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训练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16-12-21管细红李博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帕金森帕金森病太极拳

管细红 李博

(1.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6;2.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太极拳训练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管细红1李博2

(1.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6;2.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目的 探讨太极拳训练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昌市某三甲医院60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周的太极拳训练。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MoCA得分为(20.72±3.54)分,FAQ得分为(7.83±2.62)分;对照组MoCA得分为(20.65±3.47)分,FAQ得分为(7.76±2.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MoCA得分为(26.53±2.34),FAQ得分(6.24±1.55);对照组MoCA得分为(21.41±3.23),FAQ得分为(7.6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MoCA和FAQ得分自身比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极拳训练能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

太极拳;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Taiji boxing; Parkinson’s disease; Cognitive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治疗的重点是运动症状,而精神症状、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认知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不但有较高的发病率,甚至伴随在PD进展的整个过程中[1]。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时,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定向力障碍、计算能力下降和语言障碍等,随着疾病的发展,尤其到了晚期,可合并有痴呆表现,称为帕金森病痴呆(PDD)。PDD的平均发病率约为40%,累积发病率约有80%[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社会功能。目前虽然没有能够治愈痴呆或改变其病程发展的方案,但是通过早期筛查诊断,尽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能够延缓失智的发生[3]。药物疗法治疗痴呆虽取得一些效果,但运动疗法、回想法、园艺疗法、音乐疗法等非药物疗法越来越受到关注。太极拳作为有氧运动疗法,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力和反应能力等认知功能,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提高其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增强人生价值感[4-6]。本研究选取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PD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太极拳训练对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南昌市某三甲医院确诊为P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其认知功能情况,筛查出60例PD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9.61±5.16)岁;干预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9.52±5.23)岁。两组患者均没有进行过太极拳训练,中途无一人退出。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PD患者的诊断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制订的PD诊断标准[7]。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为Petersen诊断标准[8]:(1)患者自觉有记忆减退,或知情者、临床医师认为患者有记忆障碍。(2)客观检查存在一个或多个认知领域的下降,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功能和视空间能力等。(3)总体认知功能正常。(4)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保持正常。(5)排除痴呆。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病和严重心、肝、脾、肾等器质性病变患者。(2)各种原因导致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3)中途不得不退出的患者。(4)骨折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独立站立、行走的患者。(5)参加其他康复训练者。

1.3 研究方法

1.3.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在医院由专门的护士组织患者进行12周的太极拳训练,采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简化24式太极拳,由2名专业太极拳教练进行指导。第1~2周为学习阶段,第3~12周为练习阶段,一周4次,每次60 min,包括开始前5 min热身活动,结束后5 min的放松活动,期间有5~10 min以供调整和交流。训练的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拳架的高低,以调节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根据Jungmann公式算出PD患者的靶心率,60岁以上者,靶心率=170-年龄,要求PD患者锻炼时达到靶心率,并维持10 min左右。训练时以Spikewatch(心率监测手表)监控患者心率。

1.3.2 研究工具 (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9]:MoCA是目前公认的最快速有效筛查轻度认知功能缺损的工具,总分范围为0~30分,≥26分说明认知正常,若教育年限≤12年,则分界值为25分。该量表包括记忆功能、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计算力等8个认知领域,共12道题,30个选项,答对者得1分,回答错误或答不知道者为0分。(2)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10]:FAQ主要用于筛查和评价早期或轻度痴呆患者在家庭和社区的独立能力,包括算账能力、自行购物、准备饭菜和独自外出等10项内容。采用0~2的三级评分制,0分为没有任何困难,能独立完成;1分为有些困难,需要他人指导或帮助;2分为本人无法完成,完全或几乎由他人替代完成。总分范围为0~20分,得分越高,说明社会功能状况越差。

1.3.3 资料收集方法 由研究者按照统一的标准分别于干预前与太极拳训练后12周对研究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并及时检查问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如有漏项等,当场询问研究对象并进行补充更正。

2 结果

2.1 两组PD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oCA得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oCA得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AQ得分比较 见表3。

