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度上海(崇明)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简报

2016-12-10黄汉新龚中平上海市崇明县农业种源保护中心202177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抗逆性菌核病分枝

黄汉新 龚中平 (上海市崇明县农业种源保护中心 202177)

2014年度上海(崇明)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简报

黄汉新 龚中平 (上海市崇明县农业种源保护中心 202177)

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油菜生产水平、加快良种更新步伐,对上海市及外省市近年来育成的油菜品种,进行了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试验鉴定。结果表明,“核杂16”、“核杂17”、“阳光130”、“华2012育67-3”4个品种相比对照(“沪油21”)增产明显,建议扩大试验示范面积,“阳光137”、“向农10”宜继续试验验证。

油菜;品比;产量;崇明县

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油菜生产水平、加快良种更新步伐,对上海市及外省市近年来育成的油菜品种,进行了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试验鉴定,以促进相关品种在崇明县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油菜品种

参试品种有“华2012育67-3”、“沪油25”、“沪油26”、“核杂16”、“核杂17”、“核杂18”、“沪油杂15”、“向农10”、“大地11”、“阳光130”、“阳光137”和“沪油21”(CK)等。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共12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20 m2,四周设保护行。

试验设在崇明县良种场进行,土壤为黄夹沙,肥力中上。苗床地前茬为大豆,苗床每667 m2施尿素5 kg、磷肥30 kg作基肥。播种期为9月25日,10月1日左右出苗。10月12日、10月19日先后防治虫害2次,第1次每667 m2喷施甲氨阿维菌素或苯甲酸盐(乳油)20 g;第2次每667 m2喷施吡虫啉20 g+多效唑30 g。11月15日移栽,秧龄45 d左右,每667 m2种植密度为8 000株左右。大田前茬为水稻,免耕移栽,田间沟系配套,灌排方便,油菜移植前每667 m2撒施42%复合肥40 kg作底肥,12月16日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2月11日施抽苔肥,每667 m2用尿素7 kg。6月2日收割。

1.3 试验期间气候情况

油菜生长前期气温较高、光照充足,较适宜油菜生长,表现为叶面积较大、生育进程较早。进入抽薹始花期后,受低温、寡照、多雨等不利天气影响,对油菜根系的生长造成了较大影响,植株抗病力有所减弱。3月平均气温为10 ℃左右,降水量较常年值略多,雨日为12 d。4月以后,气温回升明显,平均气温为15 ℃,阴雨天较多。5月雨天减少、气温适宜、光照充足,有利油菜后期生长和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知,所有品种的全生育期差异不大,最早成熟的品种是“核杂16”,全生育期为243 d,比对照品种(沪油21)早熟4 d,“华2012育67-3”、“沪油25”及对照品种的全生育期均为247 d,为最长。现蕾、初花、盛花、终花较早的品种有“核杂16”、“向农10”,其花期也是最长的,盛花期最晚的品种有“沪油25”、“沪油21”。

表1 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2.2 抗逆性

从表2可知,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有“核杂16”、“核杂18”、“阳光130”,冻害率仅3.3%,冻害程度也最轻;“沪油杂15”、“沪油25”、“向农10”的抗寒力较差。“沪油杂15”、“阳光137”及对照品种植株直立,抗倒性强。“华2012育67-3”、及对照品种在耐湿、耐旱性方面都较好。据成熟期调查,菌核病发病较轻的品种有“沪油25”、“核杂17”及对照品种,

发病率、病情指数都较低;发病最重的品种有“大地11”、“阳光137”、“阳光130”、“向农10”。

表2 参试品种的抗逆性、整齐度及菌核病发生情况

2.3 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构从表3可知,“向农10”植株最高,为166 cm,第一分枝高度却较低。“核杂16”株高为161 cm,但第一分枝位置最高,为51 cm。植株最矮的是对照品种“沪油21”,仅148 cm,第一分枝高度也较低。第一分枝位较低的品种有“华2012育67-3”、“大地11”及对照品种“沪油21”。主花序较长的品种有“沪油25”、“阳光130”,均达50 cm以上。有效分枝数较多的品种有“阳光137”、“核杂18”、“沪油杂15”,分别为15.2、13.2、13枝。单株角果数最多的品种有“核杂16”、“核杂17”和“阳光130”,分别为374、365、356角。每角实粒数较多的品种有“核杂16”、“阳光130”,均为17.8粒;“沪油26”及对照品种“沪油21”最少,分别为14.6、14.8 粒。千粒重最高的是对照品种“沪油21”,达4.23 g;最低是“沪油杂15”,为3.54 g。

2.4 产量比较

表3 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构

从表4、5可知,“核杂16”、“核杂17”、“阳光130”实产最高,每667 m2产量分别为191.3、188.7、186.0 kg,比对照品种“沪油21”分别增产36.5%、34.7%、32.8%,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增产的品种还有“华2012育67-3”、“阳光137”、“向农10”,但增产均不显著。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减产,但减产也均不显著。

表4 参试品种的产量及差异显著性

表5 参试品种小区实产的方差分析

3 小 结

“核杂16”、“核杂17”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杂交双低油菜品种,植株高度适中,主花序结夹较密,有效分枝数、每角实粒数、千粒重均较高,本试验中每667 m2实产分别为191.3、188.7 kg,列前二位,比对照增产显著,增幅达30%以上,且这2个品种综合抗逆性较好,菌核病发生轻,成熟期早,适合在上海地区种植。因此,建议扩大试验示范面积。

“阳光130”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杂交双低油菜品种,本试验中每667 m2实产为186 kg,居第3,比对照增产显著,且该品种株高较高,主花序较长,分枝节位较低,有效角果数、每角实粒数及千粒重均较高,抗寒性、耐湿、耐旱性较好,全生育期较短,但菌核病发生略重。因此,建议适当扩大生产试验和示范面积。

“华2012育67-3”系华中农业大学选育,属杂交双低油菜。该品种前期长势好,个体发育健壮,分枝位低,群体整齐度高,抗寒、耐湿、耐旱性好,菌核病发生较轻,实产比对照增产12.3%。因此,该品种可进入生产试验和小范围示范。

“阳光137”、“向农10”虽比对照有增产,但增幅不大,可继续试验验证。

2015-12-09

猜你喜欢

抗逆性菌核病分枝
一株吊兰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短截和摘心对矮砧苹果幼树分枝特性的影响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红花群体自交结实及分枝性状探究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甲壳素对蔬菜抗逆性的影响
濒危物种灰叶胡杨不同发育阶段枝系构型特征研究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