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催乳中药促进母畜泌乳机理的研究进展

2017-01-19熊绍斌莘海亮

中国兽医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缺乳催乳催乳素

张 森, 熊绍斌, 莘海亮, 田 珂

(1.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556000; 2. 贵州省雷山县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雷山557100)

催乳中药促进母畜泌乳机理的研究进展

张 森1, 熊绍斌2, 莘海亮1, 田 珂1

(1.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556000; 2. 贵州省雷山县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雷山557100)

母畜的泌乳情况关系着仔畜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对畜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养殖业集约化,导致母畜产后泌乳量低、甚至无乳的因素错综复杂,造成仔畜发育不良,导致成窝死亡,给我国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母畜泌乳量或延长其泌乳期,常使用相关激素配合治疗,此法对母畜自身内分泌系统影响较大,大大增高了母畜的淘汰率,并且畜产品中高残留的外源激素对人类的健康也有较大的影响。中草药自古以来被我国人民用于防治人畜疾病,具有纯天然、无残留、多靶点等优点。在众多的中医及中兽医典籍中不乏有催乳方药的记载,如《本草纲目》记载王不留行、通草、漏芦、穿山甲等药物,《清太医院配方》中记载的“下乳涌泉散”,《傅青主女科》中记载的“通乳丹”等方剂一直用于治疗产后缺乳症。《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也收录了“催奶灵散”、“通乳散”、“生乳散”等催乳药方。近年来,也时有使用中药提高母畜泌乳的研究报道,胡永灵[1]等给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按100g/头·d水平添加复合中草药制剂33 d,其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24.20%。王国强[2]等给泌乳母猪基础日粮中添加0.25%催乳中草药(主要由王不留行、黄芪、甘草、川芎、通草、当归等组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仔猪断奶窝重提高了26.33%,仔猪死亡率降低了47.28%。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在畜牧生产上的使用争议越来越大,催乳中药以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随着泌乳生理研究的深入,中药促进母畜泌乳的作用机理也成为热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促进母畜泌乳方药的应用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思路。

1 对母畜乳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乳腺是母畜泌乳的基础,其实质是由乳腺组织和分布期间的结缔组织构成,其比例在不同的生殖阶段受不同激素的刺激而不同。妊娠后期及哺乳期乳腺,在垂体分泌的催乳激素的影响下,乳泡腔增大,开始分泌,腺腔充满乳汁。研究表明,催乳中药能有效的促进母畜乳腺结构的发育,为乳汁的分泌奠定良好的基础。何俏军[3]等给哺乳期大鼠饲喂一定剂量的“麦当乳通颗粒”,发现大鼠乳腺腺泡腔及导管扩大增生,乳腺小叶间脂肪结缔组织减少,母鼠的泌乳量显著增加,其所喂养的仔鼠的体重也显著提高。此外,董世起[4]等给溴隐亭建立的产后缺乳模型大鼠灌服自拟的催乳汤,发现其能显著提高母鼠乳腺湿重,明显恢复母鼠乳腺结构。谢萍[5]等给溴隐亭诱发的缺乳大鼠模型灌服乳通颗粒,结果显示,溴隐亭引起的大鼠乳腺萎缩明显改善,泌乳量显著增加。以上研究显示催乳中药除了能促进正常母畜乳腺的发育外,还有维持乳腺结构完整及恢复其泌乳能力的作用。

2 对母畜内分泌的影响

动物泌乳的启动和维持都受到内分泌的调控和影响。在临产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速下降,垂体分泌催乳素(PRL),刺激乳腺腺泡上皮细胞启动乳汁的分泌。研究表明,催乳中药能显著提高动物血清中PRL的水平。钱学艳[6]等将四叶参提取物灌服缺乳大鼠模型,发现其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PRL水平,畅通泌乳通道,增加泌乳量。此外,曹晶[7]等将生化汤裁剪组成催乳方剂应用于产后缺乳模型大鼠,发现本方除了能显著提高大鼠的泌乳量和其血清中的PRL水平外,下丘脑5-羟色胺(5-HT)含量也显著提高。推测催乳中药的催乳机制可能除了提高血清中PRL水平外,与下丘脑分泌5-HT有着重要的关系。

然而有现象表明,高水平的催乳素并不一定有高的泌乳量,而低水平泌乳素并不一定泌乳量少或缺乳,有人认为,催乳素浓度与泌乳量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单纯用催乳素水平高低解释其泌乳机制并不十分确切,据研究,母畜泌乳水平可能与催乳素分子的亚成分比例有更为密切的关系。蒋俊和[8]等给产后缺乳大鼠灌服自拟中药方“产宝”,结果表明,药物组的PRL比例显著下降,而大鼠PRL比例显著升高,并与其泌乳量呈线性相关。推测该催乳药方促进泌乳的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催乳素亚成分比例来实现的。

也有学者认为,泌乳与血清中PRL水平的基础值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与机体对PRL的反应值有关。贾海兰[9]等研究表明,催乳中药对正常哺乳大鼠血清PRL的基础值无明显影响,但能提高吮吸引起的PRL上升值。提示催乳中药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乳腺与垂体之间的泌乳反射有关。

3 对乳腺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乳腺上皮细胞是乳汁分泌的主要细胞。穆莹[10]等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能增强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及活力。高云航[11]等将不同的方法提取复方中药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原代培养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结果显示,中药复方提取液在高浓度时促进细胞增殖。

