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蚕豆+鸡/羊生态农业模式技术规程

2016-12-10吴春芳刘水东卞晓春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如皋市226541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尼龙网技术规程蚕豆

吴春芳 刘水东 卞晓春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如皋市 226541)

设施蚕豆+鸡/羊生态农业模式技术规程

吴春芳 刘水东 卞晓春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如皋市 226541)

为充分利用设施资源,在总结多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设施蚕豆+鸡/羊生态农业模式技术规程,以期指导生产。

设施蚕豆;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规程

目前江苏沿江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但在冬季设施一般闲置,资源利用率不高。为充分利用设施资源,笔者通过多年生产试验[1-5],制订了设施蚕豆+鸡/羊生态农业模式技术规程,以期为未来家庭农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提高种植效益和商品质量,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协调统一。

1 设施蚕豆+鸡/羊生态农业模式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蚕豆+鸡/羊生态农业模式技术的产地环境、模式安排、生产技术管理和生产记录,适用于设施蚕豆+鸡/羊生态农业模式。

2 产地环境要求

产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1-2001的规定。

3 茬口安排

大棚蚕豆于8月下旬至11月中旬移栽(经过人工春化的蚕豆芽苗);在蚕豆芽苗移栽活棵10 d后开始放养鸡,11月底结束田间放养;在蚕豆鲜荚采收结束后(4月底-5月上旬)开始放养羊,7月上旬结束田间放养。

4 生产技术管理

4.1 蚕豆生产管理

4.1.1 品种选择

选择大粒、优质、高产的鲜食蚕豆品种,如“通鲜1号”、“通鲜2号”、“通鲜3号”等。

4.1.2 大棚管理

(1)棚膜管理。移栽前在离棚两边30 cm、棚门口60 cm处建二棚架,高度大于200 cm;大棚四边沟系配套;于10月底至11月上旬铺一膜;于12月中下旬架二棚。(2)整地施基肥。用小型机械耕翻棚土深20 cm,整平,耕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磷肥50 kg作基肥。(3)铺滴管。8 m宽的大棚移栽6行,离棚边100 cm以上,宽窄行(120-150)cm×90 cm,宽行为2行蚕豆与2行蚕豆间的距离,窄行为2行蚕豆间的距离,在窄行中间铺1根滴管。(4)铺地膜。于11月底至12月初铺地膜(黑),地膜宽度与移栽规格相对应,要求所铺地膜宽度为根部至根部间的距离。

4.1.3 移栽管理

(1)移栽时期。8月下旬-11月中旬。(2)移栽密度。8月下旬-9月中旬,每667 m2移栽1 200-1 500株;9月下旬-10月中旬,每667 m2移栽1 500-1 800株;10月下旬-11月中旬,每667 m2移栽1 800-2 100株。(3)移栽规格。行距(窄行)90 cm,穴(株)距20-40 cm。(4)移栽方法。在距滴灌管的两边45 cm处拉绳孔穴移栽或小锹穴栽,每孔(穴)栽1株,当天取回的苗当天栽完。(5)滴灌活棵水、灌根。移栽完成后,前3 d滴灌活棵水,后2 d采用土壤杀菌剂灌根杀菌消毒。

4.1.4 棚内温、湿度调控

总体上,苗期分枝期温度应掌握在12-15 ℃,现蕾开花期温度掌握在15-18 ℃,开花结荚期温度掌握在18-22℃;棚内相对湿度掌握在50%-70%。

4.1.4.1 温度调控

(1)高温段调控极限高温30 ℃以下。8月底-9月上旬、9月中下旬-10月上旬移栽的苗期温度高于30 ℃时,在移栽后钢架棚上架遮阳网遮荫(上午8点盖上,下午4点揭开),也可采取滴灌(早、晚各灌1次水);10月中下旬膜下滴灌移栽的,通风即可。(2)低温段调控极限低温0 ℃以上。12中下旬至2月上旬的花荚期,零下2 ℃以下温度时架二棚膜夜间保温。(3)棚膜调控。根据生育期温度范围,日最高温度<10 ℃,二层棚膜两头打开最大通风口;日最高温度>10℃,除通两头外,增加两边通风;3月中旬后,日平均温度稳定超过5 ℃以上,除去二层棚膜,一层膜全天开启通风;4月中旬后,拆除两边裙膜,通风口24 h全开启通风。

