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Meta分析

2017-01-06肖瑞崇李东书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11期
关键词:痛风性痛风西药

李 季 肖瑞崇 李东书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文献分析·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Meta分析

李 季 肖瑞崇 李东书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4)

目的总结分析在治疗痛风过程中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通过文献检索方式对中医药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的文献主要来源于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在确定检索的

、文献的入选标准、文献的排除标准等内容后实施检索。本次研究中文献的发表时间从2002年截止到2015年12月,采用Revman5.2软件对符合要求的文献实施数据分析处理,单变量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和95.0%可信区间表示。结果最终满足要求的文献总共有24篇,涉及到患者1690例,所有文献均为中文,使用Meta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P<0.00001,Z=11.41,OR=0.04,95.0%CI[0.04,0.09],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Z=4.71,RR=1.07,95.0%CI[1.04,1.08]。结论 对于痛风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药治疗相对于西药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明显优势,系统的评价表明了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痛风 中医药 Meta分析

痛风属于炎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发病部位多、反复发作的特点[1]。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如果患者在急性发病后没有有效治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严重的可引起患者出现关节畸形,同时在临床上并发症较多,而且较为严重,比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尿酸结石等[2]。在治疗痛风方面,中医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报道较多,但是对于这些文献报道缺乏系统的评价,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治疗痛风的发展。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对中医药治疗痛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施评价分析,进而为临床痛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检索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文献报道主要来源于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国内的核心期刊,其中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报道。所有报道中涉及平行对照试验(RCT)以及半随机对照试验(CCT),所有文献语言均为汉语。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文献时间为2002年截止到2015年12月。本次文献检索中确定的关键词为 “痛风”“中医”“中药”“中医药”[3]。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经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CT或者MRI等辅助检查确诊为痛风;2)所有患者在进入研究阶段之前3个月内没有采用其他药物治疗方法实施治疗;3)所有患者的分组按照随机试验或者半随机试验分组;4)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例数、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类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较小,具备可比性;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有完整的治疗数据记录,同时在治疗后有随访的相关记录;6)所有文献报道中涉及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排除标准:1)患者中有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心脏病、传染病、精神异常等患者;2)没有涉及到随机性的研究报道;3)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或者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药联合治疗的文献;4)仅关注患者治疗效果,忽视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5)文献报道中数据来源不可靠,没有进行实际研究的文献[5]。

1.3 干预措施 文献报道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采用的是西药治疗,没有采用任何中医药成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中医药治疗,没有采用其他西药实施辅助治疗[6]。

1.4 疗效标准 所有痛风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7]。显效:经过治疗在随访期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同时实验室对患者的尿液、血液检查以及CT、MRI检查显示正常。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同时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加重,各项检查均表现出异常。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中对于符合要求的文献实施质量控制,具体由2名专业的评价员完成文献的质量评价,对于每一篇文献2名质量检验员均检验合格后方可加入研究范围,对于存在分歧的文献在评价过程中双方可通过讨论后决定是否入选[8]。在文献质量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是Jadad质量分析法,将文献的质量划分为1~5分,1~2分表示低质量的文献报道,3~5分表示高质量的文献报道。通过对文献质量的进一步评定,完整地完成文献的系统评价分析[9]。

1.6 资料提取 对于满足要求的文献需要将重要的资料进行提取,其中提取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第一作者、发表时间、研究组合对照组的例数、各自的治疗方法、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在具体的资料提取过程中同样由2人共同完成,在提取资料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录入问题,在录入数据后由另一名人员进行检查,确保所有数据的正确性。

1.7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对相关的数据采用RevMan 5.2软件实施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相对危险度(RR)表示,计量资料采取表示,不同的效应量均采用95.0%CI表示。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基础信息 最终满足要求的文献总共有24篇,涉及到患者1690例,同时所有文献报道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也就是采用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效果远远地优于西药治疗方法,同时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采用中医药治疗明显的低于采用西药治疗方法。所有文献采用Jadad质量分析法评价之后,文献质量评分1~2分,文献总体质量较低。使用Meta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P<0.00001,Z=11.41,OR=0.04,95.0%CI[0.04,0.09],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Z=4.71,RR=1.07,95.0%CI[1.04,1.08],所有满足要求的文献信息如表1所示。

2.2 相关文献分析 在符合要求的文献中对于痛风患者治疗中采用的西药主要有秋水仙碱、消炎痛、布洛芬、别嘌醇缓释胶囊以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在中医药治疗方面主要采用的是痛风宁颗粒、经验方以及自拟的中草药方等。经过治疗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不良反应方面,有10篇文献报道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其余的14篇报道中均有不良反应发生,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升高、头晕、皮疹、白细胞减少以及消化道炎症反应等。

