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预后转归的关系

2017-01-17李清华储新娟潘丹红侯双兴肖伟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15期
关键词:认知障碍磷酸化帕金森病

陈 阳 陈 华 叶 军 李清华 储新娟 潘丹红 侯双兴 肖伟忠

(上海市浦东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1323)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预后转归的关系

陈 阳 陈 华1叶 军 李清华 储新娟 潘丹红 侯双兴 肖伟忠

(上海市浦东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1323)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PD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同时,根据P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组)44例及PD痴呆(PDD组)56例,对比两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此外,将观察组患者根据治疗后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的不同分为UPDRS<35分组以及UPDRS≥35分组,对比两组血清磷酸化tau蛋白水平,并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为(115.5±56.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9.7±40.3)pg/ml,P<0.05〕。MCI组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PDD组(P<0.05)。UPDRS<35分组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UPDRS≥35分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与PD患者UPD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11)。结论 PD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帕金森病;tau蛋白;磷酸化

帕金森病(PD)属于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PD患者大约为400万〔1〕。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主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及姿势不稳的运动障碍表现〔2〕。大部分PD患者均会出现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障碍、认知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障碍等〔3〕。认知功能障碍是PD患者最为突出的非运动症状之一,特别是PD痴呆(PD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更加严重〔4〕。本文分析PD患者血清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与预后转归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2016年上海市浦东医院接受治疗的PD患者100例(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以及脑卒中研究所制定的PD诊断标准;②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5〕评分低于24分;③经临床检查、头颅CT及MRI检查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患者;④不伴有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男51例,女49例,年龄60~79〔平均(66.8±2.2)〕岁。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61~80〔平均(67.0±2.1)〕岁。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置于聚丙烯管中自然凝固,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保存于-80℃冰箱待测。检测方法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同时,根据P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组)44例及PD痴呆(PDD)组56例。此外,给予观察组患者相同的方案治疗,随后根据治疗后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6〕评分的不同将其分为UPDRS<35分组及UPDRS≥35分组。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为(115.5±56.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9.7±40.3)pg/ml,t=5.423,P=0.000〕。MCI组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PDD组〔(102.7±51.8)vs(128.7±60.8)pg/ml,t=2.309,P=0.023〕。治疗后UPDRS<35分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UPDRS≥35分患者〔(81.3±32.1)vs(99.3±45.8)pg/ml,t=2.296,P=0.024〕。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与PD患者UPD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3,P=0.011)。

3 讨 论

PD患者可能会出现多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包括执行功能障碍、记忆障碍、视觉缺陷以及痴呆等〔7,8〕。虽然认知障碍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中,但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报道发现:超过50%的PD患者在发病早期时便已有MCI,并随着病情的不断延长,最后发展为PDD〔9,10〕。目前,临床上用以治疗PD的方法较多,且在改善患者运动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在面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方面,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1,12〕。虽然也有部分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但作用较为短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通过研究分析找到PDD患者的发病机制中相关因素及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利于为临床治疗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思路以及靶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磷酸化tau水平的变化可能与PD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相关。研究显示〔13~15〕,tau蛋白具有磷酸基,而过度磷酸化会极大程度上降低tau蛋白与微管蛋白的结合力,从而使得受累神经元的微观结构稳定性降低,轴突转运出现异常,进一步使得突触丢失,对神经元功能造成损害,最终导致了大脑发生退行性病变。同时,MCI患者的血清磷酸化tau水平显著低于PDD患者。这提示了PD患者血清磷酸化tau水平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且随着血清磷酸化tau水平的不断升高,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也越高。本文也表明通过检测PD患者的血清磷酸化tau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的预后转归,可作为临床上PD患者治疗预后的指标之一。

1 Kataoka H,Ueno S.Severe cold lower limb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during the summer〔J〕.Neurol Int,2016;8(4):6676.

2 Paul BS,Singh A,Jain D,etal.Assessment of fatigue in Parkinson′s disease:Indian perspective〔J〕?Ann Indian Acad Neurol,2016;19(4):451- 5.

3 王丽娟.《中国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诊疗共识》解读〔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6;31(8):20.

4 张跃其,张 强,王丽凤,等.阿尔茨海默病及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突变位点的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7):540- 3.

5 张荣博,徐 彬.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亚型损害和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3):256- 9.

6 谢朝艳,丁雪萍,高吉祥,等.帕金森病患者流涎与吞咽困难的关系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11):856- 63.

7 Ho CY,Juan C,Troncoso David,etal.Beta- amyloid,phospho- tau and alpha- synuclein deposits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brain are not identified in the eyes of Alzheimer′s and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J〕.Brain pathology (Zurich,Switzerland),2014;24(1):25- 32.

8 安子薇,吴庆文,赵雅宁,等.表面肌电图在帕金森病患者综合运动训练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0):740- 3.

9 Cheng L,Xie WW,Wang SF,etal.Levodopa/benserazide microsphere (LBM) prevents L- dopa induced dyskinesia by inactivation of the DR1/PKA/P- tau pathway in 6- OHDA- lesioned Parkinson′s rats〔J〕.Scientific Rep,2014;4(1):7506.

10 仇福成,付 英,韩 瑞,等.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的机制及药物治疗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40):3193- 5.

11 朱明伟,孟秀梅,王鲁宁,等.神经变性疾病相关蛋白质在老年尸检脑组织中的表达〔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43(10):651- 6.

12 郑超群,蔡 晶.帕金森病蛋白质标记物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94- 6.

13 Liu C,Cholerton B,Shi M,etal.CSF tau and tau/Aβ42 predict cognitive decline in Parkinson′s disease〔J〕.Parkinsonism N Related Disord,2015;21(3):271- 6.

14 陈东万,王叶冉,曹红元,等.帕金森病患者血浆α- synuclein、Aβ及tau蛋白变化特点〔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33(15):6472- 5.

15 马云峰,王湘庆,郎森阳,等.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及Tau病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36(6):621- 4.

〔2017- 03- 20修回〕

(编辑 曹梦园)

上海市卫计委立项资助课题(No.201440466);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社区适宜人才培养计划(No.PWRs2013- 14)

肖伟忠(1968- ),男,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及变性疾病研究。

陈 阳(1964- ),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及变性疾病研究。

R742.5

A

1005- 9202(2017)15- 3736- 03;

10.3969/j.issn.1005- 9202.2017.15.041

1 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认知障碍磷酸化帕金森病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T69E模拟磷酸化修饰对Bcl-2与Nur77相互作用的影响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