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估

2016-12-10王建军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评估

王建军

【摘要】目的:应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78例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大,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其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术中创伤较少,手术过程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几率小,对于患者康复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28-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从理论推断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肿瘤区域肌层细胞变异,或者性激素和生长因子存在复杂的作用而造成。虽然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但是却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多数情况下会表现出白带过多,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出血贫血、不孕不育等危害,对女性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1]。所以,为了解决子宫肌瘤为广大女性带来的痛苦,临床医生积极探索治疗手段,以期帮助女性患者排忧解难,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为了分析其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接诊的78例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7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腹部B超、内诊等检查,被确诊为子宫肌瘤。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在30/5~55.7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2.7±2.5)岁。78例患者中肌壁间肌瘤患者40例、浆膜下肌瘤患者38例,利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可以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式子宫切除术,术前采用全身麻醉方式。术前准备好消毒铺巾,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在切口之前做好切口周边位置的消毒工作,并按照常规手术流程展开治疗,详细记录好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结束后应立即将伤口缝合好,并利用抗感染与止血药物治疗。

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前麻醉方式同对照组,麻醉完成后对患者腹部皮肤进行仔细的消毒处理,取患者头低臀高位,选择与患者腹部脐部上部缘弧上方水平位置,标记号切口位置,行腹腔镜观察切口,然后将10mm大小套管穿入,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充入管中,将其做成人工气腹,注意人工气腹的压力应该始终处于13~16nnHg之间,在制作人工气腹时应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测,并结合检查结果合理选择部位,进行穿刺,注意穿刺过程中避免对腹壁血管造成损伤,以防止出现大出血问题。仔细记录好子宫肌瘤的生长数量与生长部位,并观察患者子宫肌瘤与其周边组织脏器血液供应供给情况、粘连情况等,此外,还要结合子宫肌瘤生长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行切除手术。完成肿瘤切除工作后,应对创伤面进行检查,并进行止血、缝合等操作。盆腔冲洗完成以后,放出人工腹腔中的二氧化碳,术后应进行抗生素与营养液治疗。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好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然后对比两组患者以上各指标。

1.4统计分析

对上述资料及方法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结果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指标上比较,差异明显,P小于0.05;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不大,P大于0.05,详细情况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有肠功能紊乱、切口感染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20.8%,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

3讨论

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过程中,传统开腹手术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患者腹腔内部的形态,在手术的同时还能有效处理其他异常情况[2、3],但是这种术式的操作时间比较长,对于那些肿瘤数目多、体积大的患者比较适用。这种术式术中容易造成较大创伤,术中容易出现大出血等并发症,这些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非常不利。腹腔镜下实行子宫切除术,同样也可以对腹腔内部情况进行探查,在手术的同时还能及时处理其他异常情况,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该术式不仅切口比较小,同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很小,术中出血量较少。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大,但是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其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小于0.05。由此可见,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非常确切,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甄文明,邹岚,谭燕玲.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2011,18:69-70.

[2]王晓娟,王晓平,邵雷.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03:189-190.

[3]李兴媚,车立群,关郁,赵薇,王莹莹.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妇幼保健,2015,21:3720-3722.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评估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资产评估法的五大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