李萌[12]等研究发现,王不留行水浸提液对乳腺上皮细胞泌乳信号转导基因P-AKT1、cyclin D1、PRLR、P-STAT5a和AMPK、GULT1的表达均有一定的作用,推测王不留行可能通过mTOR信号转导途径促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秦君[13]等研究发现,王不留行黄酮苷类成分可通过诱导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而促进小鼠上皮细胞的增殖。进一步证实了李萌等人的研究结果。

4 对乳腺合成分泌的影响

张晓峰[14]等给奶牛日粮中添加自拟催乳中药方“复方归芪散”,发现其第15天和第30天产奶量比对照组多3.72 kg和4.25 kg。但是牛奶的乳蛋白、乳脂率、乳糖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表明该催乳中药方能促进泌乳量,也间接反应该药方能促进乳蛋白,乳脂与乳糖的合成分泌。刘杰[15]等发现,甲珠和蒲公英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和乳糖分泌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葛增广[16]等也发现,王不留行、甲珠、通草、蒲公英、漏芦5种中药均能显著促进体外培养小鼠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的表达,王不留行和甲珠作用更强,佐证了刘杰的研究结果,提示催乳中药可以影响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基因的表达而促进泌乳。此外,葛增广进一步发现,这5种中药可显著提高Stat5的表达量。提示这5种催乳中药的催乳作用可能与Stat5信号转导途径有关。郑涛[17]等给母鼠灌胃通草提取液,结果显示,乳腺上皮细胞中β-酪蛋白及乳清蛋白mRNA的表达显著提高。并且乳腺上皮细胞中磷酸化Stat5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推测通草的催乳作用并非通过丘脑-垂体-性腺轴来促进催乳素的分泌而促进泌乳的。可能是通草直接作用于乳腺靶细胞,升高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转录激活因子Stat5的磷酸化水平,使细胞内信号转导加强,从而促进乳汁的分泌。

5 展望

母畜泌乳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生理过程,中药方药味配比繁多,成分复杂,促进泌乳的作用机理也较为复杂,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综上所述的几个方面,然而万中英[18]等研究发现,王不留行活性单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有抑制原代培养的泌乳中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iRNA-143、miRNA-125和miRNA-195的表达的作用,催乳素也有相似的作用。提示调节miRNA的表达可能也是催乳中药的作用机制之一。因此催乳中药的催乳机理是否与乳腺组织的miRNA调节有关,通过哪些miRNA进行调节,以及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调节均需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 胡永灵,叶世莉,罗佳捷. 中草药制剂对热应激奶牛泌乳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草业学报,2015,24(1):132-140.

[2] 王国强,程伟,张元中,等.复合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4, 5:29-32.

[3] 何俏军,李润萍,方瑞英,等. 麦当乳通颗粒对哺乳期大鼠的催乳作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4):245-247.

[4] 董世起,李欢欢,卞艺斐,等. 催乳汤对产后缺乳大鼠乳腺的影响[J]. 中兽医学杂志,2014(6):6-9.

[5] 谢萍,冯俭,李涓,等. 乳通颗粒对产后缺乳大鼠的药效学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4,29(2):138-140.

[6] 钱学艳,彭晓娉,周三,等. 不同产地四叶参对产后缺乳大鼠的催乳作用研究[J]. 食品与药品,2015,17(5):309-313.

[7] 曹晶,王根辈,颜璐璐,等. 催乳中药组方对产后缺乳模型大鼠的催乳作用研究[J].食品与药品,2013,15(6):404-406.

[8] 蒋俊和,龚勇军,姜海斌.产宝对缺乳症大鼠催乳素及其亚成分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新中医,2007,39(4):104-105.

[9] 贾海兰,王雅琼,李国俊,等. PolinGer治疗仪配合中药对提高产后泌乳量的研究[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9(2):147-148.

[10] 穆莹,江连洲. 大豆异黄酮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泌乳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1):187-190.

[11] 高云航,赵是钧,赵晗旭,等.不同方法提取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 中国兽医杂志,2016,52(1):27-30.

[12] 李萌,李楠,佟慧丽,等. 王不留行促进奶牛乳腺泌乳的信号转导途径[J]. 中国乳品工业,2012,40(6):8-10.

[13] 秦君,李庆章,高学军. 王不留行主要成分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β-酪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41(8):2442-2447.

[14] 张晓峰,董发明,邱妍,等.复方归芪散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12,33(10):45-48.

[15] 刘杰,陆黎敏,刘晓飞,等. 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泌乳性能影响[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10(6):281-283.

[16] 葛增广,佟慧丽,秦君,等. 不同中药提取物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β-酪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0(1):66-71.

[17] 郑涛,杨祖菁,钱林溪. 通草增加哺乳期乳汁分泌的机制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32(6):689-692.

[18] 万中英,佟慧丽,李庆章,等. 中药王不留行增乳活性单体及催乳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特异性miRNA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8):230-232.

2016-12-19

黔东南州科技项目〔黔东南科合J字(2014)4007号〕

张森(1982- ),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民族兽医学研究和教学工作,E-mail:zhangsen_cm@163.com

S853.7

A

0529-6005(2017)04-0069-02

猜你喜欢

缺乳催乳催乳素
中医体质辨别对产后缺乳、积乳等产后不良症的研究进展
绝经后妇女血清催乳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产后穴位按摩对分娩后缺乳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研究
别迷信这些催乳食物!
吸吮可以催乳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缺乳、少乳、乳胀的效果观察
揉揉捏捏乳香来
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PRL和SOD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