课堂”中。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即把政治信仰教育作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各门课程根据各自的特点,从不同的视角、不同方面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三是“四个自信”需进入“第二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中。坚持深化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以增强学生社团、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重要作用,它有助于配合主课堂教学,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开展学生社会调查这种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利用各种重要节日或重大政治事件进行主题实践活动,使理论教学“主课堂”、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教育“大课堂”有机结合,保证教育内容的全方位、多角度,保证教育似“春雨润物”,渗透自然而连续;四是“四个自信”还应进入政府机关人员和高校教师队伍的考核测评体系中,把是否坚定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方面,其相应言行举止直接与其考评成绩挂钩。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是否树立“四个自信”,坚定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也应作为其考核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

最后,“四个自信”教育还应做到“三优化”。一是优化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理论性较强,教师单纯念报纸、读文件、照本宣科的方式,生硬灌输这种“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需优化。即强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采用“专题研讨—师生互动”的形式,强调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如:开展观看录像、讨论、辩论、专家形势报告会)等形式来提升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优化教师队伍。高校部分教师政治素养不高,缺乏对政治前沿问题的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意识,对待一些敏感问题抓不住关键,政治信仰有所动摇,与他们的角色任务极不相称。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选拔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教师,制定什么样的标准来对教师进行考评等问题,也是推进“四个自信”教育,重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优化网络环境建设。对此,政府应制定并完善各种措施,对网络传播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进行监测。如:适当的信息过滤和词汇过滤、网络论坛各种帖子的筛选以及网络话题的设置与引导,使网络传播承担并发挥社会责任。总之,全面建构“四个自信”并重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依赖于政府高校、社会各方面的总动员,为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找寻理论支撑和实践平台。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韩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6.

[3]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杨雪冬.以制度自信推动民主政治建设[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报,2012(6).

[5]转引自周龙.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述评之四[N].光明日报,2012-11-22(1).

[6]刘政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D].吉林大学,2015(6).

[7]秦宣.“四个全面”:形成发展、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J].思想理论导刊,2015(6).

[8]刘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理论学刊,2012(1).

[9]张永远.从文化自信维度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

[10]全燕黎.论“四个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8).

[11]程帅.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3.

[12]张晓红,梅荣政.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J].思想政治教育,2009(4).

[13]葛玉良,张晓娜.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6).

[14]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1—04—25(6).

责任编辑 卢莹莹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课题(编号:CJSD15-014)、西南石油大学人文专项基金资助(起步项目)“网络虚拟社会中的大学生道德问题与治理研究”(编号:2015RW007)。

2017-04-24

张莉,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人学理论;张欢,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意识形态。(四川成都,610500)

D43

A

1008-679(2017)03-0075-05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四个自信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坚定政治信仰 夯实党的政治建设根基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