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感染管理措施在血站的应用

2017-01-20陈昌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医源性采供血血站

陈昌贵

浅述感染管理措施在血站的应用

陈昌贵

目的 将感染管理的理念应用于采供血过程中,避免血液或工作人员被污染,确保操作者和血液安全,杜绝因输血引起的医源性感染。方法 加强血液采集、运输以及工作人员自身、采供血环境等方面的管理。结果 我站自实施感染管理以来,加强血站感染管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确保自身安全和血液质量安全,没有血液和工作人员被污染的情况发生,也没有输血传播疾病发生。结论 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完善的储血设备、良好的自我防备、定期的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是杜绝血站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血液质量安全和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血站;感染管理;效果分析

血站的感染管理包括工作人员、血液和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血液属于高危物品,其本身就是良好的培养基,容易被污染而引起细菌生长繁殖[1]。另一方面,采供血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高危职业之一,特定的工作环境和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血站业务一线的工作人员每天都面临感染的危险,操作不慎就可能导致血液被污染或自己被血液污染。

1 血站容易引起污染的因素分析

血站的污染主要包括血液、工作人员和医疗废弃物污染土壤、水源等引起医源性感染。

1.1 引起血液污染的因素

(1)献血员自身血液携带病原微生物;(2)采供血过程中操作不慎污染血液,引起细菌生长繁殖,甚至溶血;(3)血液储存温度不符合要求;(4)储血环境、储血设备和运输温度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血液被污染或溶血。

1.2 工作人员被污染

采血过程中,采血护士被穿刺针刺伤:(1)采血环境拥挤,献血人员众多,相互碰撞容易发生针头刺伤;(2)长时间工作或一人同时对两名献血员采血时易被针头刺伤;(3)操作中双手回套针冒放置不当误伤;(4)采血完毕,由于护针冒脱落, 在传递过程中被针头刺伤;(5)操作过程中被渗漏的血液和其他医疗废弃物污染。

1.3 医疗废弃物造成污染

医疗废弃物未经无害化处理,可能引起空气、土壤和人群感染,甚至可能引起传染病暴发流行。

2 血站感染预防措施

2.1 预防工作人员被血液污染

血站应重视采供血人员的学习培训,特别是新进人员和实习生,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不熟练,容易被污染。预防工作人员被污染:未经检测的血液可能带有经血液传播病毒,危险性高,危害非常大[2]。应选择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独立操作;采血前认真检查血袋质量,确认无破损、无渗漏[3]。工作人员应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在接收、离心、分离、热合及交付的各个环节对每袋血液进行目视检查。熟练掌握制备各种血液成分所需离心转速和离心力、加速和减速、离心时间和温度,避免离心破裂。工作人员处理报废血液时,应穿防护服、防水围裙、长筒防水鞋,佩戴帽子、口罩,戴防护眼镜[4]。

2.2 防止血液被污染

(1)献血员的筛选:献血前,应让献血员认真、仔细阅读“献血者须知”和“献血前健康征询内容”,签订“献血者知情同意书”,不仅是对献血者认真负责,而且为杜绝输血传播疾病构筑第一道防线[5];(2)操作过程中防止血液被污染;(3)采血所用一次性器材及消毒物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4)操作前及处理医疗废弃物后按WS/T313要求进行手消毒;(5)分段热合血袋导管时,应检查热合部位,若有渗漏,则重新热合,并评估对血液无菌性的影响;(6)成分分裂、包装入库,检验、储存等环节中发生血袋渗漏,及时处理该血袋和疑似污染的其它血袋或用物;按规定储存和处理检验标本[6]。

2.3 加强储血环境和储血设备管理

确保符合血液各种成分储存要求。按国家标准要求清洁、消毒储血环境和储血设备,加强温度监测记录,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应符合GB/T18883规定的要求[7]。

2.4 防止医疗废弃物污染

血站的医疗废弃物包括污水、报废血液、采集血液标本的穿刺针、三棱针、采血后的穿刺针、标本管、配血管、手套、使用后的一次性耗材以及棉签、棉球等,这些医疗废弃物应分类包装、登记,粘贴警示标签,注明产生科室或部门、收集日期,及时交付管理部门集中处理[8]。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3 讨论

由于采供血工作的特殊性和环境的特定性,血站业务一线的工作人员可能会操作不慎,血液被污染或自己被血液污染而引起医源性感染,无论是溶血或是细菌污染血液都具有危险性,轻则血液报废,重则引起输血传播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9-10]。必须加强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切实有效预防措施,杜绝医源性感染。应加强业务一线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和技术操作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对新进人员和实习生,应严格考试考核,授权后方能独立操作。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器材、消毒药品及无菌物品检查督促,确保安全有效。

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完善的储血设备、良好的自我防护、定期的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是杜绝血站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血液质量安全和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1] 杜滨,赵林,吴振军,等. 采供血机构站内感染管理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04,17(1):61-62.

[2] 唐秋萍,蔡于旭,张志亮. 血站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 海南医学,2012,23(7):99-100.

[3] 孙家志,龙建英. 血站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678-3679.

[4] 任红霞,孟毓,高美叶. 浅谈血站采供血过程中的消毒感染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244-245.

[5] 夏永建. 浅谈血站感染管理的关键点控制[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307-3309.

[6] 王芳,冯海艳. 血站与输血科医院感染隐患及预防控制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9):4765-4766.

[7] 王蕊. 检验科人员HIV职业暴露与预防[J]. 医学信息,2012,25(12):319-320.

[8] 许进福. 输血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1402-1403.

[9] 刘曼丽.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48-149.

[10] 韩秀华. 中心血站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与体会[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4.

The Application of Infe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in Blood Stations

CHEN Changgui Blood Supply Department, Center Blood Stations of Zhaotong, Zhaotong Yunnan 657000, China

Objective To apply the concept of infection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to avoid contamination of blood or staff,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operators and blood, and to prevent iatrogenic infection caused by blood transfusion.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the staff themselves,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environment. Result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infection, by strengthening the blood infection management training, improv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self protection,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to ensure their own safety and quality and safety of blood, no blood and staff were contaminated, no transfusion transmitted disease occurrence. Conclusion The health examination and vaccination in a safe and healthy working environment, blood storage equipment, improve the good self defense, regular bloo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event iatrogenic infec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blood stations; infection control; effect analysis

R197.6

A

1674-9316(2017)02-014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2.088

云南省昭通市中心血站供血科,云南 昭通 657000

猜你喜欢

医源性采供血血站
试论采供血机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浅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经气管切口误吸医源性呼吸道异物3例护理缺陷分析
浅谈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档案管理工作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