4.1.4.2 湿度调控

立秋-霜降,针对8月下旬至9月15日移栽的蚕豆,每7-10 d滴灌1次;霜降-立春,无需滴灌;立春-立夏,2月底至3月底,每10-15 d滴灌1次,3月底后,每7-10 d滴灌1次。

4.1.5 开花结荚期管理

(1)打顶心、整枝。下部始花发黑、抽出黑色部分见1 cm小荚时,摘除顶心;修剪无头枝、空枝及多余枝,确保每株有效分枝数有10-15个。(2)施花荚肥。植株下部结第1个小荚时,利用滴灌带施肥,每667 m2施尿素5-7.5 kg,也可于喷施杀菌剂时混合2%尿素施用。

4.1.6 病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蚜虫、潜叶蝇等;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灰霉病、霜霉病、赤斑病等。

4.1.6.1 防治原则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开展化学防治。

4.1.6.2 农业防治

合理布局,实行轮作换茬;清洁田园,摘出虫卵叶片和花朵,降低病虫源数量;清沟理墒,及时排灌。

4.1.6.3 物理防治

可采用黄板和诱虫灯等诱杀蚜虫等。

4.1.6.4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符合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适期防治病虫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见表1)。

表1 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4.1.7 采 收

于荚果呈鲜绿色、籽粒饱满、用手捏青荚感觉籽粒不移动时,及时采收。

4.2 养鸡生产管理

4.2.1 放养环境与设施

按10棚一组合,在棚架周围围上尼龙网,在棚的一头中间留可移动的尼龙网门口,网内每隔10 m放1个装满水的贮水器。

4.2.2 放养时间、规模

在蚕豆芽苗移栽活棵10 d后开始,每667 m2放养20只30日龄以上的鸡,循环放养,11月底结束田间放养。

4.2.3 放养规律

采用全天放牧方式,适量补饲,晚上赶鸡回鸡棚。

4.3 养羊生产管理

4.3.1 放养环境与设施

按10棚一组合,在棚架周围围上尼龙网,在棚的一头中间留可移动的尼龙网门口,网内每隔10 m放1个装满水的贮水器。

4.3.2 放养时间、规模

在蚕豆鲜荚采收结束(4月底-5月上旬)后,每667 m2放养10只羊,循环放养,7月上旬结束田间放养。

4.3.3 放养规律

采用全天放牧方式,晚上赶羊回羊舍,补饲适量的精饲料。

5 建立生产管理档案

要建立生产技术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档案资料保存不少于2年。

[1] 吴春芳,姜永平,尹淑瑜.鲜食蚕豆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17-319.

[2] 吴春芳,夏礼如,尹淑瑜.设施大棚蚕豆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1,(6):82-83.

[3] 吴春芳,卞晓春,曹云英,等.设施条件对蚕豆冻害及鲜荚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5,(5):890-897.

[4] 夏礼如,尹淑瑜,卞晓春,等.设施蚕豆群体结构消长的影响因素[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3):18-22.

[5] 吴春芳,卞晓春,尹淑瑜,等.打顶对蚕豆越冬设施栽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2):134-138.

2015-12-03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编号:cx(13) 300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服务项目(编号:KF(15)2009];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苏北科技专项)(编号:BN2015124);南通市农村科技创新及产业化计划项目(编号:HL2014029)。

猜你喜欢

尼龙网技术规程蚕豆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涡流诱导压电促进ZnO光降解丁基黄原酸钾研究
山毛豆/桉树间种系统中植物生长对施N与根系隔离的响应
尼龙网方格沙障在防沙治沙工程中的应用
蚕豆花开
且将蚕豆伴青梅
新装置跟着洋流收垃圾
蚕豆大嘴巴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
简述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