3 讨论

3.1 太极拳训练能有效提高PD患者的认知功能 本观察结果提示:经过12周的太极拳训练,PD患者的MoCA得分和记忆功能、执行功能、注意力、计算力等方面显著提高,说明太极拳训练能有效改善PD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11]发现,太极拳专家右侧中央前回、岛沟和额中沟及左侧颞上回、内侧枕颞沟和舌沟皮层显著厚于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匹配的一般人;经常习练太极拳者全脑体积显著增大[12],有利于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太极拳是身体活动的一种,也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学者[13]认为,有氧运动能改变大脑前额叶、顶叶和颞叶的结构和功能,而大脑额叶具有记忆更新、注意转换、多任务协调等功能。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练习者平均心率可提高到121次/min,这属于提高认知功能的最佳心率范围[14]。而心率的提高能增加脑部血流量和脑部葡萄糖、氧气的供给,为脑部神经元做快速动员提供能量基础。太极拳练习时的各类动作,要求PD患者做到手、眼、身、法、步和识、胆、气、劲、神的内外结合,需要患者专注于大脑对全身器官系统的调节与控制能力,随着习练时间加长和动作熟练度的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能力也得到提高[15]。

3.2 太极拳训练能有效提高PD患者的社会功能 本结果显示:经过12周的太极拳训练,PD患者的FAQ得分和记得约会、算账能力、独自外出、使用票证等方面显著提高,说明太极拳训练能有效改善PD患者的社会功能。老年人的社会功能状态受到年龄、情绪、健康状况和运动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PD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病情的缓慢进展,导致其活动范围和交际圈、朋友圈逐渐减小,因此其所接受的外界信息和维持大脑功能的各种刺激来源也相应减少,导致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出现下降和衰退。太极拳是一种对身体负担极小的运动,多选择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集体练习,既可以锻炼身体,增加人群间的交流和情感沟通,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参加社会活动的欲望;也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增加大脑的刺激来源,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此外,PD患者常常合并多认知域的认知功能障碍,而这些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PD的临床症状相互影响,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功能。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缓慢而有节奏的太极拳训练,可以让人体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得到锻炼和加强,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使得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太极拳因其缓慢的节奏、适中的强度和独特的身心合一的特点受到广大老年人的喜爱和广泛参与。太极拳作为有氧运动疗法之一,可成为辅助医疗手段,能有效减缓PD患者的疾病进程,提高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1] 张晓艺,毛成洁,陈怡,等.帕金森病伴疼痛患者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27-30.

[2] 倪小青,张家伟,张晓飞,等.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4969-4970.

[3] 陈玉名,刘蹇,冯辉,等.上海中心城区社区老人认知功能损害情况调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4):391-392.

[4] 孙皎,王磊,张秀英,等.太极拳对认知功能及精神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844-3847.

[5] 梁东梅,唐文清,骆聪,等.太极拳锻炼促进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研究综述[J].体育学刊,2014,21(4):61-65.

[6] Tsang WW,Hui-Chan CW,Fu SN.Effects of Tai Chi on pre-landing muscle response latency during stepping down while performing a concurrent mental task in older adults[J].Eur J Appl Physiol,2011,11(1):22.

[7]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帕金森病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6):408-409.

[8] Petersen RC,Simith GE,Waring SC,et al.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outcome[J].Arch Neurol,1999,56(3):303.

[9] 王炜,王鲁宁.“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轻度认知损伤患者筛查中的应用[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5):414-415.

[10] Pfeffer RI,Kurosaki TT,Harrah CH Jr,et al.Measurement of functional activities in older adults in the community[J].J Gerontol,1982,37(3):323-329.

[11] Wei G X,Xu T,Fan FM,et al.Can Taichi reshape the brain?A brain morphometry study[J].PLOS One,2013,8(4):1-9.

[12] Mortimer JA,Ding D,Borenstein AR,et al.Changes in brain volume and cognition in a randomized trial of exercis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a community-based sample of non-demented Chinese elders[J].J Alzheimers Dis,2012,30(4):757-766.

[13] 白蓉,范会勇,张进辅.身体活动对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77-1787.

[14] 周之华,纪仲秋,周绍军.24式太极拳运动强度与规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36(7):42-43.

[15] 武桂新,胡玉玺.传统太极拳的运动医学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3005-3007.

管细红(1978-),女,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康复护理

R473.74,R247.9

B

10.16821/j.cnki.hsjx.2016.18.019

2015-12-10)

猜你喜欢

帕金森帕金森病太极拳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帕金森病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