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16-12-21张春辰李玉玲伊在馨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婚姻因子

张春辰 李玉玲 伊在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张春辰 李玉玲 伊在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训练及行为指导等护理;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过分理想化、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性格相容性、解决冲突、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子女和婚姻、与亲友关系、角色平等性、信仰一致性及性生活评分方面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因子Ⅰ 、因子Ⅱ、因子Ⅲ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婚姻质量; 社会功能; 护理

Paranoid schizophrenia; Marital quality; Social function; Nursing

精神分裂症以偏执型最为常见,表现为情感及行为受到幻觉及妄想支配,甚至出现多疑、多惧及伤害他人的行为,并呈逐渐衰退倾向,病程较长,难治愈,且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1]。据调查研究资料[2]显示:绝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我院2014年9月起对收治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0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有合法的婚姻伴侣,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行回答量表中的问题;排除了合并严重肝肾疾病、严重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活动性物质依赖患者,签署了关于本次研究的知情权同意书[3-4]。将其中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4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4.3±2.4)岁;病程5~15年,平均病程(10.1±1.6)年;文化程度:初中5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21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5.2±2.6)岁;病程4~14年,平均病程(9.2±1.4)年;文化程度:初中6例,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心理训练及行为指导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下干预。

1.2.2.1 心理干预及家庭支持 组织患者定期参加讲座,讲解的内容包括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服药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等;告知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自觉控制饮食。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取得患者信任。每周进行2次,每次持续30 min以上[5]。另外,要组织患者配偶进行互相沟通与交流,向其详细讲解患者的病情,传授并指导其应对精神分裂发作的对策及技能;培训配偶及家属正确面对应激事件的能力,包括帮助患者使用腹式呼吸调节情绪,转移注意力,服用药物等。

1.2.2.2 自理能力训练干预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日尽量自行完成洗漱,整理衣物及床铺等,保持打扮适宜,着装得体;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指导患者家属帮助并引导其自行清洗衣物,刷洗碗筷,并确保所处环境的整洁[6]。每周至少组织3次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劳动能力进行引导教育式的训练,同时可每月组织1次简单生活能力的比赛[7]。

1.2.2.3 运动训练干预 组织患者每日进行0.5~1 h的体育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广播体操、太极拳等,动作幅度由小到大,难度由简单到复杂,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做示范并给予监督[8]。

1.2.2.4 交往训练干预 可采取集体讲座、分组讨论及个体辅导等方法, 结合多媒体,向患者讲解如何使用正确文明的礼貌用语及行为动作,并个性化地安排模拟训练,包括购买物品、问路、面试等[9]。

1.3 观察指标 (1)婚姻质量。采用Olson婚姻量表问卷评价,其中包括了124个条目,共12个因子,包括过分理想化、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性格相容性、解决冲突、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子女和婚姻、与亲友关系、角色平等性、信仰一致性及性生活,每个条目给予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婚姻量表中评价效果越好[10]。(2)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价,其中共12个条目,包括三个因子,因子Ⅰ :日常生活能力,因子Ⅱ:动作性及社会交往情况,因子Ⅲ:社会性活动技能,采用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说明社会功能越好[11]。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婚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

组别例数时间业余活动子女和婚姻与亲友关系角色平等性信仰一致性性生活对照组45护理前3156±5413176±4562764±4993423±8673323±4123023±588护理后3471±536∗3351±489∗3021±466∗3723±956∗3511±490∗3334±512∗观察组45护理前3147±5393155±4922811±5193398±7983298±3983089±576护理后3611±529∗#3541±476∗#3389±481∗#3992±889∗#3823±511#∗3613±578∗#

注:*组内与护理前相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评分比较 见表2。

注:*组内与护理前相比,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12]显示: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需要在封闭的管理模式下进行治疗及生活,导致其与家庭及社会疏远,造成患者兴趣和生活的需求逐渐减少,依赖心理增加,往往造成社会功能下降,不仅影响了夫妻之间的婚姻质量,同时威胁其社会功能。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但长时间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可造成不同类型的伤害,包括体质量升高,血脂及血糖代谢异常,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出现毒副反应等, 导致其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且无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展开研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发现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好。

据调查研究资料[13]显示:已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通过其配偶的帮助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然而以往临床上所给予的常规护理仅可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未能有效改善其因疾病造成的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下降。而护理干预从常规护理的基础出发,强化并改善了心理护理干预及家庭支持;通过组织并鼓励患者与其配偶及其他家属之间的交流,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真正所需,并尽可能地去满足,消除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过分理想化、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性格相容性、解决冲突、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子女和婚姻、与亲友关系、角色平等性、信仰一致性及性生活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虽然两种护理方法均可促进改善患者的婚姻质量,但护理干预可通过加强患者与其配偶之间的交流,给患者和其配偶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和理解的机会,并帮助其配偶了解应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时紧急情况的方法,共同探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这能缓和夫妻及家庭之间的关系,帮助患者正视现实,克服消极情绪,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在改善婚姻质量方面更具临床优势。

本研究中,护理干预强化了自理能力训练、运动训练、交往训练等,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方面可见: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因子Ⅰ 、因子Ⅱ、因子Ⅲ评分及总分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可通过组织患者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及交往训练,增强了其与群体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帮助患者进一步融入社会环境,减少二者之间的陌生感。这与马云等[14]于2012年的研究结果大致相符。另外,结果提示:通过运动训练干预可促进患者增强体质及树立康复信心,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能有规律地起床、睡觉、进餐等。通过指导并帮助患者独立完成洗漱、整理衣物等基本生活操作,包括购买物品等模拟训练,培训其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提高其独立生活及其他社会生存所需的能力,综合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有效防止患者孤僻、懒散症状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促进预后;它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护理方法推广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此外,在研究结束行后期随访时,若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仍较差,则需给予这些患者该护理干预,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1] 李海云.浅析精神分裂症的复发[J].中外医学研究,2011,9(8):115-116.

[2] 林延玲,刘伟.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必读杂志,2010,10(10):231-232.

[3] 郭平,郭华,赵涛,等.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1):38-39.

[4] 蔺桂瑞.共情使用中的误区及共情能力的提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6):409-410.

[5] 杨少杰,牛亚杰,周锦,等.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状况调查及康复工作方案的制定[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0(3):281-282.

[6] 杜玉杰,何兴廷,杨娟.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服药情况及家属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4):122-123.

[7] 高艳杰,毛富强,陈玉辉,等.短程内观认知疗法对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4):402-404.

[8] 高艳杰,毛富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

[9] 曹新妹,王杨,穆红珍,等.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1,11(2):15-17.

[10] 崔雪莲,李宁.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3,40(1):23-25.

[11] BrissosS,Balanza-Martinez V,Dias VV,et al.Is personal and social functioningassociated with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living in thecommunity[J]. 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11,261 (7):509-517.

[12] Monika S,An P,Daniela J,et al.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schi-zophrenia-acomparison with healthy controls [J].Biomed Pap Med Fac UnivPalacky Olomouc Czech Repub,2011,155(2):173-180.

[13] 陆如平,盛嘉玲.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2):99-100.

[14] 马云,李占江,徐子燕,等.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1):801-807.

张春辰(1988-),男 ,黑龙江哈尔滨,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伊在馨,E-mail:458806394@qq.com

R473.74

B

10.16821/j.cnki.hsjx.2016.18.020

2015-12-19)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婚姻因子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