2.3 偏倚分析 本次研究中采用Review Manager5.1中的漏斗图,其中以OR表示横坐标,以LogOR表示纵坐标。绘制的漏斗图不对称性越大表明偏倚性越明显,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医药治疗痛风与西药治疗痛风总有效率漏斗图对称性良好,表明检索的文献资料之间的偏倚较小,可信度较高。

表1 符合要求的文献信息表(n)

图1 中医药治疗痛风与西药治疗痛风总有效率漏斗图

3 讨 论

痛风在过去较长时间段内发病率处于稳定,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而痛风与高血压、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使得痛风的发病率逐渐呈现出上升趋势[10]。该病主要是因为嘌呤代谢紊乱以及尿酸水平异常进而引发患者软骨、关节滑膜、滑囊等部位出现炎性。急性痛风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大多数情况下在患者过量饮食、高血压、糖尿病等长期不能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发病,对患者正常的生活影响较大,在急性发病后若不能取得有效治疗,患者有可能因为治疗不及时并发心、脑血管以及肾脏等部位并发症[11]。在西药治疗方面,主要采用的是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等实施治疗。这些方法在短时间内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而且在服药后患者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既影响到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采用西药治疗痛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12]。

痛风属于中医学“痛痹”“热痹”“历节”等范畴[13]。在元代朱丹溪所著的《丹溪心法》中就有关于痛风的记载,文中有“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是也”的记载[14]。这一简单的记载将痛风的临床典型症状清晰地描述出来,此外,关于痛风的病理病因的记载也较多。“膏粱之疾,足生大疔”这一记载出自于《内经》,在《医学准绳六要》中关于痛风有以下记载“痛风,即内经痛痹。上古多外感,故云三气合而为痹。今人多内伤,气血亏损,湿痰阴火,留滞经络,或在四肢,或客腰背,痛不可当,一名白虎历节是也”[15]。这些记载中将痛风的病因进行了相关的描述,根据这些描述,中医学认为痛风的病因基础是内伤、气血亏损,同时与患者的饮食不当、脾肾亏虚、风寒外侵等因素均有重要关系。

根据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在其治疗上也出现了多种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符合要求的文献中报道的中医治疗方法存在着差异,但是其治疗效果却是相似的。根据其病因,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以消肿止痛、祛风清热、解毒利湿、祛痰化瘀、益气养血、益补脾肾等[16]。比如在文献报道中有学者采用加味四妙散实施治疗。这一药方中的基本方为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蚕砂、木瓜、威灵仙、车前子、海桐皮、茯苓、白花蛇、猪苓等,这些药物综合使用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搜风通络的功效。对于风湿热毒性痛风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虽然大部分学者采用的是自拟药方,但是其治疗方向是一致的。

本次通过对相关文献报道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痛风治疗中,对照组采用不同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不同的中医治疗,虽然在药物的种类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总体治疗结果均显示出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也是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所有文献的可信度较高。偏移较小,综合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显示出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进一步证实了中医药治疗痛风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本次研究中相关文献报道中患者的样本数量较少,在后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大容量的样本加深研究范围,进而推进中医药在痛风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对于痛风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药治疗相对于西药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明显优势,系统的评价表明了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袁红宇,何苗,欧宁.中药治疗痛风临床疗效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3):666-670.

[2] 李敏,张本忠.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7):1301-1303.

[3] 吴燕.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Meta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4,27(9):59-62.

[4] 唐诗韵,万雪梅,贾琴,等.二妙散系列方治疗痛风的系统评价[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30(6):198-202.

[5] 杨婷,路敏,周颖,等.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痛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2):122-126.

[6] 刘畅,韩东岳,麻东阳,等.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Meta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110-112.

[7] 裴艳秋.中药治疗痛风临床疗效Meta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233-234.

[8] 杜明瑞,郭志忠,冯福海.四妙散为主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3):212-216.

[9] 杜明瑞,郭志忠,冯福海.四妙散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研究[J].中医研究,2015,28(8):66-70.

[10]李娟娥,姜小帆,李静,等.中药复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5,34(8):617-620.

[11]杨良山,钟琴,刘正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9):26-31.

[12]平凡,李成荫,朱丰林,等.宣痹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21):193-196.

[13]庄丽华,胡家才,吴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Meta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2):128-132.

[14]李延鸿,朱怀军.单纯口服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系统评价[J].今日药学,2010,20(7):52-55.

[15]罗丽,胡家才,杨智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尿酸性肾病疗效的Meta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6):2851-2854.

[16]蒲梦君,周京国,谢文光.中医药诊治痛风的进展及思考[J].光明中医,2013,28(9):1972-1975.

·文献分析·

R589.7

A

1004-745X(2016)11-2086-04

10.3969/j.issn.1004-745X.2016.11.022

(2016-05-16)

猜你喜欢

痛风性痛风西药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痛风的治疗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